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作品常卖出千万高价,石卿到底魅力何在?​

郭懋介作 田黄石山居即景薄意摆件 390g 福建东南2013秋拍 成交价:3680万元

郭懋介(字石卿),在寿山石雕刻界,他可以说是一位“传奇”大师。他十三岁时师从“东门派”代表人物林友竹,却因战乱而放下雕刀近四十年,直至退休以后,郭懋介才重拾旧艺,多年的厚积薄发,使得他晚年的寿山石雕刻惊艳世人,成为寿山石界中无人不晓、蜚声宇内的巨匠。他出身东门派,却能够圆雕与薄意皆擅,经典频出且创造了极具个人面目的“石卿风格”,令人见之难忘。

郭懋介作 田黄石赤壁夜游薄意摆件 340g 福建东南2015秋拍 成交价:2070万元

提及郭懋介,就不得不说他的薄意。郭懋介的薄意纯出于自学,他早年与古董、书画打交道,耳濡目染之下,从中国绘画艺术中受益颇丰,而中年下乡的经历,又令他长久地感受到充满田园山水趣味的乡村生活,这一切都深刻地影响着他的薄意创作,他的薄意古意十足,融诗、书、画、篆于一体。摒弃了传统薄意因为长期模仿而遗留的匠气,显得率真自然,形神一体。常常以文会图、山居图为主题,或取材历史文人典故,或以山水田园风光寄情,作品秀润逸气,有浑化自然之妙。既符合中国传统的文人高雅意趣,又有清新脱俗的现代美感,艺术气息和文化韵味自看似简单的作品中油然而生,内蕴丰厚无人能仿其神韵,也因此获得了“石卿薄意作品前无古人可比,后百年内难有与其并肩者”的评价。

郭懋介 田黄石 归渔图薄意摆件 194g 福建东南2020秋拍

正因为如此,郭懋介的薄意作品一直受到艺术市场的青睐与推崇,在2013年东南秋拍上,其作品“田黄石山居即景薄意摆件”拍出3680万元高价,创当代田黄雕品的最高成交纪录,另一件“田黄石赤壁夜游薄意摆件”也在两年后以2070万元成交,进入百万级殿堂的郭懋介薄意比比皆是,“郭懋介”与“田黄”的相遇,几乎成为天价寿山石的代名词之一。此次的东南秋拍中,亦有两件重量级的郭懋介田黄薄意登场。一件是夜场的郭懋介田黄石《归渔图》薄意摆件,此作重194g,乃是田黄石中极为难得的大材,郭懋介以薄意法在其表面进行雕刻创作,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田黄本身的材质,近景山石交迭,石旁一株古柳虬结向上,柳条随风飘动,令人想到“满堤岸杨柳绿依依”之句,一旁的板桥立于江上,有老者缓缓过桥,更烘托出平和安祥的田园风光,一派安适恬然的景象,而摆件底部所篆印文“任头生白发,放眼看青山”也恰到好处地与薄意的意境相呼应。


郭懋介 田黄石 山水人物薄意摆件 192g 福建东南2020秋拍

另一件郭懋介田黄薄意则亮相于日场,192g的重量不逊色于前者,郭懋介曾经强调薄意雕刻“在石上布景取画,选择题材,要以石形而定,以石的纹理而取”,此作即是如此,郭懋介根据田黄本身的纹理走向,在其表面雕刻出一幅《山居偶见图》:两株高大的古树相依而生,枝干遒劲而交织,若游龙一般,枝上未有片叶,足见是深秋苍茫之景,而近处的山石上,有一头戴斗笠的旅者似在远眺山间隐现的山亭,树下亦有隐士们或闲坐或静观。整件作品充满了自然闲趣,无愧雕刻巨手之作。

郭懋介 旗降石 济公摆件 福建东南2020秋拍

在薄意之外,郭懋介的人物圆雕也同样令人惊艳。他曾说过:”人是有思想的,如何刻画出人物的气质神韵,使他活灵活现?确实颇费思量。刻人物是最难的。”郭懋介的圆雕,相比于薄意的“注重文气”,则更强调人物的生动,充满了生活气息,更能够恰到好处地为人物注入其本身的性格特质,文人有文人的风度,武将也有武将的威武,性情自然,形神兼备,既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又有新颖脱俗的现代意识。

郭懋介 水洞高山石 伏虎罗汉钮章 福建东南2020秋拍

他所创作的旗降石济公摆件就是这样的典范:济公盘腿随意地坐于地面,头戴布帽,笑容可掬,郭懋介选取了整块旗降石中最鲜明的红巧来雕刻济公的面部,以略带夸张的表情呈现其达观自在的精神,整件作品生动形象,乃是中国传统人物造像中的佳作。郭懋介对于巧色的利用可谓绝妙,他将一枚质地灵透的水洞高山石雕刻为铁拐李摆件,利用的正是石材中的一抹橙黄巧色,雕刻为铁拐李面部,突出了他的表情神态,使之成为作品焦点,同时,铁拐李背上所背的酒葫芦以及他卷曲的须发等细节,亦雕刻细腻出彩。

郭懋介 水洞高山石 铁拐李摆件 福建东南2020秋拍

郭懋介在《寿山石雕刻技艺琐谈》中写道:“寿山石雕刻艺术,与其他文化艺术一样,必须是有思想境界、有生活气息、有艺术魅力、有文化内涵,才能成为艺术品。”他正是以此理念贯彻于寿山石雕中,并创作出一件件震撼人心的佳作。


郭懋介,的确是一代寿山石雕传奇巨擘。

郭懋介 鹿目石 赤壁夜游摆件 福建东南2020秋拍

文章来源:《寿山石文化网》作者:闻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