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公民都应该了解 历史学家葛剑雄谈中国“人口”的过去与未来

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这件大事,与每一个中国公民都息息相关。

“就像国民应该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一样,中国公民都应该了解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10月19日,作为天府书展系列活动之一,“中国十四亿人口是怎么来的?——《中国人口发展史》分享会”在文轩Books九方店举行,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葛剑雄,带领观众回溯中国“人口”发展历史上许多有趣的事。

从“人口”角度来窥测社会原貌

“研究和了解人口发展究竟有什么用?”葛剑雄一开题,就向读者解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人口发展是一个延续的过程,从人口研究这个角度来切入研究,可以对还原当时的社会历史原貌,提供很重要的佐证和资料。

“人口研究”这样一个看似冷门的研究课题,其实从中可以一窥丰富的社会现象。

葛剑雄介绍,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由来已久,户籍管理与国家治理一直有着紧密的关联。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由于战乱、自然灾害、传染病等多种原因,有相当长一段时期,虽然有高出生率,但同时存在的高死亡率,人口增长相当缓慢,尤其是出现过好几次人口“大起大落”的现象。“东汉时期,曾出现过一次大规模的传染病,让人口的数量一下锐减了大约一半。”

到了宋朝,中国人口有了较大增长,突破了1亿,到了明朝,人口突破了2亿。“所以在唐朝,会鼓励寡妇再嫁,而到了宋明以后,人口过剩,土地不足,到处都开垦了,因此又鼓励寡妇为亡夫守节。”葛剑雄说,不同的价值观的推行,其实是为了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

虽然每个朝代,都有人口户籍统计资料,但葛剑雄说,由于古代赋税等规定,官方所统计的数据,应该与实际情况有不少出入,为了躲避税赋,许多人家中添了人丁却不敢上报。“直到清朝康熙皇帝时期,颁布了一道规定,家中人口增加了,但如果名下没有土地,就不用增加赋税。”葛剑雄说,因为这道赋税改革规定,让清朝人口突然暴增,其中有一部分也许就是早已出生,但此前并未上报的。

“人口”角度解读历史从而启示未来

作为一位历史学家,葛剑雄长期致力于人口发展史的研究。《中国人口发展史》在1991年首次出版,引发了很大关注,此次由四川人民出版社进行再版,葛剑雄坦言,自己也考虑过是不是要重写,后来决定一字不改。

“今天来看,其实书中的一些内容还是基本正确的,包括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得到了证实。”葛剑雄说,其实要预测未来很困难,但如实地总结过去是可以做到的,在总结过去中的得到的经验教训比去轻易预测未来更加重要。

书中不仅论述了从先秦至清朝时期,历代人口调查制度的起源、演变和发展,同时也从人口的构成与再生产、人口的分布及迁移等方面,进行相关的研究、探述和思考。

人口并不是固定的,在不同历史进程中,人口会不停迁移。其实,四川就是一个移民大省,在历史上,有过数次的大移民,尤其是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今天四川。

葛剑雄认为,从本质上说,人口迁移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仅仅是人类对自然条件的生理反应。对移民、人口迁移的研究,也可以丰富对文化史、社会史等方面专门史的了解。“没有移民,就没有中国的家园,就没有中国的历史。”葛剑雄说,没有移民和人口流动,也没有中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