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戎马一生的感慨!

第八篇 江山气度 风月情怀——太昊易明师庞子博先生讲述《短歌行》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正文


庞子博先生:接着讲“越陌度阡”,什么叫“陌”?汉乐府民歌里有篇《陌上桑》,为什么不叫“阡上桑”?桑是用来养蚕的,桑树应该种在什么地方?肯定不能在官道上栽,一定是在田间小路旁。

“陌”就是田间的小路,其实就是农民自己走的路,可以过牛马,也可以在路边休息。“陌”很窄,最多容牛马通过,有时候连两匹马都走不下。而“阡”是大路,就像现在的乡镇道路一样四通八达,老百姓把这种路称作“官道”,官道上有驿站和长亭。


“阡陌纵横”是什么意思?前后曰“纵”,左右曰“横”,字面意思是大路小路密集地交织在一起,其实是指国土非常大,纵有千古,横有八荒。“越陌度阡”,跳就叫“越”,形容走得极快、飞奔。历史上有个国家叫“越国”,说明境内沟壑多,路不平坦,走的不顺。

“度”什么意思?古代的“度口”不带三点水,后来“度”有其他用处了,就把“度口”的“度”加了三点水变成“渡”。过去渡口有两种,小渡口称摆渡,大渡口称津渡。佛教里所说的“度人”,就是由此岸到彼岸,不是把你变成另一个人,只是让你变得更真实而已,你还是你,人没有变,但是所处、所思、所想不同了,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



“阡”和“陌”代表了大的区域环境,“越”和“度”指的是跨越、游走,这里曹操是在感慨,自己前半生的东奔西走、戎马生涯。

下面讲“枉用相存”,弯曲的木头曰“枉”,代表不成材的东西,“枉用”就是违背正常的。“存”在这里不读“存”,应该读“荐”,“存者荐也”,这两个字是通用的。所以“相存”是“引荐”的意思,有推荐、介绍的含义在,引申意就是见面聊天。


“契阔”讲的是聚会,《兰亭集序》里就有一句“修禊事也”,“禊”不是写文章的意思,而是祭祀天地、拔除不祥的聚会。人们聚在一起,请神职人员拿柳枝撒净,这个仪式叫“禊”。现在的东北话里,把很有钱、很有面子称“阔”,“阔”是场面宏大的意思,这里代表宏大的聚会。

“契阔谈宴(讌)”,上古时期其实没有“宴(讌)”字,但是周礼有“燕坐”之说,因为燕子很守规矩,停落的时候不乱,一只燕子头朝哪边,其余就全朝哪边。古代大型集会时,不问官职,只问年纪,以次序坐整齐,像燕子一样,所以叫“燕坐”。中国古人,家里不管什么时候有客人来,都要摆宴,所以“宴(讌)”不是吃饭,而是代表很尊重客人的意思。“契阔谈宴(讌)”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开心地叙旧聊天。


曹操用了十六个字,非常有力地回忆了自己的前半生。整体意思是:我前半生纵横四海、戎马生涯,这些不用再提了,因为今日来到这里的都是我的老朋友,都是追随我已久的人。大家高高兴兴的在一起聚会叙旧,谈谈过往烟云,很是开心。

从前面忧伤的情绪中回到眼前,感念帮助过他的人,从这点来看,曹操的心胸是非常大的。这些话也是对所有在场的人的交代:我不会忘记你们,会一直心存感念。反过来也在提醒在座各位:不要忘了我曹操。


(未完待续…)


子博先生讲《中国成语故事》往期内容

《短歌行》——一轮明月引发的忧思!

读《短歌行》,体味曹操的意气风发!

曹操——一个被误解了千年的人物!

《短歌行》——一代英豪的宏愿与孤独!

“可望不可及”的感情,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