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博士说:腰部肌肉力量的弱化和不平衡,几乎是所有腰痛的根源

大家好!我是 Dr李,中医博士后,骨伤专家。

现在,腰痛越来越普遍,比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椎管狭窄症等等。

仔细分析这些病的根源,起初都是腰部肌肉力量的弱化和不平衡所引发的。

1、什么叫腰肌平衡失调?

腰部肌肉主要指的是腰部的核心肌群。

腰椎的稳定性与腰部核心肌群的力量密切相关。

姿势不良和外伤等原因,引发腰部核心肌群的力量减弱,导致腰椎的稳定性下降,进而发生腰椎的退变,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的病理基础。

而腰椎的退行性变反过来又会加剧腰部核心肌群的萎缩,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简单说,部分腰肌的过度使用,产生劳损,导致肌肉力量减弱。

2、腰部肌肉平衡失调的后果是什么?

刚才说了,腰椎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腰部肌肉的力量状态,肌肉是维持脊柱平衡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打个比方,跷跷板。

腰椎是跷跷板的底座。腰部肌群的共同作用保持了跷跷板的平衡,也就是维持了腰椎的稳定。

但是,部分腰部肌群的长期使用过度,就会引发肌肉劳损和肌力弱化,破坏了腰椎稳定,患者就会感到腰痛。

不仅如此,腰肌的萎缩和肌力减弱,还会引发腰椎的退变,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等病的发生。

一句话,腰部肌肉平衡失调,破坏了腰椎的稳定,导致腰痛。

3、如何锻炼腰部肌肉?

一是要避免弯腰负重。搬东西时,一定要先下蹲。

我们可以仔细观察小孩子是怎么做的,模仿小孩子的动作。

二是伏案工作时腰背要有支撑力,同时避免长时间久坐,不超过1小时为宜。

三是适度的锻炼,核心肌群的锻炼为主。

介绍给大家一个经典的锻炼方法,五点支撑。

取仰卧位,双上肢放松置于身体两侧,双下肢并拢,呈屈髋屈膝状,做挺髋动作,使身体呈拱桥形状,注意屈膝呈90°,双膝须夹紧并拢。

活动范围以胸腰离床面一拳以上为准,维持这个动作10秒,然后休息5秒,这是一组。连续做五组。

这个动作能够有效强化腰背肌的力量。

坚持,必效!

总结一下:

1、部分腰肌的过度使用,产生劳损,导致肌肉力量减弱。

2、腰部肌肉平衡失调,破坏了腰椎的稳定,导致腰痛。

3、五点支撑能够有效强化腰背肌的力量。

我是中医博士后李树明,坚持做有用、有趣、接地气的中医科普。

欢迎您的转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