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了!“空间魔法师”巧将上海14平老洋房变4室2厅3卫

上海城隍庙,位于黄浦区,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是上海最具悠久历史的一处著名景点。

可以说住在这里,一打开窗户就是一片风景,人就在风景当中住

今天的委托人就是住在这四十六年之久的郑家人。


· 正 · 文 · 来 · 啦 ·

郑家非常的小,小到从家门口经过都有可能注意不到。


从门口进来以后还要穿过长长的一条走道。


以及爬上陡峭的楼梯

才能到达二楼家里的小客厅,家里总共面积只有十四平方。

这套房子有五大困难!

困难一:

厨房和卫生间共用一个空间。

但是在生活中,就容易遇到在烧饭的时候,有人要上厕所的话,就非常不方便。

困难二:

极其危险的楼梯


高达七十度的楼梯,以及一百二十年的寿命,早就摇摇欲坠。

困难三:

闲置空间难以利用


困难四:

一边放满了家电,一边排满了柜子,这样的客厅,哪里还有客人的容身之处呢。



困难五:

尴尬局促的阁楼

在爬上几乎垂直的梯子,就上到了阁楼。

可是,这小小的阁楼,高度最多不过一点五米,却放下了姑妈一家和郑怡父亲的两张床。

最尴尬的莫过于半夜上厕所,只有一个痰盂。


这期的设计师是被誉为“空间魔术师”的史南桥。

拥有四十年设计经验的史老师,他认为小户型的设计

,就像一场与空间的比赛,必须要寸土必争,利用每个线条,比例和尺度,达到简单自然的美!

针对这套一百多岁的老房子,和上述提出的五大难点,史老师提出,必须将原有的格局,全部打破,重新设计才能解决。


长达17米的入户过道,是浪费最严重的地方,同时也是最危险的地方。

因此设计师打算从进门开始处就开始上楼梯,把楼梯的坡度降到35°。



眼见设计方案可以解决房子最大的问题,拆旧现场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

渐渐露出原始结构的老房子,比大家预估的更要脆弱。

这栋老房子的梁柱都已变形腐烂,砖木结构的墙体,也都变形倾斜


施工队一边拆除,一边用钢结构加固。

也为了极致的空间利用,全屋分成八个层次,让所有的空间都有舒适的高度。

两个月过去了,终于到了交房的那天。

打开门,映入眼帘的是全新的楼梯,平缓,并且拥有扶手,方便老年人出入。

走上楼梯,就能看到宽敞明亮的新客厅了。不但有舒服的沙发,还有在窗边给老奶奶做了床。

姑妈的房间则采用了榻榻米,解决了层高不够的问题,而且床榻更加大了。

小外孙女扬扬也有了她自己独立的房间,并且放置了空调扇,增加舒适度。

郑怡父亲的房间

房间里也有了独立的卫生间,痰盂也终于可以“下岗”了。

厨房和餐厅也终于有了,折叠桌更是节省空间的“神器”。

最后,我们来看看这期改造的费用花费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