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极宠却连丧三女,皇上并不爱她,种瓜想得豆,毁了徽柔

01


《清平乐》里,几位女主的悲剧,其实原因都是相同的。


曹丹姝是大臣们推举的皇后,众口一词,平时吵翻了天的大臣们在这件事上空前的

一致。


曹丹姝出身功臣世家,祖父曹彬是开国大将,大伯和四伯都是守边将领,而丹姝本人又是聪慧贤德、识大体的。


大臣们推举曹丹姝的原因,不是漂亮,不是能让皇帝喜欢,而恰恰是身后有娘家,手中有本事,能坚守原则,能统领后宫。


韩琦说,丹姝貌丑不至于惑君。其实,根本就没指望皇帝对她能有多宠爱。


而赵祯娶曹丹姝,也是为国立后,立一个大家看着都顺眼的皇后做国母,论势力,嫔妃没有人比她出身更高,身后能量更大,自然可以冷着脸镇得住。


论人品,没有谁比丹姝更守规矩,更顾着皇家体面,更能约束自己成全皇上。


至于疼爱,大概只有曹丹姝一个人在意吧,欢天喜地地嫁进来,谁曾想,皇上连大婚之夜都不肯来,没有夫妻,只是君臣。


最亲近的一次,竟然是皇帝握着她的手写字,几年之后才圆房,即便是在床上,谈的也是国事。


丹姝心里委屈,但也勉强自己,好好照顾六宫妃嫔。有一次被皇帝当众打脸,下不来台面,丹姝说,难道皇上对臣妾不是经年的冷淡吗,难道还要臣妾献媚邀宠吗。


皇上大怒,说她酿的桃夭酒就是酸涩难喝,哪有半点好。


丹姝的悲剧其实是皇上一手造成的,既要让她打理后宫,又要压制功臣集团的势力,彼此权衡。


一个孤苦的女人,其实只是皇权利用的工具。


02


张妼晗,皇上最宠爱的张贵妃,张牙舞爪,嚣张跋扈。


15岁的时候,被皇上纳为娘子,看中的就是张妼晗一根筋的性情,敢爱敢恨敢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心里完全没有算计。


赵祯说,张妼晗是个简单的孩子,有些事她不懂,朕也不想让她懂。


可是,赵祯却把贾婆婆这样最擅于阴谋诡计的人,放在了傻白甜的张妼晗身边,还任由她把昔日的仇人许兰苕养在身边。


张妼晗大病的时候,推举兰苕来侍奉皇上,以此巩固自己翔鸾阁的势力,连赵祯都觉得兰苕温婉柔顺,她侍奉妼晗皇帝更放心。


从小结怨,恐怕只有张妼晗真的以为可以和兰苕冰释前嫌吧。


养虎为患,兰苕害死了张妼晗最健康的女儿瑶瑶,贾婆婆对此只能默许,利益勾结,哪有是非可言。


张妼晗做梦都想生一个皇子出来,可是,赵祯说,不论男女,健健康康就好。


赵祯从来没有特别期待,妼晗可以有子,但是对苗心禾的儿子却是寄予厚望,生下来就准备传皇位给他。


而且皇上早就说过,妼晗若生出皇子,要交给皇后抚养。


张妼晗以为,大女儿玥儿是被徽柔诅咒而死,因为,徽柔害怕玥儿夺走了父亲对她的疼爱。


其实,只有张妼晗自己这么想。


赵祯最爱的从来都不是张妼晗的孩子,瑶瑶夭折的时候,未见皇上多么的伤心,只是安慰着张妼晗,后来,夭折二女三女,皇上一下子就痛不欲生,但他悲痛的是,为什么他的孩子会连续夭折,一共14个都夭折了,为什么啊。


所以,对张妼晗的疼爱和权势无关,只是愿意纵着她,就像是纵着自己的那些自在一样,但荣宠仅限于妼晗自身,无关子嗣,无关大事。


03


徽柔是皇上最疼爱的女儿,从小就说,女孩,不必担着大宋的天下,就纵着她无规无矩地长大,要她做大宋最快乐的姑娘。


皇上养女,只有一个标准,快乐就好。


这样养了十几年,养成了徽柔心直口快,全无盘算,喜怒都挂在脸上,如白玉一样纯粹的性格。


徽柔遇见了曹评,曹评在赛神会上自己在车上扮演后羿,英姿飒爽,徽柔看呆了,直呼这就是神仙哥哥啊。


曹评会打球,他教徽柔,握着徽柔的手,一个球挥出去,徽柔心里也是小鹿乱撞。


皇上给徽柔议亲的时候,徽柔心里还盼着,会不会是曹家哥哥啊。


可是,皇上怒了,对皇后一通呵斥,因为曹评不懂规矩,恐怕是浪荡公子,骗了公主的心。


从来都是快乐就好,规矩在后。徽柔自己看男人的标准,也是颜值、才华、快乐,可这时,皇上却急转,要看规矩。


李玮是舅舅的儿子,憨直,没有才华,皇上觉得亏欠自己生母,生母最惦记的就是舅舅,要给舅舅一家至高的荣光。


李玮不聪明,规规矩矩,进宫还想着给徽柔吃蜜饯,他就是最好的驸马人选。


不是因为李玮可以给徽柔快乐,而是希望他纵着徽柔没规矩,而是因为李玮的出身,因为李玮的憨直。


徽柔最后,不是嫁给了快乐,嫁给了中意,而是嫁给了门庭,嫁给了憨直,嫁给了皇帝的心结。


但是,徽柔到了李家之后,大家都希望她温婉贤良,是个懂规矩的好媳妇。没有人在乎她的快乐了。


徽柔打了婆婆,闯了宫门,坏了规矩。


好不容易和离之后,赵祯又让她复婚了,因为,原本是要照顾李家,和离就不是原来的道理和规矩了。


​这样的养育就是一场欺骗,种瓜要得豆,最后毁了徽柔一辈子。


三个女人的悲剧,其实都在皇帝身上,有些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