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连养老育儿都无暇顾及,你整日奔波劳碌到底图个啥?

时常在想:倘若把人的一生比作时间进度条,假如80岁是大限之年,那么现在40岁左右的人已经走完进度条的一半了,并且消逝的那一半再也无法重新来过。索性人生还有后半场,但要提升后半场的幸福指数,还要在反观前半场历程、汲取前半场教训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路径选择,寻找新生出路,那样才有可能

活出一个兼顾养老育儿、充满幸福快乐、不留任何遗憾的高品质生活。

糟心的人生进度条

不管在哪个单位、哪个行业、哪个领域,总能见到年龄在30岁至50岁前后的一群人,一天到晚、没黑没白地奔波劳碌。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正直事业攀升期、健康转折期、观念颠覆期,肩负着撑起家庭、赡养老人、教育子女的重任,任劳任怨吃着“5+2”“白+黑”的苦,心甘情愿成为“36524”连轴转的“不倒翁”,不敢患病、不敢享受,尤其不敢来一场轰轰烈烈、不计后果的旅行,因此怕丢失饭碗、怕背井离乡、怕重头再来,有时压力大得透不过气来。“今日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行乐念头,在他们脑海中闪都不曾闪过一瞬。

加不完的班、干不完的事

职场里晋升提拔的规律是金字塔式的,越往高层越竞争激烈、越举步维艰。大多数人在职场里的奋斗轨迹注定是一条“波澜不惊”的水平直线,平凡、平淡、平庸贯穿其中,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成为永载史册的名人志士。当然,即使载入史册也可能只是蜻蜓点水般的零星几笔,不会占据浓墨重彩的多篇笔墨。虽然明知此理,每个人也不能因为提前预知这一结局,就好吃懒做、混天度日。

命运给你一个较低的起点,是想让你通过不懈努力奋进创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命运给你一个平凡的结局,是想让你通过力克艰难险阻活出一个不甘平凡的神话。

平凡是绝大多数人的结局

很多年轻人如愿应聘成功的那一刻,志得意满的神情、高人一等的感觉,外露于言表,喜形于气色,另亲朋好友好生羡慕。时隔多年,当年奕奕神采的年轻人熬成了单位里的老职员,仍旧位卑言轻,仍旧经济拮据,实现不了财务自由,整日加班加点工作、陪伴不了家人不说,职务级别还晋升不上去,与家人生活在两个时空里。这种结局应该不是早年义无反顾考取功名的愿景。

拼尽全力奋斗想要的生活

想要扭转、打破这种得不偿失的局面,并非要以消极怠工的方式来自虐身心,以辞职离岗的冲动换一时之快。老人舒舒心心,孩子年轻有为,全家其乐融融,才是职场精明人士的最佳归宿。所以,在职场全身心地投入和打拼,并不意味着必须舍弃、牺牲与家人的陪伴。

虽然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只要你会干,一箭双雕的美事也未尝不能拥有。相信,总有一条路径,能让两者兼顾。

能干不如巧干

很多功成名就的人士就开拓出一条兼顾亲情、愉悦与拼搏的人生路径,非常值得效仿。他们凭借过硬的素质和能力,从普通一员成长为职场精英,而在一生的奋斗历程中,从未因工作贻误与父母、妻子、孩子的沟通和陪伴,从未因工作忽视照料老人、教育子女,相反用实际行动和示范效应带动整个家族充盈着满满的正能量。他们能够做到这一切的秘诀,就在于自年轻的时候就把握住一条职场铁律:身在职场,绝不能偷奸耍滑,要懂得巧干精干,切忌傻干蛮干,干一百件模棱两可的普通事,也不如干两三件有口皆碑的漂亮事——把主要精力聚焦在那些上级关注、下级叫好的关键事上吧,留下宝贵时间去与家人分享应有的美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