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车强制报废标准,从15年变成60万公里,对车主来说是好是坏?

如今汽车的普及率非常高,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汽车的作用也会有所不同,有的人把汽车作为身份的象征,特别是生意人,更是会把汽车作为门面,毕竟一辆好车能够给对方带来更强的信任感。当然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汽车更多的作用是日常的代步工具,可以用于平时上下班、接送孩子或者是节假日出游。当然私家车也是有使用年限的,因为汽车是易耗品,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车身各个零部件都会有所损耗,这必然会增加行车中的危险。所以国家会强制性的对汽车进行报废,以前是按年限,达到15年的汽车不管车况如何,都必须接受报废的结果,那么对车主来说是好是坏?

有车的朋友都知道私家车在提车登记注册后六年内可以免年检,因为基本上在这个期间内汽车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在这之后必须每年接受一次车检,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汽车各方面的性能达到优良。不过2017年之前实行的汽车报废政策确实让有一些车主难以接受,因为很多人买车之后的使用率并不是特别高,有时间都只是在城区行驶,所以一年下来行驶的公里数自然也不会太高。也许15年都行驶不到三四十万公里,在这种情况下汽车的车况自然保持的比较好,但却同样要面对强制报废的结果,自然是有些牵强的。

所以在2017年之后,国家对汽车强制性报废的政策也做了改动,之前的15年改为现在的60万公里,也就是说当汽车行驶的总公里数达到了60万,那么不管是否超过15年的年限,都是会被强制性的进行报废。这样的政策显然对一些平时对汽车使用率不高的朋友比较有利,因为和之前相比,他们汽车的使用年限至少能够增加四五年。但是对于上下班路途比较远,而且平时要经常开车的车主来说自然是不利的,也许还没到15年,他们就已经用完了60万公里的限值,那么毫无疑问是要提前更换汽车了。

特别是一些以开车为生的车主们,比如说出租车或者滴滴司机,他们每天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从早到晚车子一直处于行驶状态,如果是按照里程数强行对汽车进行报废,这类人的车辆必然是首当其冲的,不得不说强制报废新政策的出台让他们心都凉了一大半。不过即使是有的车主在15年的期限内没有达到60万的里程数,那么虽然不至于被强制报废,但是在年检制度上却也是会有变化的,没半年就需要接受一次年检,毕竟这么长的时间汽车即使不用也会有各种问题出现。

其实不管是之前的15年还是现在的60万公里,都会是几家欢喜,但是又有几家愁,其实大家不妨换个角度想想,这些政策的出台从初衷来说都是为了保障人们在行车途中的安全,即使有些方面并不能让所有人的利益都得到满足,但是大方向毕竟是好的。对于汽车的强制报废政策,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们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