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咖啡 二半吊子

潍坊不浪漫,潍坊很火爆。在潜移默化间,潍坊开始走向国际化路线。20世纪80年代,人们不知道咖啡为何物,十几年过后,咖啡馆日渐兴盛。潍坊像样的咖啡屋可能只有名典和迪欧,最早的应该是名典,大约有十几年了。虽然时间很长,我却很少光顾。记忆最深的一次,几个外国人去那里吃饭,侍者听不懂英语,我就给他们临时当了一回翻译,店主送了我张金卡以示感谢,金卡至今保留,可店主叫什么我却忘记了。


还有一家叫什么乔治的咖啡馆,此家让我巨烦。数年前我带几个朋友想找个安静的地方重温一下友谊,于是来到这个地方。正逢年关,恰巧新疆的朋友给我寄来一包葡萄干,在等菜期间拿出与朋友品尝分享,不想操着一口潍普的服务员,生硬地告诉我们不能吃外带东西,更没想居然又来了个二半吊子的领班,一再强调此店就是这么规定的,并大言不惭说潍坊的咖啡店都是如此。从此洒家再没去过这家鬼店。

潍坊的夜市开得早关得晚,一到傍晚,满街都是小吃摊,一派繁华景致,尤其是在街上摆摊烤羊肉串的、卖炒蛤蜊的、螺丝的,生意更是异常火爆。这大既是每个中小城市都有的风景,不过第二天早晨会遗留一大堆让环卫工人头痛的东西。

说到潍坊的饮食文化,就不能不说长松老店,此店很有特点,适合市井百姓前来消费。最高标准也只有150块钱一桌的豪华套餐。想要更高标准?小店没有,爱要不要,另寻他家吧您,小店不侍候。都说店大欺客,我想未必吧。

有一次从济南出差回到潍坊,已是晚上七点半,正是打尖高峰,打车直奔长松老店时已座无虚席,彷徨徘徊之间,服务员极不耐烦问,干什么?答曰:吃不耐烦道:没座了。我赔着笑脸道没座我们可以等概有人快吃完了。这位爷更干脆:不用等了,菜也没了。


按说饭店周六周日生意最为火爆,可人家偏偏周六周日歇班,不侍候。现应广大食客的强烈要求,这才周六开业,但周日照样关门不误。亦有一说,是店里的用电是引的旁边工人家周末停电,他们也跟着歇业,无论怎么说,牛店啊。

前面说过,但凡好吃的美食不是和地名有关,就是与人有关,这家也不例外。长松老店的老板是个能人,活泼,幽默,据说所有菜肴全由自己美力亲为,尤其是秘制老汤更有独特的强身壮阳功用,吃顿长松的菜,“就像新的缝纫机,蹬一脚就钢噔钢噔住不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