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昱:新生代女子技术男性化打法之典范,引领女乒新风向

引言

很多球迷都知道,乒乓球技术一直在革新演变,女子技术因为受到自身力量的限制,一直走在追赶男子技术的路上。早期的时候,比较流行一个时髦的说法叫

“女子打法男性化”,为了方便理解这个专业词语,第六人在这里列举两位代表人物以便让大家获得感性认识。

曾经大名鼎鼎的世界冠军郭跃、奥运冠军李晓霞,她两打法凶悍,拼抢意识强,脚下跑动范围很大,击球动作幅度大,正手使用频率很高且进攻实力非常强,拥有一板过的能力,擅长以暴制暴,这两位便是当年女子打法男子化的代表人物。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发现“女子打法男性化”这个说法不够严谨,毕竟男女身体生理结构不同,尤其在力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再加上片面的追求男子化打法很容易导致过度透支身体,诱发大的伤病,大大缩短了运动员职业生涯的寿命,可谓得不偿失。

因此现在很少提及“女子打法男性化”这一概念,而是改用“女子技术男性化”或者“女子意识男性化”。像是中生代的陈梦、新生代的国乒三位小魔王王曼昱、孙颖莎和陈幸同,都是女子技术男子化的典型代表人物。而且她们在比赛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第六人认为女子技术男性化打法,已经成为未来女乒技术打法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更深入、更形象生动的了解这一趋势,第六人锁定了一位女乒小魔王--王曼昱,通过她的成长路径和打法体系,我们来探析下“女子技术男子化”的发展,其特点有哪些?如何实现女子技术男子化打法?这一理念未来会为女子乒坛带来哪些变化?下面,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第一部分:从王曼昱的成长、打法看“女子技术男子化”及特点

1999年出生的王曼昱已经成长为新生代的女乒主力,她是女子技术男子化打法的典范。在没有进入到国家队之前,王曼昱的打法特点并没有固定下来,直到她进入国家青年队后,师从陈振江教练,开始对她的打法进行改造,比赛风格和技术动作相比之前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在技改的过程中,王曼昱成绩出现一些起伏实属正常,从整体上还是呈现一种螺旋式的进步。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积累和国内外赛事的打磨锤炼,王曼昱的成绩突飞猛进,并成功入选国家一队。直到2017年,在备战新的奥运周期内,国乒教练组进行了内部调整,王曼昱遇到了恩师肖战指导,从此她便坚定走上了女子技术男性化的道路。

众所周知,肖战是出了名的激情教练,提起这位光头教练,大家都知道他跟血性球员张继科的故事,也正是在他的指导下,张继科仅用445天就将世界杯、世锦赛和奥运会单打冠军收入囊中,完成了大满贯壮举,师徒两人彼此成全,也因此名震江湖。

肖战后来之所以被分到了女乒教练组,第六人认为很大程度上就是国乒想让他进一步践行和探索“女子技术男子化”这一理念。因为男子技术代表了先进,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谁能快速且科学的掌握这一理念,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肖战自然也心知肚明,他迫切想找到心中的那匹千里马,来按照这一理念打磨成材。从而证明女子技术男子化打法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王曼昱遇到肖战,或者说肖战遇到了王曼昱,一切显得那么顺理成章。两人惺惺相惜,徒弟对师傅自然崇拜有加,言听计从,肖战则快马加鞭,很快就帮王曼昱确定了未来的打法风格。一拍即合的师徒二人自此开启了疯狂般的训练。

肖指导很有自己的一套执教理念,毕竟带出了大满贯,索性直接把对张继科的速成方法用到王曼昱身上。张继科以反手著称,尤其反手拧拉技术独领风骚,是其杀手锏技术,人送外号“霸王拧”,藏獒凭借出色的反手体系征战乒坛,在世界大赛中大杀四方,摘金夺银,终究成就一番伟业。

因此,在对王曼昱的风格打造上,肖战教练延用了对张继科的部分训练理念。不得不说王曼昱的可塑性非常强,经过刻苦训练,小魔王逐渐掌握了这一独门绝技,并将反手拧拉技术运用的炉火纯青,在比赛中也具备一剑封喉的能力。以致于从外观上看,王曼昱的反手体系长的非常像张继科,“女版张继科”的绰号就是这么来的。

早期的王曼昱,对反手技术过于依赖,正手显得相对薄弱,后来随着反手攻防体系的娴熟,王曼昱在肖指导的带领下,加强了正手的进攻能力,并在技术动作上做出了一些修正。

师徒二人太拼了,在观看男子的比赛中,王曼昱带着球拍学习拧拉技术要领。叹就一个字啊!

