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追梦辛酸路 圆梦高校教师编

讲述之前,先说说自己的情况。

89年,男,农村人,艺术设计专业。

一、为什么想做高校教师?

主观原因:大学毕业后才产生这个想法,因为个人对真理、对世界有着较强的好奇心,认为高校教师可以让自己变为一个明理的人,不容易被这个社会各种表象“忽悠”,有更多的时间去独立思考。这也算是立了个远志吧,那就是“成为一个博学之人”。

客观原因:专业所限,不能像学通信的同学可以进个华为、阿里巴巴走上人生巅峰,也不能像学法学、财务的同学考公走入仕途,可选的路并不多。我是农村背景,没资本做任何有风险的选择,包括择业。高校教师在社会层级结构中算是优势阶层,也是事业编制,稳定性和福利都还不错。另外,很羡慕自己老师们的生活状态,算是我理想的职业。

二、第一家单位

大学毕业后,没有直接读研,而是怀着对社会的好奇心进入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公司里能够获得的与自己的梦想风牛马不相及。于是2年后才开始逐梦之旅。2015年通过各种艰苦,顺利考上北京某211研究生,那个时候翻看石家庄各高校招聘公告,发现我们这个专业的,还是要求硕士居多。

时间到了2018年毕业季,研究生比本科的毕业要求更高、更严格,所以几近半年的时间都在反复修改自己的毕业论文、作品,找工作的精力投入严重不及格。2018年硕士已经没有了往年的含金量,想进个公立大专都要30比1的报录比,难度太大,于是面试进了一家招聘相对独立的私立本科高校。

三、我是二等公民

然而,工作了几个月后,就发现了私立高校的弊端。比如福利待遇上,我们是没有公积金的,并且保险也是按最低的缴纳(退休后拿不到2000块钱的那种),其它在编教师拥有的各种奖、各种钱、各种公共福利我们都是0,再加上扣钱、加班比较随意,无形中给新教师带来了很大的生活压力。在和其他同事的接触中,也知道很多老师也在往公立学校考,这就形成了一种不安稳的工作氛围,学校流动性极大,曾经一个暑假走掉了50多名教师。

基于以上,我下了个决心——“考编”!

四、考编之苦,真不是人干的事儿!

好在我遇到了一个开明的领导,每次去考编,我都会坦白相告,领导也表示支持,他说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里。

下面就是我参加编制考试的流水账:

第一次,河北地质大学,20多人报考,录1人,初试没过。

第二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30多人报考,录1人,初试没过。

第三次,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人报考,录1人,初试没过(招聘程序出了很大的问题,我还进行了投诉)。

第四次,泊头职业学院,9人报考,录2个人,初试没过。

这期间经历的各种辛酸,只能自己吞咽。我想不明白,每次考试我都用心的准备,材料准备的工工整整,用心的答题,为什么每次努力换来的结果都是——失败,甚至连1次复试都没进过。

时间到了2019年3月份,我依然每个月领着微薄的工资,做着“二等公民”,也数次问过自己,是不是还有别的路可走,甚至都在学习英语,准备申请国外的博士项目。

五、试试吧,反正也没戏

3月份的一天,我随意浏览着“高校人才网”,发现了就在我家附近的一个大专发布的招聘公告,正好有我的专业。“试试吧,反正也没戏”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就把自己的简历和自荐信投了过去。过了几天,去现场确认,发现人真的超!级!多!!!!哎,毕竟是省会城市。我这个专业的报的人最多,有近100人,但是只招1个,我的心态由以前的“势在必得”转换成了“重在参与”。说是这么说,这个时候,我除了自我安慰,还能做什么呢?

月底组织初试,我准时到场,我所在的这个候考室都是我的竞争对手,由于已经网筛掉了一部分,最终参考的大概有50人左右。

终于轮到了我进考场,评委都是临时抽调分配的,也有纪委全程监督,录音录像,这阵势估计找了关系也没用,心里还放了点心。我随机抽了两道题,现场组织语言作答,共7分钟。

一题:“你是怎样认识教书和育人之间的关系?”

