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万里挑一的有趣灵魂

第一次听说王小波,是因为他那篇著名的杂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初听文章名字,就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一只猪有什么特立独行的。

为了解决疑问,我就开始了断断续续地阅读王小波之旅。

读过他的书后,我才知道,原来王小波就是一个特立独行之人。他真诚、幽默又不乏犀利的文风,让我深深地喜爱并折服。

爱情篇

1,“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

这是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话。读来,先是莞尔,又倍觉感动,然后心神也陶醉期间。这句话,王小波随手写来,是他对李银河思念的一个微小细节,却一下击中万千人的心啊。

芸芸众生多是普通人,没有出色的相貌,但是爱一样神圣。当我们想念心上人时,脸上浮现的又何尝不是同样的微笑呢?《简·爱》说:“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丽、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有一颗心!”

只要有一颗真挚有爱的心,无论多么丑的脸,那微笑也一定是最明艳动人的。正如王小波的另一句话

“不管我本人多么平庸,我总觉得对你的爱很美。”

2,“我常常这样想,谁把我放在心里的这种位置上,我才把自己的一切给她。不能给一个不咸不淡的人,不能给一个不冷不热的人,不能给一个不死不活的人,因为他不配,他根本不配。”

有一次,李银河对王小波说,"有的人,是无价之宝。”此话使王小波备受感动。这不是简单的恭维话,不是情到浓处的甜言蜜语,是李银河真正看到了王小波的内在价值,感受到他与众不同的灵魂,了解他对于她而言,甚至对于世界而言,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贵存在。这是他们灵魂的共振。

因此王小波回应,愿意交出自己的一切。面对这样的爱人,谁又不愿意呢?只有真正懂我们,接纳我们所有的好与坏,看到我们独特价值的人,才值得我们交付“整个的灵魂”。

3,“你要是愿意,我就永远爱你。你要是不愿意,我就永远相思。”

永远有多远,我不知道,我甚至也不相信“永远的爱”。但在王小波这里,我信了。

爱是两情相悦,爱也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当对方不愿意,那么不强迫,不怨恨,不打扰,爱你,就是我一个人的事。

我似乎看到了王小波对李银河的爱就像大海一样,又深又广,又干净,又清澈。

4,“爱情,是乏味人生的一场美好意外。”

“我们曾经都孤零零的,后来一不小心就被另一个人的磁力吸引。”

“ 爱情的力量那么强健,以至于当这个小小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人们灰扑扑的人生一下子开始发光了。”

人们总觉得,爱情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但如胶似漆的情人之间,不一定有爱情;和睦相处的夫妻之间,也不一定有爱情。一些感情,看起来是爱情,但也许只是友情,只是亲情,甚至只是露水情缘。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灵魂伴侣,千金难求。

既然爱是一场意外,就意味着爱会带来无限惊喜,也会带来难以避免的伤痛。

爱上别人的时候,所有的情绪都不受控制,只一心想得到爱的回应。

若有回应,每一天都是晴天,每一天都闪着粉红的光彩,每一天都仿佛身在云端,徜徉在祥和的柔光里。


若无回应,每一天都是凄风苦雨,每一天都备受煎熬,仿佛身处茫茫冰原,黑暗、冷寂,孤独,没有日,也没有夜。

5,“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到处都是人,别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后,才觉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了。”

正所谓“越长大越孤单”,我们以为自己身处平原,却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的孤岛。生活的真相,也只有在经历种种磨折之后,才越来越清晰。拨开镜中花,水中月,我们拥有的又有什么?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繁华过后,都是悲凉。

唯一给我们依靠的、安慰的,也只有相濡以沫的家人了。

见解篇

1,“个人也时刻拥有选择沉默和保持人性的机会,只要他能抵御‘话语权’的诱惑,站在‘沉默的大多数’一边。”

抵御“话语权”的诱惑,真的太难了。首先,人人想拥有“话语权”,想一言九鼎,至少也能“自己说了算”。其次,想要拥有“话语权”,自己得先服从“话语权”。两面夹击之下,人人盲目服从,盲目跟风,盲目表忠心,盲目求表扬,哪还管什么真假、是非、善恶、对错?

如果你不这样做,轻则被认为“愚蠢”,重则被视为“异类”。谁“沉默”,谁吃亏,“沉默”的不是“大多数”,是“极少数了”。

可是,总有“极少数”,愿意放弃现实利益,守住心灵家园。不管时代多么疯狂,按自己的心意而活,不要为时代的错误,社会的错误,他人的错误,付出自己的一生。

2,“我对国学的看法是:这东西实在厉害,最可怕之处就在那个“国”字。顶着这个字,谁还敢有不同意见?

以前,我对国学也极为崇拜。看到王小波这句话后,我才觉得,对任何事物,都该怀着更审慎的态度。对那些被热捧的东西,更该提高警惕。不要轻易就被舆论牵着鼻子走,保持独立思考能力,才能看清事物的全貌,这才是对我们自己人生更负责的态度。

3,“我现在所教的数学,你们也许一生都用不到,但我还要教,因为这些知识是好的,应该让你们知道。”

喜欢这句话,是因为我想到,除了数学,所有“无用”的东西,不也是有这样的作用吗?

我们读书,写字,画画,可能终其一生,都不能让我们名利双得。它们在世俗之中,仿佛都是无用之学,但我们还是痛并快乐地坚持着,努力着。因为这些事,本身就是极美好的;因为坚持,本身就是极棒的。

4,“......爪哇土著人,此种人生来勇敢,不畏惧战争,但是更注重清洁。换言之,生死和清洁两个领域里,他们更看重后者;因为这个缘故,他们敢于面对枪林弹雨猛冲,却不敢朝着秽物冲杀。荷兰殖民者和他们作战时,就把屎橛子劈面掷去,使他们望风而逃。”

这个故事,不知是确有其事,还是王小波编的,看得我真是忍俊不禁。最后选择这段话,并不想说这个故事的深意,只想再次感受王小波的幽默。希望读者诸君,也能读此一笑。

其实,认真读王小波,这样的笑是常有的,你会越读越喜欢他,仿佛一个真实不做作,一个时常微笑,也偶尔忧郁的王小波就在你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