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献给孤独的人的情歌——《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影评


1.

《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是少有的由诗集改编的电影。据说当时导演石井裕也就是读到了最果夕日所著同名诗歌集后,拍出了这部由东京剧场、リトルモア联合发行的108分钟爱情电影。影片自2017年2月在德国柏林电影节上映以后,获得众多包括最佳编剧,最佳导演和最佳新人等国际国内大奖。

罪过夕日的诗歌集里面是这样说的:“如果我是神,我会用你的名字来命名我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性——它既不是友谊也不是爱情。如果我是神,我不会说我喜欢你或我恨你或你很重要,在遇到你的那一刹那,我们会坐下来吃东西。”这句话大概是对这部电影最好的概括。而我们观众总是喜欢将感情简单得画上一个定论,仿佛把他们放在一个一个贴着情感标签的抽屉里一目了然,这样我们才能在每一次需要选择的时候做出取舍。


2.

故事的前30分钟男女主都没有见面。男主是一个在工地打零工的建筑工人,项目一结束就要和同队的人一样面临解散的局面。这样的一众青中年男人们一起,拿着菲薄的薪水去软性色情酒吧消费也算是一大乐事。同队的一个年轻男人看上了酒吧里的小妹,也就是女主。虽然男主这时和女主眼神交流,心里都有所荡漾,但是谁都没有更进一步。

同队的男人开始和女主交往,直到他出了工伤事故,在他的葬礼过后,男主才决定和女主继续这一段情。但是故事变成了“当初你明明可以,但是你故意错过”,女主本来心里情伤未愈,所以两个失去咬合的齿轮,再也找不到合适的契机。

最后在一起,应该还是因为孤独吧。女主正职是护士,晚上去酒吧打工一来为钱,二来也是填补寂寞。两个在繁华东京艰难谋生的年轻人,决定还是彼此再相信一次。

3.

整个影片晦暗到真实。大概为生存挣扎的人本来就没有太多外界的刺激比他们本身的境遇更加的刺痛人心,平平凡凡的场景看上去就让人心痛不已。全男班的建筑施工队,谁都看不到尽头似的苦闷。于是有人放弃,裤子拉链从不拉上,有人麻木寻欢,出入色情场所。直到同队的工友去世,男主的心灵才受到震撼,原来结束也就是一个响指的事。

而作为护士的女主每天在医院见惯了生老病死人情凉薄,亲生母亲的自杀让她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弃儿,前男友不知所谓的反复也让人疲惫,她的心早已经生了茧,遇到男主以为可以有个透气的机会,谁知男主一直暗暗因为一只眼睛失明自卑着。他的茧比她的更加的密不透风,爱情在这样两个人中间慢慢变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

也许,爱情发生的时候,总是需要一点点的头脑发热不管不顾,一想多了,自以为选择的良好时机,在别人眼里就变成了斤斤算计。所以,当男主在和女主同为队友守夜完毕的时候,在寂静的街上对她露出那样大的一个灿烂笑容说:“你以后有什么事都可以来找我”,女主的回答是:“那你去死吧。”既不尊重死者,也不顾及生者,还自以为聪明,完全的不合时宜。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另一个人这也是一件毫无办法的事。男主遇到了以前班上对他有好感的女同学,两人一起去吃饭去酒店。在日光灯下白得透明的清水似一张明媚的脸,连同心事也是,但是男主还是在酒店里抓起手机回女主的短信。早上的时候,两人都知道没有再继续的可能。

女主是一个新人,但是和韩国的《燃烧》一片一样,从来没有一个空白的镜头,毫无做作,浑然天成,只要她看着你,你就可以听见她灵魂的声音。看到飞奔而来的男主退缩到窗帘角落,在黑夜的河边吟咏诗句,那么多的情感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收容之所。终于,和男主两人一起坐在公寓的地板上看电影,她眼里奔涌的潮汐才略微安静。

东京是那样繁华庞杂的一个大都市,不算光鲜灰扑扑的男女主随时都会被人潮和喧嚣湮灭,心里一点点企盼都说不出口,因为即使说出口也听上去像另一个笑话而已。最后,敲开了女主心房的是和男主一起看到,被他们路过无数次被认为失败到底的天桥上卖艺的女歌手,居然成为当红艺人,大幅海报到处都是,才相信原来生活中还是有那么一些坚持的理由和光亮的可能。“你如果不会笑,世界都不会运转了。”这是黯然离去的女同学告诉男主的话,因为她当时心里对他充满温柔爱意。

其实外表冷漠的女主也是明白的,但是她更加深沉纠结不敢轻易相信。她一直想对男主说出来的是,如果我有一天告诉你一个不好听的笑话,请你一定要笑出声,并且装作听懂了的样子,因为大家都是同样孤独的人,而慰籍有时候需要另一个人的回声。

又或者诗歌集作者最果夕日会说:“梦想中的可爱,是一种死去之后的颜色。”我们在行星之上,月亮表面,都市的丛林里,眼睛里织着梦,心里做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