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井扯鸡蛋:官方权威数据,2020年猪肉将更缺!!

老井在前面曾经跟大家说过,今年之所以在蛋鸡存栏增加近一成,遭遇史无前例的,巨大新冠病毒疫情严重冲击的情况下,蛋价居然没有像大部分高人预测的那样跌至“两块以下”,

背后最重要的因素是高价猪肉支撑

那么,今年的生猪生产是个什么情况呢?

4月21日,我国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全年猪肉供需情况看,虽然生猪产能恢复积极向好,但猪肉供应偏紧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

杨振海认为,今年二季度猪肉供需还面临着生产基数低、进口不确定性增加、消费回升等三重因素叠加的压力,可能是这一轮猪周期最为困难的时期。

7月份后市场供应将逐步改善,但由于下半年节日多,消费拉动力也更强,猪肉价格高峰可能出现在9月份前后。

官方如此表态“供应偏紧的格局没有改变”说明今年的生猪生产形势确实不容乐观!

在近期召开的2020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第七届)上,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猪肉首席分析师周琳认为,由于生猪供给偏紧,

2020年受新冠疫情以及生猪产能过度下降影响,猪肉产销缺口预计同比扩大至32.7%,猪价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预计猪肉产能到2021年底才恢复至常年水平,价格才能回落。

并且,今年由于我们主要依赖的猪肉进口国美国、加拿大、德国、荷兰等国,目前都受到新冠病毒的严重冲击,进口量严重受限!

所以,杨振海局长才有“猪肉进口不确定性增加”的担忧!也就是说,今年靠加大进口猪肉数量,来弥补猪肉缺口的可能性不大啦!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今年出于防控新冠病毒的需要,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导致一部分家养的“野生动物”不得不转入地下,这样势必会再次出现一部分肉类缺口!

这部分肉类缺口最好的补充就是家禽,据中国畜牧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去年同期,面对已经失控的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一部分专家提出,要大力发展繁殖能力强大的禽类替代猪肉。我国在2019年禽类养殖发展迅猛!

据统计,2019年我国商品代白羽肉鸡、黄羽肉鸡、水禽出栏量分别为44亿只、49亿只、42亿只,同比分别增加约5亿只、10亿只、13亿只,增幅分别达到12.8%、25%、44.8%(难怪清明节前后肉鸭价格率先暴跌)。817肉杂鸡的出栏量约18亿只,同比增加6亿只以上,增幅超50%。

即使是没有非洲猪瘟,白肉(鸡鸭鱼肉)和红肉(猪牛羊肉)相比,包括鸡肉在内的白肉蛋白质含量更高,饲料效率高,生产成本更低,因此消费价格更低。

事实上,过去30多年来,猪肉在肉类消费中的比重一直在下降,从高于90%下降到目前的62%。禽肉消费比重则从上世纪80年代初不到10%,上升至目前的22%。

但是,今年由于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无论是鸡蛋还是鸡肉的消费被严重压制,但我们仍然坚信,随着我国抗疫形势的逐步趋好,在消费增长的拉动下,今年蛋价在后半年会大概率的超越去年!

预知鸡蛋后市行情如何发展,敬请继续关注《老井扯鸡蛋》,老井愿和你共同学习,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