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还有多久才能拯救世界?【本周有话说02图文版】

欢迎来到《本周有话说》第二期:新冠疫苗还有多久才能拯救世界?

节目视频版:【本周有话说02】新冠疫苗还有多久才能拯救世界?

节目音频版:【本周有话说02】新冠疫苗还有多久才能拯救世界?

01

What's on

4月13日,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正处于“通过审核”预注册状态。


根据公开信息,这是继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团队之后,中国第二个注册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目前国内的防疫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方面要加紧复工,另一方面要严格防止境外传播,排查国内的无症状感染者。截止到4月17日国内现有确诊病例1872例,其中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879例。



而国外形式更是不容乐观。其中美利坚不愧是美利坚,累计确诊67万7556例,牢牢占据世界第一,欧洲现有100万5111例,依旧和美利坚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剩余的亚非拉大洋洲加起来现有35万7905例(数据截止至4月17日18时)。所以我们现在仍旧要严肃对待疫情,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02

进展

伴随着国际疫情的严峻形势,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也愈加紧迫。据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此前介绍,疫情爆发后中国选择了5条技术路线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分别是灭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中国采取的5条技术路线覆盖了病毒疫苗研制的主要类型。



在这里简单地和大家介绍这几种疫苗的原理:


灭活疫苗:

通过先培养病毒或细菌再用加热或化学剂将其灭活,将微生物进一步纯化,使得疫苗仅剩下所需的抗原成分。该种疫苗能使受众者产生以体液免疫为主的免疫反应。

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

这是一种以基因产物-蛋白质或多肽制成的疫苗,安全性高、稳定性好,但与传统亚单位疫苗相比免疫效果较差。

腺病毒载体疫苗:

腺病毒,本身是一种会感染脊椎动物的病毒(当然人类也包括在内),它对淋巴腺有亲和力,最早是从人类的腺样组织中分离出来的。

人们发现腺病毒这种本身“战五渣”杀不死人的病毒,可以被很好的利用,当成一个没有感情的“工具人”,是用于疫苗研究的众多病毒载体(腺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载体,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及逆转录病毒载体等)中的一种,被广泛用于重要感染性疾病即恶性肿瘤的疫苗研究。

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

指的是一种存在于下呼吸道(约38℃)的复制能力比野生型流感病毒低得多的低温株流感病毒,接种此低温株流感病毒不会使接种者致病,反而可以激活接种者对流感病毒的免疫。

核酸疫苗:

也称基因疫苗,顾名思义,是指将含有编码的蛋白基因序列质粒载体,经肌肉注射等方法导入宿主体内,诱导宿主细胞产生免疫应答。


目前我国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中: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已于4月12日开展二期临床试验;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各自联合有关科研机构研制的灭活疫苗,分别于4月12日、13日获得一二期合并的临床试验许可。

也就是说,现有3个新冠病毒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此外,还有几个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也在加快推进,预计四五月份陆续申报临床试验。


03

“本周有话说”想说

传统意义上的一支疫苗,可以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病和流行,不过我们不应该过早乐观,疫苗从研发、投入市场、再被人们接种,需要走“研发→注册→生产→流通→使用”五个步骤。


疫苗研制环节


当前这三种疫苗都处在研发阶段,而研发阶段又细分为实验室研制、临床前研究(动物研究)、I、II、III期临床研究。


Ⅰ、Ⅱ、Ⅲ期临床研究


对于不同阶段临床试验所需时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此前表示,一期临床一般需20天以上,二期临床不少于1个月,三期临床最快也要3个月到5个月不等。


一支疫苗要走的路还很长,纵使祖国的繁荣强盛带给了我们以很大的希望,但即使是在疫情严峻的当下,即使所有事项都特事特办,在本着科学、安全、有效的基本前提下,疫苗的上市至少要等到这个冬天。不过至少我们深信,未来是可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