现在的王曼昱,羽翼渐丰,实力相对均衡,反手能力超强,属于特长技术,正手能力不弱,尤其擅长侧身爆冲,动作酣畅淋漓,看她比赛极具暴力美学,令人荡气回肠,让人回味无穷。

可以说,经过师徒二人的努力,王曼昱逐渐成长为女子技术男性化打法的代表人物。在这一打法支撑下,王曼昱的成绩也是蹭蹭的飞涨,尤其在2018年,王曼昱迎来大爆发,在世界杯和世锦赛团体赛中她表现突出,在重量级的单打比赛中,她更是一鸣惊人,亚运会女单决赛4-3险胜陈梦夺冠,随即在全国锦标赛女单比赛中,她连克朱雨玲和丁宁等主力笑到了最后,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冠军。

那么王曼昱的这种“女子技术男性化”打法到底具有什么特点呢?在探讨这个问题的同时,我们先来了解下女子的传统打法体系特点。

原先的女子打法体系整体显得相对保守,基本的套路已经程序化,体现在比赛中就是接发球基本采用惯用的下旋球技术,能摆短就摆短,不能摆短就劈长,在控制与反控制中寻求机会,然后出来战机球打相持打回合,噼里啪啦的对反手拼摆速,各种变线打落点,双方拼基本功,要的就是看谁比谁多一板,说白了谁能多抗一板谁往往就能笑到最后,场面看上去好不热闹,这种纯女子打法中性球、过渡球特别多,没有杀伤力,显得中规中矩。

乒乓球发展到今天,早已经进入到拼上旋球的时代,看比赛我们就能发现,想赢球就要主动发起进攻,不管是快攻结合弧圈打法还是弧圈结合快攻打法,需要打出力量、速度、旋转、落点和弧线等乒乓球五大要素。尤其对于力量的使用越来越重要,因为力量决定着速度,力量决定着旋转,力量决定着单板质量和杀伤力。

从王曼昱的成长轨迹、后期的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来看,她所代表的“女子技术男性化打法”确实非常先进,其特点第六人总结如下:

该打法本质上是一种进攻打法,特别强调进攻意识。具体点说,不管正手还是反手,能先起板就先起板,主动变成带有进攻性质的上旋球,尽量减少过渡球和防守球。这种打法球风凶悍,早期追求单板质量,如今随着大球40+塑料球的来临,乒乓球的旋转没那么强了,速度没那么快了,回合球多了,所以该打法越来越注重打连续打相持,并尽可能的打出速度优势来。在站位上没有以前那么近台,适当的退后半步,一来为两面高质量的弧圈球进攻腾出发力空间来,二来便于打相持跟对方周旋。在接发球环节,加入了很多主动上手的手段。如正手增加了挑打技术的使用,反手则采用拧拉技术,像是王曼昱在接正手位短球时,有时也会上步采用反手爆拧技术直接破对方的发球。在
发球环节,非常强调发球抢攻的使用。这个特点尤为明显!在相持球环节, 讲究主动发力、主动变线,并抓住机会加强侧身进攻给对手致命一击

一句话总结女子技术男性化打法特点:敢于上手、抢攻在前、变化在前,是一种集力量+速度+旋转于一身的融合性进攻型打法!

第二部分:从王曼昱的打法看:如何实现女子技术男性化?

第六人认为任何技术打法风格的形成,都需要意识先行。女子技术男性化也不例外,对于女子运动员,必须首先树立起“技术男性化”的意识,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这种打法的先进性,并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不断的将这种意识变现,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打法。当然这种打法因个体差异又有所侧重点,例如王曼昱是反手起家,反手体系特别强,孙颖莎则是正手体系格外亮眼。

那么,如何实现女子技术男性化呢?

