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贩子被判死刑,家长却不同意,背后真相让人心酸不已!

连续找了孩子13年的申军良一直希望人贩子张维平能够被判死刑,但是当那一天真的来临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新的绝望,“判了人贩子死刑,我很欣慰,但是这个人贩子死了,以后没人辨认‘梅姨’,我们的孩子,还找的回来吗?”



1971年10月,张维平出生在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因为没钱上学,张维平初二时就辍学外出打工挣钱。

2003年,张维平在惠州市博罗县石湾镇结识了一位行里人——“梅姨”,每隔数月就偷个孩子经梅姨之手卖掉。

2003年9月到2005年12月,短短两年时间,张维平被认定拐卖了9名儿童,当时最大的也才3岁,最小的只有1岁!

2018年12月28日,张维平被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然而“梅姨”仍未归案,九名被拐幼儿至今杳无音讯,下落不明。


▲警方根据嫌疑人供述,画出的嫌疑人“梅姨”画像。


在此次宣判前,张维平就曾因拐卖儿童两次被判刑。可惜,他却丝毫没有过悔过之心。 反而,拐卖孩子的手法越来越熟练,一旦获得孩子的信任,张维平就能寻到时机,果断下手。往往只需要一次和孩子独处的机会,张维平的拐卖手段就能成功。

对于申军良这些父母而言,这场寻子之路,充满着撕心裂肺的痛苦。而在每一个被拐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又一个家庭的破碎和绝望。



29年前,在西安照顾老人的张彩霞忙活完手头的事,回神却发现在院子里玩的孩子不见了。接下来几天日子,张彩霞与丈夫不知把西安的大街跑了多少遍,两个人的嗓子都喊哑了,也没有寻到孩子的踪影。

多年来,夫妻俩跑遍祖国大地的天南海北,能想到的方法都试了,但孩子失而复得的这份幸运终究没有光顾他们。

孩子丢失的地方附近有一家医院,于是,靠着寻子的信念,张彩霞在这里工作做了27年的保洁员。

找不到,只有最笨的方法,原地等。“我就在这附近等孩子,万一孩子找回来,他便能一眼看到妈妈。”

29年过去了,西安日新月异,有的天桥拆了,有的高楼建起来了,唯一不变的是张彩霞这个小小的身影,这份傻傻的坚持。

今年二月份,西安警方通过DNA比对帮助张彩霞和丈夫找到了当年被拐卖的孩子。腊月二十九,钉钉与张彩霞通了视频。

“你是钉钉不?”

“我是钉钉。”

屏幕两端,母子痛哭起来。



张彩霞一家是不幸的,但他们无疑也是幸运的。

根据中国之声统计的数据,中国每年失踪的儿童约有20万人,找回的只有0.1%。

1000个被拐卖的孩子里,能找回来的只有一个。


然而,就算这些孩子被成功找回,那段被拐的经历却像一根毒刺一样,深深地扎在这些家庭中。

从孩子被拐走的那一刻起,他们的生活已经千疮百孔。

2014年10月14日,泸州市合江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接到一位母亲的报警,“我13岁的女儿任小琴发来一条求救短信,说她被人拐骗到上海强迫卖淫……”

经过警方追踪,发现小琴被一个卖淫团伙拐到了上海,送进了洗浴会所从事色情服务。那一则求救短信,是小琴央求嫖客给自己母亲发去的。

案组民警历时4个多月,成功解救了包括小琴在内的11名被拐骗的卖淫少女,最小的一名仅13岁。



小琴被解救出来之后,并没有多少劫后重生的喜悦。明明只有13岁的她,脸上看不见花季少女的青春,双眼时常呆滞,盛满了对过去的惊恐与悲凉,对未来生活的不安和沧桑。


北京某小区曾进行过一场以“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为主题的儿童安全测试活动。测试前,很多家长都自信地说:我们家的孩子肯定不会开门。

然而,测试结果却让这些父母十分后怕。

当工作人员以各种身份,带着零食和玩具,敲开孩子的房门时,在短短十几分钟内,被测试的24名孩子里,19位孩子都为陌生人开了门,有的小朋友甚至还和陌生工作人员开心地聊起了天……


弄丢孩子,是每个家庭都不能承受的噩梦。

为了防止孩子被拐,家长的日常教育真得太重要了。央视一套总结的这些防拐知识,家长和孩子一定要牢牢记在心中,关键时刻可以救命!


今年是全国打拐专项行动满十年的日子,DNA 入库和人脸比对等技术陆续应用到了公安机关。官方统计,全国共抓获犯罪嫌疑人超过 5 万名,解救被拐妇女儿童超过 10 万名。

希望,在社会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让人贩子再无生存的空间,让世间少些遗憾,都是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