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第一声哭泣为什么?通过心理和生理两方面,为父母深度解答

文/樱子

编辑/樱子

新生儿的第一声哭泣,预示着一个生命的到来,医生护士可以根据婴儿的哭泣声来初步判断孩子的呼吸情况以及身体力量,从而推断出孩子的健康情况。

前不久,嫂子生了二胎,我们一大家子在病房外提心吊胆了好几个小时,终于听到孩子的啼哭声,没多久医生出来报平安,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侄子好奇问我:"姑姑,小妹妹刚刚在哭吗?为什么呀?"这个问题把我让我开始思考,是啊,大家都知道,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举动就是哭泣,那他们为何会哭泣呢?

我们通过两个方面来为父母深度解读。

生理方面原因

总所周知,婴儿在还未出生的时候所有的养分供给都来至于母亲,他们是不自主呼吸的,是通过连接胎盘的脐带来吸收所需养分,因此,出生后的婴儿必须依靠自己的呼吸系统来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这时候,婴儿从原本蜷缩的身体伸张开来,胸腔扩大后,肺部也从原本的结实团块组织扩张开来,肺叶也就跟着张开,这个时候,孩子就吸入了第一口空气,产科医生会用器械吸新生儿的口腔与鼻腔,把残留在其中的粘液和羊水都清理出来,确保婴儿的呼吸系统完全的打开并畅通的呼吸。当呼出的气体经过喉腔内的声带时,震动声带,就发出来啼哭的声音。

新生儿的哭泣真的就是纯粹的生理原因吗?我想,并不是的,婴儿的哭泣也是他向外界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所以新生儿的第一声哭泣,还有一个心理方面的原因。

心理方面原因

1、 新的环境刺激,使得婴儿哭泣

婴儿在出生的时候,突然暴露在一个新的环境中,这时身体的一切机能不再依靠母亲,需要自力更生。周围的温度变化、气压变化,都会让孩子不自觉的产生焦虑的情绪,而对婴儿来说,他们向外界表达焦虑情感的方式只有哭泣。

新的环境对人有本能的刺激反应,这就和成年人,在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都会感觉到紧张与浮躁,但是,大人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应对能力,那么他们就不会出现哭泣这种非常大的情绪反应。

这种情绪最根本的原因是源于对新环境的不信任导致的,这是人在接触新事物的本能反应。而信任则是建立在认知评估的基础上的。

2、 对未来的担忧

相信大家都会感到疑惑,孩子这么小也会对未来感到担忧吗?确实是这样,孩子在母亲体内是通过脐带和胎盘来接受妈妈给予的营养,所以当孩子在离开母亲的时候,即使孩子的没有对未来的看法,但是孩子的本能会对"下一顿饭"在哪里而感到忧虑,会对自己从哪儿获取营养而感到担忧。

婴儿的情绪都是单一的,开心就是开心,忧虑就是忧虑,他的唯一表达途径就是哭和笑,负面情绪就通过哭来表达,其实这也很好的说明了人会本能的对吃感到忧虑,所以会有很多成年人,在情绪十分负面的时候,会饭量激增,这个行为的本质是一种心理补偿。

其实,从婴儿时期就可以看出来,有些情绪就是天生就有的,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一切情绪的变化,归根结底,都是由于匮乏引起的。

人们总是会感到匮乏

一个人,从出生起,就进入了一个长期索取的状态,他对很多东西都是匮乏的,所以人们的占有、索取是潜意识的本能。人们会在食物、成功、财富、情感等等方面都有所需求,在旧的需求满足之后,就会很快产生新的需求,所以人们会时常感到满足与匮乏,并在这种情感里周而复始。

知足常乐这个词,它的意思是人们只有知道满足,才是快乐的。所以,当人有意识的控制、限制自己的需求,他才会感觉到快乐。毕竟,归根结底,到底需要多少,才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呢?

我们说回到新生儿,其实他们的哭泣,父母可以从中感受到很多情绪,婴儿的唯一交流方式就是哭泣,冷了、热了、饿了、拉臭臭了、生病了、害怕了、不舒服了、需要父母陪伴了等等,他们都会通过哭泣来表达,父母要仔细的分辨宝宝哭的含义,并及时调整和安抚。

总之,从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我们可以了解到情绪变化的原因,婴儿的哭泣,除了第一声,它是一个身体发育完全的信号,是在向这个世界的发出的报道声,其它的哭泣,归根结底,都是孩子不舒服了,作为父母,要认真的感知孩子的情绪并给予关爱。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如果你喜欢这类文章,请关注我 ,持续与您分享育儿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