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广:海阔天空之旅程

广州是座暖城,温润如玉,2000多年都是如此。

它背山面海,藏山隐海,“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处于北回归线亚热带,一直比较温暖。

但是,这座暖城的暖绝对不仅仅是气温,是四季花开不败瓜果香,插根筷子都发芽,更重要是心胸,宽容开放,海阔天空,面朝大海

这份“心水”与珠水有关。


珠水向东,曾经很盛大,在任嚣城、赵佗城时,江面宽达2公里,古代番山(现文德路中山图书馆附近)临海边,三国时交州刺史步骘曾对广州地形有“负山带海、博敞渺目”之说,其滔滔海浪可直达今越秀山南麓中山纪念堂附近。到了唐代,诗人高适说,

“海对羊城阔,山连象郡高”

南宋诗人陈去非在题海山楼(在今北京路东横街附近)时写道:“百尺阑干横海立,一生襟抱与天开”。明代诗人区大相登临浮丘山,不见巨海,但见民居栉比,巷衢毗连而已,一时感慨万端,下笔成咏:“此丘往时在海中,三山烟雾晴濛濛”。

明末清初诗人屈大钧在《广东新语》中也说:“广州背山面海,形势雄大,有偏霸之象”。那时候,广州城里的水基本上是咸的,由于每逢秋冬季枯水期,大海的咸潮便大举倒灌,直涌广州城下,城内老百姓连引用淡水都成问题。

“咸水清,淡水浊,咸水满洋不如淡水一掬”,当苏东坡来到广州,他致信友人:“广州一城,人好饮咸苦水”,于是发明了用竹子连起来之自来水管,从白云山上引淡水。

白云山


珠江之所以是“珠江”,今天已经证明,它是中国所有江河中明珠之一颗,海上明珠。

珠江曾经叫“珠海”,而广州城下又被邑人称为“小海”,黄埔一带被称为“大海”,直到今天,年龄稍大的广州人把去河南(海珠区)叫做“过海”,将珠江岸边叫做“海皮”

还有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广州城,把北城墙一直扩展到越秀山,并在山顶最高处修筑了一座五层高楼。

登楼眺望,羊城景色不仅可以尽收眼底,还可以俯瞰整个江面。当时珠江河道很宽,与南海几乎浑然一体,

这座镇海楼,最开始的名字叫望海楼。


望海,浩渺浩荡,海上生明月,只见东南亚、穆斯林、欧洲客人纷至沓来。

珠江滋润广州如乳汁,“母亲河”之所以被命名为“珠江”,是因为一位波斯商人重金购得了"摩尼珠",然后掉进水里,变成一块巨石。

这传说只能表明,广州人早就在“放眼看世界”,与海外密切交往,是国内重要交通枢纽和国际海运中心,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清乾隆 广州手绘农耕商贸图外销壁纸


明清时期,珠江航道上有“三支桅杆”作为地标,“白云越秀翠城邑,三塔(莲花、琶洲、赤岗)三关锁珠江”,见证了大大小小的外国商船从外洋穿过虎门大关、进入珠江航道,沿航道进入广州将先后看到三座塔。


无论是在先秦,还是三朝十帝,还是唐宋市舶使,还是明清一口通商十三行,亦或改革开放之前之后,广州都是中国南大门,恰如白天鹅之开业,大开四门迎宾客。来者都是客,茶楼醉四方。

因此,在很久很久以前,广州人就见过大世面,2000年来商业之都,从来未曾衰过,有诗为证:

临江喧万井,立地涌千艘。

气脉雄如此,由来是广州。

于是,广州2000年的民风习俗,起居饮食、文学音律、舟车建筑、工商经营,乃至社会价值、思维方式,无一不带着大海的印记。

写诗者是汤显祖,这也是描写广州至今最好的诗歌。当年汤显祖也随波逐流“走广”,见珠江上大船小船,叹为观止。

古时繁华的广州口岸


他还见无边风月(“花城”)之浪漫,明心见性之结果为《牡丹亭》,并将广东人作为男主人公,不在柳边在梅边。

柳梦梅是中国小说戏剧史上最好之广东形象,多情务实,说到做到,梦到做到,向海而生。

走广,就是唐宋明清之“东西南北中,发财在广东”,就是来广州倒卖物品,言情圣手沈复《浮生六记》,也跟随这“走广”潮流。

广州只做了一点小买卖,就足以浪游羊城半载,还幸了一回可人之喜儿,行之于文,成就了一篇脍炙人口之“浪游记快”

其实,说这么多,只想说明珠江不一样,他曾经是海向海,而他的城是海阔天空、开放包容的,是中国陆海文明的交汇地。

因为开放的基因,海纳百川,上善若水任方圆,广州一直也是中国思想经济之先行者北伐者。

思想文化集祖宗禅(六祖慧能)、维新革命(康有为、梁启超)、第一座伊斯兰教寺庙光塔(蕃访)、流行文化(上世纪90年代的流行歌曲)于一身,经济更是一直领先,从天子南库到改革开放。

旧时海珠桥


再说说浪子沈复,他也是美食爱好者甚至饕餮,来到广州爱上了平和清淡、原汁原味之广州美食,还有无所不有的兼容并蓄,“天下食货,粤东尽有之;粤东所有食货,天下未必尽有”(屈大均《广东新语》

更关键的是,广州美食中有哲学,“食在广州”能上升到明心见性的高度——本心即原味。


但“食在广州”叫响的时间也不长,是从上海成为了远东第一城后始起,上海之所以成为了大上海,全赖广州人的支持。当上海开埠,广州人来了,带来广州美食和翻译。

有美食就在美食中叹世界,夜夜宵夜到天明,让人有

“少不入广”之感慨,沉醉在春风和风月里。

与之对应,也有说法是“老不入广”。为什么呢,因为广州更是个拼搏不止、饮头啖汤和务实实在之城,广州人一直在奋斗,节奏也快,老了去广州受不了,不如窝在天府之国。

广州从来不小富即安,孙中山先生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革命,广州也是中国革命之城,是革命肇始地,是英雄之城,高高红棉树下见证了多少先烈于此洒热血,抛头颅,举行刑场上婚礼。

广州名字叫“红”


红红木棉花下,广州努力还在路上

,沿着珠江走一走,你就可以看见花城2000年奋斗史,发现广州从滨海城市变成了真正海滨城市,见证小蛮腰和广州当下,眺望广州未来——从南沙自贸区走向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和大世界。


为什么广州夜游成了中国所有江河夜游第一名,并且远远超出第二名。

是因为,只要来到广州珠江游,你的游程必将是海阔天空,能看得见日月星辰,能看得见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