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买买,当代女性是否更容易陷入消费陷阱?

最近每天打开最勤快的APP就是淘宝,双11之前盖楼看直播算津贴,双11过后看发货看物流。

双11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刺激人们的消费,津贴满减,付定金抵双倍,买一送一,前一小时内下单第二件半价。

买买买,应该是双11当天每个人的心声和行动了。

但是,在这个时代,买买买似乎变味了。

Part 1

在某年双十一时,淘宝推出了极具诱惑力且有争议的口号。

“没有一个姑娘会因为买买买而变穷,尤其是漂亮姑娘。”

“去年的衣服,已经配不上今年的你。”

“漂亮的女生,都自带烧钱属性。”

或许我们平常也听到过许多类似的话,比如当你走进一家店,导购员就会千方百计的跟你说你值得更好的生活,女人一定要对自己好一点。

“如果你背着廉价包包,穿着淘宝廉价的衣服,那追你的男生也只会是月薪5000 的。”

“你不把自己看的高级,别人怎么会把你看的高级呢?”

商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试图改变我们的消费观念。他们不会直截了当的让你买买买,而是会用各种概念包装自己的物品。

我们的生活每天被广告填满,铺天盖地的广告向我们袭来,说我们要过精致的生活,这些广告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Part 2

除了商家,快速发展的社交媒体也是促进女性消费的途径之一。

现在的网络越来越发达了,我们可以在各种app上看到各种精致的生活。那些昂贵有质感的衣服,那些贵妇级的化妆品,那些轻奢包包,那些网红打卡店。

我们现在和那些所谓高级生活的距离感消失了。我们看到越多,越觉得我们本该拥有那些东西。

打开朋友圈,你看到自己的同学、同事、朋友都在疯狂的买买买,都在显示自己有品质的生活,自己也很容易被勾起消费欲,想着自己咬咬牙也要跟上啊。

人比人,一切罪恶由此而出。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不自觉的,通过展现自己的消费水平,来换取周围的羡慕和认同。

Part 3

当然,陷入消费主义陷阱的不仅仅是女性,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成为被收割的“韭菜”。

女性买包包化妆品,男性的游戏和车等等,当这些商品出现在市场上时,就会产生相应的价值观,这些观念会通过各种宣传信息不断的影响消费者,比如当你购买了某种商品就会显示你怎么样的品味,或者显示你生活的品质如何。

买了这个牌子的化妆品,说明你是贵妇。

买了这个包包,你就会看起来很独立很有钱。

买了这个西装,你就离成功更近一步。

买了这个最新款电子产品,你就是最先进最潮流的。

消费主义就是在告诉你:你消费了什么就代表了你是谁。

所以,营销加上顶层人物背书,不知不觉我们就被洗脑,心甘情愿掏出钞票。

Part 4

消费主义是能刺激经济发展,也会是历史的必然。

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要先有赚钱的本领,再有花钱的本事。在自己囊中羞涩的时候,还不顾现实的买买买,那等待你的就是还不完的花呗和信用卡。

有钱人用奢侈品,但是用奢侈品的并不一定都是有钱人。资产才是界定有钱人的唯一标准。毕竟用信用卡刷一个包很容易,却不能刷一套房子。

如何让自己跳出消费陷阱,很简单就是克制消费欲望,不会投资不会理财都没有关系,先学会存钱。先完成资本积累,再来考虑如何以钱生钱。

高配不是标配,精致的生活也是自己定义的,花自己的钱为别人而活,这不可取。愿我们都能和自己的消费观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