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罕见的《光绪戊申中心川字一文》铜币珍赏

一文小币貌精美 川局试铸珍稀品


清末的机制铜元中,有一种面文光绪戊申中心有字,背蟠龙纹,面值一文的小铜币。其铸制背景为光绪三十四年一月,谕令各省铸当十铜元之外,搭铸三成一文铜元。同年,各省局依照度支部所定的成色、形式制造。该铜币一般正面中间均钤省名,外围钤‘光绪’,下钤‘一文’,左右分钤‘戊申’,背面钤蟠龙图。

该形制的铜元,各省铸制量不等,遗存量也相应有别,其中,中心字“汴”、
“直”等相对遗存较多。而由川局铸制,中心钤“川”字的,则遗存非常稀少,成为四川铜元的名誉品之一。

检点愚帐中所藏,则有该铜元,其未使用,品相极佳,乃试铸样币之属性。其钱体虽微小,然文字尤其是潘龙纹却非常的精细精整,十分的难得。是故,今日赏泉,特将其帐中择出,拍照亮相,遣之于此公展鉴赏,以飨藏好。


首识书相。一眼可识,本品面文钤阳文“光绪、戊申、一文”,中心珠圈内圆台上钤阴文“川”字,其乃楷书书体,笔划粗细得当,刚劲有力,字形结构协调,整体书相可谓十分的俊朗隽美。续观其背,潘龙纹更是精到,龙相威猛。无需赘述,品文识书,本品书相,官局出品,特征鲜明,开门不疑。

次观铸相。辗转本品,可见铸制极为精整,直径为17.94毫米,重约1.91克,厚薄适中,钱体微小,一文制式确定。其铸相显示,文字纹饰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地章平整有加,整体铸体干净利落。其中,背潘龙纹更是线条清晰分明,龙鳞粒粒饱满鼓凸,在如此微小的铸体上,铸出如此精到之龙纹,更显其时机制币制模和铸制工艺之高超。藉此,无需赘述,观铸识体,一言以蔽之,如此精整之铸相,非官局出品莫属,伪不可得,其门再开,不在话下。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其乃传世锈相。材质红铜质地,铜色老旧。其身巧克力色包浆裹缚,浆色浆质踏实不虚,分布自然,十分的润和。无需细表,辩锈识浆,本品如此纯真包浆,可谓昭然一派自然天成之相,其门大开矣。

一番鉴赏,几度审视,此枚“光绪戊申中心川一文”铜元,三相一材,无异无邪,开门见山之品,毋容置疑。如前所述,该川局所铸之一文铜元,遗存罕少,检索难得一见,可谓十分的难得。尤其是,本品未曾使用过,原铸品相十分鲜明,彰显试铸币之突出特征,可为标本,故而其收藏价值更高一等,也是理所当然矣。


原创图文,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