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初心、务实奋进!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换届理事会圆满召开

2020年4月22日下午,上海宗教界首个文教基金会——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第十次会议暨换届选举大会在古朴的玉佛禅寺召开。

会议听取了基金会2019年度的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了2019年度财务报告、监事报告与2020年度工作计划及财务预算,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成员。


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选举(按姓氏笔画排序,下同)丁筱芳、王文其、王祖同、王雪静、长春、乐震文、沃伟东、陈星言、陈秋芳、张金宁、洪根云、胡考、觉醒、钱文忠、慧觉、戴妍共16名理事,涵盖了社会各界,包括爱心企业家、著名学者、文艺界知名人士等。

随后,召开了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副主任、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会长胡炜先生,市民宗局副局长王凡先生,市民宗局佛道处处长潘元庆先生,市民宗局政法处处长邱海军先生,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基金会管理处处长马国平先生,普陀区民宗办主任宋聚宗先生出席了会议。

会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玉佛禅寺方丈觉醒法师为理事长,选出王文其、王祖同、沃伟东、陈星言、陈秋芳、洪根云、钱文忠为副理事长。聘请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炜为基金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一级导演田沁鑫为名誉副理事长,聘请李志强律师为监事长,慧觉法师兼秘书长,并举行了简短却不失隆重的聘任仪式。

会议听取了秘书处关于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了一届理事会财务报告与二届理事会工作计划及财务预算;审议通过了《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章程》修订和《成立六大专项委员会》等决议。


理事会经过讨论,确认基金会未来五年工作将以打造三条“业务线”为主,将少儿国学堂、爱心图书室、大学生创业、生命关怀等四大公益项目融入其中,涵盖人生的三个重要阶段:少儿、青年、老年。其中少儿阶段为认识生命,青年阶段为发展生命,老年阶段为呵护生命,最后以生命教育学院作为领悟生命的载体。

理事长觉醒大和尚在致辞中首先向出席理事会的领导与理事致以由衷的敬意和感谢,并表示觉群文教基金会的成立是宗教界文教基金会的有益尝试,是“大慈大悲,常无懈倦”这样的佛教慈善精神的体现,希望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基金会能践行这句话的下半句,那就是“恒求善事,利益一切”。


对于基金会未来的工作,大和尚提出以下要求:第一,打牢基础,坚持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运作;第二,打造品牌效应,整合资源,坚持合作化方向;第三、创新筹款方式,扩展筹资途径,加强社会公信力。此外,还需加强社会需求调研,及时发现契机,拓展出多类型、多方式的筹资途径,保障公益项目的资金来源。

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基金会名誉理事长胡炜,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基金会管理处处长马国平,市民宗局副局长王凡等领导依次作了重要讲话。致辞中,几位领导充分肯定了觉群文教基金会过去取得的成绩与始终坚持的善心善举,并鼓励基金会再接再厉,为公益慈善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特殊时期,两次理事会在庄严而高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玉佛禅寺作为上海知名寺院,长期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公益慈善事业的开展。在党和政府近年来出台政策法规支持鼓励宗教界慈善活动的形势下,为了在更大舞台上做好公益慈善事业,于2015年2月发起成立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


基金会成立五年,以“弘扬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促进文教事业的交流与发展”为使命,在理事长觉醒大和尚的带领下,严格遵守《慈善法》,广泛开展各类公益项目,受助者涵盖儿童、青年、中老年等全年龄段,受助对象既有本地困难家庭、国家级贫困地区,也有上海对口援助地区。在贫病照料、急难救助、扶弱赈灾、社区服务与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推进,同时聚焦开展文化教育类公益项目,进一步继承、创新和弘扬慈善事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相信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所有理事的支持下,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定能更好地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对凝聚爱心力量、贯彻“觉悟群生、大愿同行”的创会宗旨,共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编辑 | 悟言

摄影 | 张静、晓峰

设计 | 演威

责编 | 慧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