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哭的时候抱还是不抱?性格别扭,行为怪异,可能因为你的选择

每个孩子出生后,父母就开始了为宝宝操一辈子心的苦逼生涯。

首先会遇到的一个问题,那就是面对宝宝的哭闹,该不该去抱?

这是一个很有争议话题,有些家长认为理应去抱,看到宝宝哭得撕心裂肺,不去抱就太残酷了;而有些家长受西方育儿思想影响(哭声免疫法),则认为不应去抱或延时去抱,这样才能让孩子更独立、更勇敢,父母日后带起来也会更加轻松。

“哭声免疫法”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提出的一种育儿理论,他主张用行为去控制、剥夺人的情绪,做法比较极端,甚至残忍,“哭声免疫法”就是在这种极端的做法中产生的。按照“哭声免疫法”来带孩子确实能让宝宝更加安静、听话,父母会轻松很多,但这只是表面,实际上宝宝的内心已经受到创伤。从约翰.华生子女的悲惨人生中就可以看出“哭声免疫法”其实有着很大的缺陷。(约翰.华生的三个子女不是自杀就是流浪)

婴儿期的宝宝还不会说话,哭就是其唯一的强表达。宝宝哭肯定有其原因,要么是生理原因,饿了,便了或其他身体上的不舒服;要么是心理原因,缺乏安全感,想要妈妈抱抱。

如果长期漠视宝宝的需求,那宝宝就会对这个世界缺乏信任感,安全感。两岁之前正是培养宝宝良好依恋关系的时候,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忙,照顾宝宝太累而对宝宝的需求满足偷工减料,从而导致宝宝建立起逃避型或矛盾型依恋关系,在宝宝长大后性格与行为变得别扭、怪异 。

我们当父母的,既然让宝宝来到了这个世界,那就有义务、有责任给予关怀、照顾、教育与引导。

十月怀胎,宝宝一直在妈妈的子宫里,温暖而有安全感。但某一天,他/她突然便被挤出了那个温暖的家,来到了这个陌生、嘈杂、可怕的世界。他/她会不安,会害怕,但却又无法表达,只能以哭声来诉求,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来消除那负面情绪。这时候如果妈妈对宝宝的哭声不加回应,那宝宝岂不是太可怜,刚出生就得承受最亲密之人的“冷暴力”。

因此,个人认为在宝宝一岁之前应该尽量满足其需求,因为这时候宝宝他们还没有自我意识,还无法去思考太多,他们的需求大多是本能需求,是必要的需求,只有尽量满足了,他们的身、心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岁之后,宝宝渐渐开始懂得大人说话意思,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他们开始有自己的“小九九”,哭声中所蕴含的需求就不那么纯粹了。这时候就可以尝试与其沟通,了解其需求的合理性,再看情况给予满足或引导。

每个阶段的宝宝都不一样,要根据宝宝的生理、心理发育的进程,适时调整方法。

事实证明,在妈妈的拥抱中长大的孩子并不会不独立、不勇敢、对父母太过依赖。相反,这些孩子长大后,因为在两岁之前建立起了良好的安全型依恋关系,对家人、对世界充满信任感与安全感,因此会更加的敢于去尝试新事物、接受新事物,从而表现得更加独立,心里更加健康。

任何理论都是高度总结出来的东西,或许适合大部分人,但却不代表适合所有人,根据自家宝宝的实际情况去参考,才是正确的使用理论的方法。

用爱去浇灌的树苗才能长得更加健康、茁壮、阳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