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课》,女人的出轨与重生:打败张国荣的电影,男人更该看!

《钢琴课》与《霸王别姬》同是4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获得

女主角还拿下了影后桂冠

坊间笑传这是打败了张国荣的程蝶衣而得影后

除此之外《钢琴课》还拿下了奥斯卡8项提名3项大奖,足见影片分量

从不开口说话的艾达丧夫后带着女儿遵从父亲的安排

嫁给远在新西兰的从未谋面的斯图尔

她们从海上到达,只有简单的行李

却有一架黑沉沉的钢琴,艾达的钢琴。

斯图尔特因为道路难走决定把钢琴遗弃在海滩

不顾艾达的反对和愤怒,仿佛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却不知道那架钢琴是艾达的灵魂所依

是她封闭无声世界里怡然自得的坚定

是她跨越千里漂洋过海面对未知的勇气

他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运输不便合该抛弃

就好像在所有男人心目中

为了爱情和家庭,女人本该牺牲

女人是什么都可以舍弃的也应该舍弃的

所以一旦男人觉得它是种负担

便毫不留情地把它丢弃

可能是女人的工作,亲人,爱好,美貌

也可能是她的骄傲、坚强

那架钢琴是女人一切坚守的象征

他们甚少思考

女人的自我,女人沉默的反抗

艾达漠视一切,婚礼、丈夫、家人

只是在雨天思念自己的钢琴

丈夫对这一切无法理解

艾达最后求助于邻居贝恩斯

请求贝恩斯带她去海边看钢琴

他们来到海边,艾达开始弹琴

女儿在琴声中舞蹈

贝恩斯默默地望着她们

他从这震撼人心的音乐中了解了艾达的心

并迷恋上了她。

贝恩斯用一块土地与斯图尔特换走了钢琴

并费尽千辛万苦将它运回家中

为了弹琴,爱达每天去给贝因上钢琴课

并同意用爱抚亲近换回钢琴

在音乐与爱抚中

贝因比斯图尔特更深地理解和爱着哑女爱达

情感逐渐滋长。

贝恩斯获得了女主的爱

斯图尔特也渴望获得艾达的爱

却得不到回应

冲突达到高潮

斯图尔特暴怒中砍掉了艾达一根手指

并提枪去找贝恩斯

他不会知道,从他把艾达的钢琴丢弃在海滩

他就失去了获得和艾达爱情共鸣的机会

就好像男人永远不知道

他让女人在牺牲中失去了自我的同时

他便失去了这个女人。

故事的结局,斯图尔特让贝恩斯带着艾达和她的钢琴离开

茫茫的大海上,艾达却决定把钢琴扔入大海

她也被捆绑钢琴的绳索带入深海,沉默、静止、停滞

最后一刻挣脱绳索返回世界

最后,艾达在贝恩斯那里获得了一根新的金属手指

也获得了完整和幸福。

有人评论结局说“一个女人要在自己热爱的艺术中沉浸,却需要经历男人的磨难

要埋葬自己的一部分在深海,才可成全自我

才可接纳他人。要死一次,才可重生。”

在我看来,爱情使人成长

因为经历了男人的磨难

女人更清楚地认清了自我

艾达失去了那架钢琴

却也永远地获得了那架钢琴

那种坚守自我不再是外在的象征

而是深入骨髓,如影随行

可以伴随她舍去一切,重新进去一个新的世界

哪怕躯壳葬身深海,自我也会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