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房子已够34亿人住了?为啥房价还在涨?

最近看到一个数据,说咱们国家的房子已经够34亿人住了,还不包括农村自建房、小产权房等房源,目前中国只有14亿人,这样看来国内房子总体是供大于求的。

这个数据的权威性,我打个问号,但是背后传递出的我们国家目前房屋总体过剩的问题,确实是真实存在。

地产大佬潘石屹曾表示,我国目前人均住房面积是37平米,和发达国家的水平是一样的,目前我们国家房地产就已经不是刚需了。

链家董事长左晖也说,中国人今天已经不缺房子了,从全国的户房数量来看,房数已经超过了户数。

之前我们也分析过,我国的空置率处于相对高位

西南财经大学用了5年的时间,调查出2013年我国城镇住宅整体空置率达到22.4%,按照国际惯例,空置率在5%-10%之间是合理的;10%-20%之间就危险了;超过20%就属于商品房严重积压了。

那既然房子早就过剩,为啥国内房价还在持续上涨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平衡

其实,房子到底够不够住,很难用一个标准的数据来给出答案,说是房子够34亿人住,计算方法肯定是除以平均数得到的,这其中也有很多人是被平均了的。

但如果所有房子真能够平均到每个人,那大家就都不缺房子了。可现实不能以平均数来衡量,很多情况下都是不平衡的。

哪里不平衡呢?

一是东西部地区房屋的供求不平衡

我国人口流动的大方向是从西部往东迁或南下。

因此,西部人口大量外流,导致空出房子没人住。

而东南部发达地区人口持续流入,比如,2018年东部10个省市中有7个为人口净流入地区,南方省份净流入人口也高达168.5万,但发达地区房子的建造速度赶不上人口流入速度,所以,短期内还是房少人多,房价自然会涨。

二是城市与乡村间的不平衡

我们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在50%到60%。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是80%左右,可见我国城市化率是偏低的,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因此,国家肯定要加速推进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必然带来人口由农村转向城市的流动,大量农民离开土地进城打工,造成了乡村房屋空置。

他们在城市工作,在城市中常住,在城里买房也是必然的,因此造成城市的房屋紧张,房价上涨。

三是有钱人和老百姓持有房屋的不平衡

大多数老百姓只有一套房,甚至一套房也没有,而有钱人,有几套房子的实属正常不过。

全世界就属中国人最爱买房。不仅给自己买,还要为子孙后代买。

而且目前城市里面旧房子也很多,房子的质量和外部配套设施都很差,很多有条件的家庭有换房的意愿。

其实,不仅是因为旧房子,人们对自己居住的环境、面积和区位并不会一直满意,有了小房子还想换大房子、换学区房、换地铁房,需求永远不被满足,没有谁嫌自己的房子大和多的。

再加上前些年,很多人因炒房发家致富,老百姓看到房子有利可图,而在投资渠道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开始囤房炒房,这也进一步加剧房价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