二题:“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你怎样为学生系好第一粒扣子”

我回答的具体内容已经忘记了,不过我把持着一个原则—“不磕巴”,哪怕语言直白一些。因为从评委心理上来说,大白话不会为你加分,但是磕巴肯定为你减分。这次总体表现达到了基本原则,但是并没有超常发挥。

考试完后,回到了车里,这个时候我感觉仿佛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口,喘不过气来,在驾驶位缓了10分钟,才启动车子回了家。我知道,这次大概率没戏了。

六、一个电话燃起了希望

回到了家里,跟家里人寒暄着,尽量让自己的负面情绪不展现出来。晚上8点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个电话,问我:“是XX吗?你初试通过了啊,准备后天的试讲吧,试讲题目发到你邮箱了!”说罢匆匆挂了电话。

我呆了3秒钟,赶紧打开电脑,登录邮箱,看到了试讲题目。马上欣喜若狂,冲我妈妈吼道:“我不吃饭了,我要准备试讲!!”妈妈并不知道我的这次考试,一脸疑惑。我顾不上跟她解释,把邮件下载下来就开始琢磨课程如何设计。妈妈贴心的把饭端到了我桌子上。

但是待了半小时,我依然没有思路,我不能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方法来设计这堂课,我要出彩才有可能胜出,我必须要超全力以赴。在这个时候我的习惯就是出去走走寻找灵感。我匆匆扒拉两口饭,开上我的宝骏,上二环转一圈吧。我一直感觉,人在自由的环境下,脑子会发散很多。

这一转,收获还挺大。我一边开车,一边将脑子里浮现的好创意记录在手机的记事本上,记录了足足30多条,就这样,转了一圈儿后我又回到了家里,将记事本里的创意精心筛选了10条左右。有思路了,剩下的任务就是将这些好点子串起来。

第二天,写教案、制作PPT、制作教具、演练,一直到自己认为非常满意,半夜还会突然起来,对某些细节进行修改。

七、圆梦!泪洒当场

考试当日,我开着车在赴考的路上,突然闪现一个更佳的创意,把车停路边,用自带的笔记本对PPT进行了修改,借此又过了一遍PPT。

到了考场,见到了不同专业的幸运儿,还认识了几个朋友。

11点,考试完毕,自认为发挥挺好,此事有门儿!耐心等待吧。当然也让自己有个心理准备,即使失败了也要心态放平,大不了就出国读博了。

时间大概过去了一周,领导正在开大会。突然有个电话打来,问我是不是XX,我说是,对方说是人事处的,这次招聘你的总评是第一名。虽然早有预料,但还是难掩内心的激动,跟旁边的同事兼死党激动的说“第一名,我是第一名!”。同事示意让我小声点,看我平复下来后,低声问我是不是事业编过了,瞪着大眼睛对我表示了祝贺。她84年的,考编已经考了将近十年了。

我随后出会议室,将好消息打电话告诉给了媳妇儿,媳妇儿说,听到我这个消息原地转了三圈儿。随后的几天里,也不知道怎么传的,整个学院的老师貌似都知道了这件事,都来向我请教经验。连不怎么打交道的教务处的老师都知道了,又一次我去教务处办课时费结算手续时问我:你就是那个50取1的奇才吧?恭喜你!

这个时候心里泛起一丝悲凉,难道私立学校的老师就一定得贴上二等公民的标签吗?学校对这些老师真的太残忍(只能用残忍这个词)了,教师们都在呕心沥血考公办,对私立学校缴纳高昂学费的学生公平吗?国家虽然也下达了各项对私立学校教师的支持政策,比如必须缴纳五险一金,但是能有几个私立学校做到呢?

我如同蝼蚁一般微不足道,人微言轻。我改变不了规则啊,能做的,只是遵守既定的社会规则。

八、后记

考高校,真的是能力、运气、学历、心态的综合比拼,但是如果你坚定的想做这行,这又是一条必经之路。辛酸吗?辛酸!难受吗?难受!但是,我们除了坚持,还有别的选择吗?

现在的我,还在试用期,希望我能够顺利成为编制的一员,并且完成自己的“博学”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