坦白讲,如果硬是让女子打法男性化,机械化的生搬硬套模仿男子打法,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因为男女在身体生理结构、肌肉爆发力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再加上现在进入了大球时代,男子虽然力量大,但也很少一板两板就能结束战斗,双方需要拼相持力等硬实力,更何况是力量偏小的女子选手呢?

因此,女子选手没必要刻意照抄照搬模仿男子打法去拼力量,可以学习和效仿男子的先进技术和意识。比如颇具进攻性的反手拧拉技术、发球抢攻意识、侧身进攻意识、中远台的相持变线技术等等。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通过笔者整理的王曼昱训练和比赛案例,来解读下她是如何做到的“技术/意识男性化”的。

【案例一】:高质量的反手拧拉直接得分,这在女线是不多见的!

在一场对内比赛中,小枣刘诗雯勾手发球到王曼昱的正手短位置,王曼昱提前上步,采用拧拉技术率先起板,落点非常刁钻,直接拧斜线得分,从画面可以看出,刘诗雯有些来不及反应,球迷们有没有发现,这个球很有张继科的影子。第六人觉得这就是女版的“霸王拧”。如下图:

这板反手爆拧你熟悉吗?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另一场比赛中,面对对手的下旋发球,王曼昱在判断清楚旋转后,果断使用反手拧拉技术,一板爆拧直接得分,拧过去的球质量很高,集力量、速度和旋转于一身,凭借高质量的拧拉技术直接得分,效率非常高。如下图:

王曼昱的反手爆拧已经成为她的杀手锏技术,对手回球直接出界

【案例二】:发球抢攻令人赏心悦目

发抢属于典型的前三板技术,王曼昱的发抢意识在女线数一数二,发完球后,根据对方的回球线路,主动用反手形成相持,紧接着用正手暴冲斜线、直线或者中路得分,下面的三幅动图充分体现出王曼昱的发抢意识和落点意识(斜线、直线和中路)非常强。

发球后,用反手顶住对手中路,然后给正手腾出位置,暴冲斜线得分。

发球后,同样用反手起板打对手追身,然后正手暴冲直线得分。

发球后,第二板王曼昱拧追身,随即第三板暴冲中路直接得分。

【案例三】:接发球拧拉+侧身暴冲相结合

在跟朱雨玲的比赛中,小猪发她反手短,王曼昱没有采用常规的摆短技术,而是率先起板拧拉,随后撤出半步,侧身暴冲直线得分。在跟另一名选手的比赛中,对方高抛发球,王曼昱同样先拧拉,紧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侧身暴冲,对手只能望球兴叹。这样的比赛场景比比皆是。第六人觉得这种打法颇有种不讲理打法,就是我告诉你我怎么打,但是你没招啊。如下面两幅动图:

看似简单粗暴,其实对技术要求很高,这种技术就是偏男子化的技术

能打出这种技术组合的,当今女子乒坛,真的没几个。

【案例四】:尽量减少过渡球,能上手就上手

王曼昱主动进攻意识特别强,通常情况下,她第三板肯定会打出进攻板。如下图:发完球后,对方摆短,她第二板回摆短,对方继续摆短,她第三板果断抢位上手爆拧,直接得分。这充分说明了王曼昱男性化的进攻意识非常突出。

如下图:

【案例五】:发球技术必须突出,能迷惑对手,要么直接得分,要么为自己创造上手机会。

王曼昱的发球在女线里边算比较突出的,尤其她的勾手发球旋转变化差异性比较大,下图的勾手发球直接欺骗了对手,导致对方回球出界,这个球即使不出界,对王曼昱也是机会球,可以一板冲死。发球技术看似简单,其实里边的学问很大,拥有一套出色的发球,也是将技术男子化的前提条件,否则发球抢攻无从谈起。

能够在比赛中灵活自如的运用偏男子的技术,有个很重要的前提是在平时的训练中付出艰辛的努力,在技术动作规范上、在训练量上都要有做到高标准、严要求。

例如,为了提升侧身进攻的威力,在平时练习时应该适当加大动作幅度,把技术动作做充分、做完整,下面两幅图就是王曼昱平时的正手和反手训练。动作看上去非常舒展:

在平时的训练中,王曼昱正手进攻动作非常流畅,这为她在比赛中施展男子化的侧身进攻技术提供了保证。

平时的反手练习非常注重力量的使用,连拉带撕,质量很高。

通过赛练结合,不断的强化男子化意识,并将男子的多种进攻技术融入到比赛中去,不断检验并修正“女子技术男性化”这一打法,王曼昱从中尝到了甜头,也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打法体系。

第三部分:“女子技术男性化”的理念将为女子打法带来哪些变化?

