#2019算数健康大会#减重只关注热量就够了吗?

众所周知,减重的核心是消耗能量>摄入能量,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减重的小伙伴总是执着的计算着各种食物的卡路里。当然,这是无需置疑的。毕竟,在减重的过程中,能量是控制是减重的第一关键要素。但是,在实际中,会发现很多小伙伴虽然已经把食物的卡路里计算的很清楚了,并且也控制的很严格,可减重的效果并不好,停留在平台期的时间很长,那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把热量控制好了还不行?

我们都知道在食物中,主要的产能物质就是碳水化合物物、脂肪、蛋白质,我们目前公认的是:1g碳水化合物=4k,1g脂肪=9kCalCal,1g蛋白质=4kCal。这些卡路里是怎么得出来的?十九世纪末,美国化学家Wilbur Olin Atwater通过燃烧不同的营养物质计算出了三大宏观营养素的热量。简单的讲,就是把营养物质放在一个传热的容器然后浸入大水箱里点燃(装置为氧弹热量计),测定它完全燃烧后周围水能升高多少度,从而确定这种营养物质所提供的热量(1kCal相当于把1kg的水升高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但是,在实际中,没有人会把食物真正的进行燃烧来测量其热量,都是通过之前的三大营养素公式来进行计算的,自然,这个数值的准确性是没有那么高的。

氧弹热量计

但是,人体消化吸收食物的过程,是一套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并不是简单地物理反应,这跟食物的营养成分,食物热效应,食物的烹饪加工程度以及人体自身肠道内环境等因素都是相关联的。所以,如果单纯的只关注食物的热量来进行减重,就会产生很多的误区。

一、能量越低减重越快。

前面说过,减重的核心确实需要控制能量,低能量的摄入肯定是会是体重明显的下降,但是,我们人体本身是需要能量来维持一些基础的生命活动的,比如,心脏的跳动,血液的流动,胃肠道的蠕动,大脑活动,激素的分泌等等,这就跟我们的“基础代谢率”相关。况且,我们人体不可能只进行基础代谢率相关的生命活动,多少还有一些身体活动,心理活动以及进食、思考等。所以,太低的能量摄入除了能在短时间内体重的减低,还会降低我们的基础代谢率,让你减重“平台期”快速到来,并停留很长得时间,同时还会影响你的一些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使得身体出现一些病理反应,比如,脱发,口臭,皮肤状况差,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嗜睡,女性还可能出现月经不调甚至停经,儿童青少年还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等情况。

二、只要保证每日摄入总能量,怎么吃都可以。

很多小伙伴听到网上很多盛传的“8小时减重法”,据说,就是把每天所有吃的食物都控制在“8小时”以内,然后按照基础代谢率计算出一天的总能量,就可以在这个总卡路里的范围内任意吃任何的食物。这个减重法,确实是有减重效果的,只需要在吃食物前,用食物卡路里计算软件,扫一扫或拍下照,然后就可吃自己想吃的食物了,觉得减重简单多了。但是,前面我们说过食物的热量是按照现有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准确率并没有那么高,并且,即使是卡路里相同的食物,营养成分并不相同,那么食物的热效应、代谢情况以及肠道菌群等内环境都不相同,那么最终所呈现出的结果是不同的。

食物热效应是什么?食物热效应也称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为人体摄食过程中引起的额外的能量消耗,是人体在摄食后对营养素的一系列消化、吸收、合成、代谢转化过程中所引起的能量额外消耗现象。三大产能营养素中,食物热效应的排列顺序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食物的热效应在进食不久即可出现,在进食2小时后达到最高点,在进食3-4小时恢复正常。因食物热效应只能增加体热的外散,而不能增加可利用的能量,换而言之,食物热效应对于人体是一种消耗。也就是说,如果吃相同卡路里的脂肪和蛋白质,那么身体最终摄入的能量是,吃蛋白质摄入的能量<吃脂肪摄入的能量。

除了食物效应,食物的营养成分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比如同样卡路里的一杯奶茶和一份沙拉。590kcal的奶茶里主要的营养成分是添加糖,水和奶油(市面上超90%的是植物奶油,也就是反式脂肪酸)以及含量极低的蛋白质,营养含量低,饱腹感差,很容易超量,而添加糖和反式脂肪酸是公认的不健康食品,不仅对减重没有任何帮助,同时还可能引起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而一份沙拉,包含了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植物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的蔬菜水果,同时要有健康的脂肪以及少量的盐。这样的一餐,既能够满足人体的饱腹感,又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素,对体重的控制以及身体健康情况都是有利的。

即使是摄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蛋白质,也是有一些区别的。比如白米饭和杂粮饭,同样都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的营养成分,但是由于杂粮饭含有较好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矿物质,它的营养价值是要高一些的,况且,对于减重来说,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是非常重要的。 每1g膳食纤维仅能提供2kCal,而且基本上不能被人体吸收,但消化起来所需热量又高,现在有新的研究认为由于肠道菌群的存在,膳食纤维实际提供的热量更少,只有1.5kCal。膳食纤维除了提供的热量少,同时有高饱腹感和吸附脂肪、胆固醇,延缓葡萄糖吸收,“肠道清道夫”等多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功能,被公认为“第七大营养素”。同样脂肪也是,动物脂肪以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包括椰子油等植物油。大多数植物油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而鱼油则以多不饱和酸为主。而最优质的的脂肪比例是: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1:1:1。对于蛋白质,我们提倡尽量食用优质蛋白,也就是动物蛋白和大豆蛋白。

三、疯狂运动,加大能量消耗

前面提到,减重除了要控制摄入能量,还需要加大消耗能量,以此制造出能量赤字。于是,便有小伙伴会疯狂的进行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比如,每天跑步2两小时或者跳出2千次等。结果是没出一个月,体重就不再下降了并且膝关节和踝关节出现关节肿胀,关节囊积液,关节软骨过度磨损等疾病问题。而这又是为什么呢?大家想一想我们的人类的进化过程,应该就能有所感悟了。在原始社会,人类需要走很远的路去采集食物或者长时间的追赶猎物,那个时候的人类每天的身体活动量是远远高于我们现代人类的,但摄入的食物量和食物种类又是远远不及现在的,但是他们确还是一步步进化到今天。所以过量的运动并不能真正帮助体重的控制。运动是必要的,但是我们需要的健康的正确的运动方式和运动时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和《中国肥胖预防和控制蓝皮书》都建议:超重或肥胖成年人每周进行不少于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也就是每周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同时应进行不少于2词的抗阻运动,可以分次进行,每次不少于6分钟。如果伴有其他疾病的肥胖人群建议咨询专业的运动康复医师或者教练,制定合适的运动处方。

最后,再补充一点,最新的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对食物的能量吸收也会产生影响。“人类微生物组”计划已经研究出了三种不同细菌占优势的“肠道细菌型”,包括拟杆菌型,普雷沃氏菌型,瘤胃球菌型。对于拟杆菌型的,肠道菌群最容易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中获得能量,而另外两种肠道菌群型则适合从发酵复杂碳水化合物比如纤维素中获得能量。研究者还发现,BMI更高的人肠道菌群往往是容易从碳水化合物中获得能量的类型而长期健康膳食,可以逐渐调整肠道菌群,使菌群的多样性增加,有利于控制体重。

在减重的过程中能够去关注热量,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须的,但除了关注热量,我们还需要去关注食物的营养成分和食物的健康与否,同时还要保持健康的运动状态和生活习惯,毕竟体重真的是涉及很多方面的,这样才能真正的减重并且能保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