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五朵山道观史考

五朵山是久负盛名的中原道教圣地;二十世纪初,旅游开发者在五朵山东麓重修庙宇道场和建造并完善旅游设施 ,成为今天的4A级旅游景点。

旦凡圣地名胜,人们都爱好考究它的历史成因;五朵山及其道观,南阳也有许许多多不同的说法;有的说它始于西汉,有的说始于东汉,更有的说是老子修炼的场所……。只有传说,而缺乏依据。

据文献记载,《山海经》称五朵山为依帝山,但这部先秦古典著作中看不到有类似“道观”方面的只言片语;北魏郦道元称五朵山为岐棘山(见《水经注》,);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称五朵山为骑立山;明代开始才称此山为五朵山,据《明嘉靖南阳府志》记载,五朵山五峰并歭,圣朵、禅庵朵、摩云朵、娇女朵、哑女朵摩肩而立,故称五朵山,自此五朵山名沿袭至今。

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崇奉道教,著名道人吴筠隐居五朵山,后被太宗召见,始在此山建庙,民间以此庙为祈雨之地,颇为灵验,渐有名声;这也只是传说,不过,太宗崇奉道教,吴筠隐居此山倒是真的。

宋朝乾德四年(公元966年)有碑记:称此山庙为骑立山龙堂;元朝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有碑记:称此山庙为嘉显候庙;明代《英烈传》中有朱允炆避难五朵山的说法;说建文帝朱允炆下野后辗转至五朵山圣朵,在南召太山庙天宝观出家的著名道人张三丰慕名主动到五朵山相救,共同弘扬道场,自此,称五朵山为“北顶”,又称祖师顶、金顶。朱允炆与张三丰后又南下武当山,创建庙宇,被称南顶;南顶与北顶遥相咉晖,两地香火一样,民间有祖师爷“日不离武当,月不离五朵”的说法。

清乾隆《南召县志》收录了明成祖朱棣的《访张三丰书》,这道御书是想通过张三丰探寻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可以奉为信史。

清代统治者重佛轻道,但南阳民间仍尊奉道教;“朝奉北顶”成为民间重要的祭祀活动。

清光绪九年(1883年),地方人士主持扩修五朵山祖师庙,将真武行宫改大规制,修建圣公圣母殿,均为铜梁铁瓦,周围围以石墙,构成城中之城;其下部建有清牛宫、玉皇殿、老母殿等殿堂,并有道房数十间。民国时期,五朵山道观均有续建。

1958年大跃进时期,道观的铜梁铁瓦被拆,用于炼钢铁杆;文革时期,五朵山道观遭到进一步毀坏。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宗教政策得以落实,道教活动恢复,五朵山道观成为河南省重点道观之一。1993年,南召县人民政府颁发聘书,礼聘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中国道教学院院长、著名道人闵智亭任五朵山道观名誉道长,(闵智亭,南召县城关镇人,)

从此,五朵山以道观名胜和名山秀水为主题的旅游开发兴起,不仅为全国民众提供了旅游的好去处,同时,也给五朵山下的群众脱贫致富带来了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