第六人认为:当今女子乒坛早已刮起了女子技术男性化的风暴。从早期的“女子打法男性化”的提出,到如今的“女子技术男性化”和“女子意识男性化”理念的更新发展,这是一种明显的进步,也是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摸索得出的宝贵经验。

大球时代,女子选手要想在比赛中占得先机,赢取主动,就必须树立女子意识男性化,在技术的使用上多加入男子的先进技术。事实已经证明,谁先迈出这一步,谁就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像是现在的陈梦、孙颖莎和王曼昱都是这种打法的典型代表人物,这三位近两年表现非常抢眼,内外战成绩也很突出,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而如果还是坚守原来的防守反击女子打法,势必会走下坡路,这方面的反面教材也比比皆是。

另外,球变大以后,相持球越来越多,男子的打法越来越偏向力量,正所谓一力降十会。因此,女子的打法要想靠拢男子技术,也要提升对力量的使用权重。现在的女乒主力非常注重体能训练,都在拼命的上力量。说到家,没有力量的支撑,女子技术男性化打法就是一句空话。

王曼昱非常注重力量训练,球变大了,力量越来越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第六人认为女子技术男性化绝非照抄照搬男子的打法。因为女子选手再怎么练力量也不可能达到顶尖男选手的水平层次。所以在追求力量打法的框架下,必须注意动作结构的调整,如适当的缩小正手的动作幅度,这样带来的好处是能使正反手的衔接速度更快,更流畅,给对手的压迫感更强。有时候与其追求发全力的快感,不如牺牲一部分力量,借力中打力把速度优势打出来,或许更适合女子选手的特点。

具体到技术使用上,应该增加变化,例如,如果接发球一味的拧拉,对手也会适应你的打法。这方面男乒的樊振东走在了前面,经过技改,小胖的台内球除了拧拉又加入了摆短和劈长这些传统接发球技术。这充分说明,再先进的技术如果缺乏变化,威力也会越来越小。如果采用拧拉+摆短+劈长相结合的方法,使得接发球手段多样化,对手也会猜你使用怎样的技术来应对她,这个猜的过程就会让对手犹豫,出现判断失误,其实也是给自己争取了更多上手机会。

细心的球迷可以看看近期王曼昱的比赛录像,她在接发球环节也融入了一些变化,不再一味的拧拉,她的正手动作现在就比较紧凑,不再像以前那样大开大合发全力,那样有时候会被对手打回头,反而让自己陷入被动。另外,适当的把动作收缩一些,也有助于防控伤病,这方面王曼昱是走过弯路吃过亏的,高强度的大动作训练和比赛引发腰伤,一度成为她的绊脚石,值得她和主管教练反思和总结,在击球动作幅度上,第六人认为鳗鱼还有提升空间,应该学会控制力量,做到收放自如。

总的来说,从趋势上看,未来对力量使用要求会越来越高,在技术使用上,应该是多种技术融合使用,不能一味地强调男子化技术,为了男子化而全盘否定女子化打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该是在女子打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在打球思路和技战术手段上,学习、借鉴和融入男子的先进技术和进攻意识。

结束语

创新永无止境,这句话同样适用国乒。通过对王曼昱“女子技术男性化打法”的探析,我们清楚的看到,女乒这些年一直在创新摸索,也正是在这一打法趋势的驱动下,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年轻小将。

乒乓球这项运动非常吃技术,而技术又是战术实施的前提和保证。多年来乒乓球的技术一直在进步,男子在技术方面一直走在前端,成为女子效仿的对象。像王曼昱这样的新生代球员在探索“女子技术/意识男性化打法”的过程中,虽然也走过不少弯路,经历过一些挫折,但从整体效果看,这个打法适合她,也帮助她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王曼昱所引领的女子技术男性化打法,已然并将继续成为未来女子乒坛的新风向。

以上便是我的一家之言,关于“乒乓球的女子技术男性化打法”,你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