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云见日 抢先试驾东风裕隆纳智捷锐3

飞往上海的旅途并不算顺利,即将进入梅雨季节的长三角都被云雾包围着,飞行途中长时间的颠簸、短暂失重各种“特殊”体验尝尽,直至降落前还不能看清城市的模样,然而接近跑道的那一刻突然拨云现城市,也算是乘着东风来到锐3身边,好事毕竟多磨,因此去往试驾场地的路上对这台纳智捷全新紧凑型小车好奇欲更浓⋯⋯

大胆启用年轻设计师成为纳智捷的注脚

来到试驾现场和一位穿着打扮入时的年轻小伙有过短暂的目光交接,原以为他是哪家媒体刚入行的记者,直到讲解会看到他自信满满的登台演讲,方知是纳智捷锐3设计团队的首席设计师。对设计师来说一款车型犹如自己的孩子一般,因此他在讲解过程中情不自禁流露出对锐3的喜爱,而且当谈到锐3基于结合SUV与轿车元素整合而来,造型设计与空间设计一气呵成时,溢于言表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是的,其实在入场前静态体验锐3的时候,就能够发现这台车细节设计会悄悄“指挥”着我的视线,同时还不断的引诱着去深入观察,会发现这台车其实整体感好得别出机杼,至少在后来的自由拍摄阶段更能体会到设计师传递的锐3与众不同之处:分体式进气中网并不多见,上半部分以大鹏展翅为原型做条幅镂空,下半部分不拘泥传统盔甲式,而是错落有致重新排列;与此同时分置中网两侧的前大灯更是让我感到惊喜的设计,在这个成本至上的模式化市场,纳智捷为锐3配备造型与质感如此出色的前大灯,不仅对车型是画龙点睛之笔,更是对消费者的诚意体现,记得上一个全系采用日行灯的英朗可是月销万台以上;车头线条有模有样、有板有眼,甚至超出我的心理预期,印象尤其深刻是设计师介绍的发动机盖侧面线条延伸至前翼子板止于轮眉,一个大大的“Z”字型呈现在侧面,视觉效果非常突出。

场地试驾惊喜连连,道路试驾轻松惬意

在讲解会上设计师就曾的提出安排场地试驾环节,重点在于纳智捷精心为锐3设计的运动定位必须要在操控上做体现,因此纳智捷请到“GTR之父”水野和敏率国际团队和前F1赛车手田中哲,在日本AP赛道上反复试驾收集数据,用高标准对纳智捷锐3进行严苛的调校。

随后的自由拍摄阶段安排,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多的去体验锐3在日常状态下的表现。去年试驾曾经来过嘉兴九龙山景区,因此对这儿熟悉得就跟在自己的城市一样,开着锐3溜达上山的道路坡度也不算太大,这套动力系统的表现很容易的通过考验,山顶的风和雨越来越大,猛烈的拍打着挡风玻璃,这并不是理想的拍摄场地,向左拐弯便顺着那条熟悉的小路下坡来到防波堤边,海浪与乌云同时在翻滚,灰蒙蒙的天并不妨碍这台“蓝色的精灵”在镜头前展现自己的美。

内部设计突出,空间分配尤为合理

无奈风雨太大湿了衣,就此作罢准备寻找一处安静的地儿好好品读纳智捷锐3的内饰,又恰好偶遇欧式建筑风格的住宅区,随意摆放一下车辆便匆匆用镜头这么“一框”,建筑上大量红绿黄色唯独缺的就是锐3的蓝,毫无违和感的画面倒也让“落汤狗”摄影师省心不少。随后钻入车内,锐3在外形设计上刻意偏重年轻化,却在内饰的设计上采用较为低调的设计手法,时尚前卫又不乏沉稳元素,估计纳智捷的考虑是让不同年龄阶层的人感受这台车的魅力。

整体内饰偏重实用性,功能分布没有太过浮夸的设计,高耸的中控台成为内饰中最大的亮点,其中除了功能控制区域外,那块9寸彩色液晶触摸屏最为抢眼,除了能实现多媒体显示,还搭载纳智捷独特的行车辅助影像功能,当驾驶员启动转向灯,位于后视镜上的摄像头便展示出侧后方的状况,为行车安全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这块显示屏竟然是全系标配,为诚意满满的纳智捷点赞。这还不够,纳智捷还制定一套多媒体改造方案,其中一台展示车装在一面基于安卓系统开发的超大尺寸显示屏,不仅多媒体功能包含在其中,就连空调系统控制也整合进去,瞬间有特斯拉般的科技感。

最值得一提的是纳智捷全新锐3定位紧凑型轿车,却拥有2620mm的轴距,从而让空间分配变得更加简单。即使前排是身高175cm的人开车,后排空间也是相当宽裕的,身高为180cm的我坐在后排腿部空间居然还有两拳之余,头部空间也因人体工程学设计而变得恰到好处。后排中间那个位置往往是我不愿去落座的地儿,然而地板隆起部分也能放下我的43码脚,再也不用担心脚无处可放。

锐3定位80、90后消费人群,安全座椅已经成为很多车主的另一重要考虑因素,安全座椅除了常规占用座椅使用,能不能塞进后备箱也是一个问题,而锐3超大的后备厢轻松装下任何型号的安全座椅。在我看来,无论配置还是空间水准,锐3已经足够出色,如果非要我挑出骨头,那么它在内饰档次感上仍有提升空间。

总结:

一台全新车型投放市场要的就是自身拥有诸多吸睛优势,同时还有不错的性价比。据厂商透露的消息,纳智捷全新锐3的指导价应该在6-9万元区间,如此全面的小车能有这样的价格体现,让我对它的市场表现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