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好用的学习App?如果班里有60人,那么平均有2人在这里学习

大噶好,我是隔壁"包学习"

App的小编 \(//∇//)\

2020年4月11日,我们App的注册人数正式突破了100万喽!!(自己撒花),以今年的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计算,我们正好到覆盖了1/30的高中生。

换个说法,如果你班里有60人,那么平均有2个小伙伴在我们App上学习哦。

这让我们觉得,有必要介绍一下自己,让更多同学了解我们App!!!

咳咳,纯粹是担心,万一这2人里,有1个是你喜欢的女孩儿,或者2个都是?(手动狗头)

此外,我们包学习的教师团队,来自也想借此机会,分享下我们对今年高考的一些见解。

首先,我想考你道题:如果让你穿越回30年前,参加1990年的高考,你该带什么回去,才能像三体人来到地球一样,发出“呵,凡人们”的冷笑呢。

1 我想和你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一切人与人的竞争,核心都是在信息差的较量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答,

一本讲解类教辅书就够了。

你敢信嘛,30年前的高中生,是只有练习册,没有讲解书的。上课没听懂?下课求舍友吧您内。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听说过吧?我想告诉你的是,

教育产品也决定学习方法。

那么再请问,如果一名2050年的高考生,穿越回来参加今年高考,他会带什么呢?

如果是我,我会带上高考各个科目最权威的

“易错点汇总”“思维导图”“解题技巧”

“理化生实验技能”“英语高频词”

······

2020年了,已经有人为你整理好了必刷的题,划好了必背的重点。但碍于纸质出版的局限,很多“专项”复习资料没有办法在市面上流通,这就是当代的“信息差”之一。

那么如今,在个“信息差”存在既得利益者吗?

当然,就是衡水的学霸。你以为衡中创造的高考奇迹,来自于“军事化管理”和“掐着表秒的努力”吗?

如果真是这样,陪读妈妈们第一个不服,在我们的一对一盯防下,我家娃实现的可是“特种兵化管理”,和“掐着脖子的努力“,我家娃为啥考不过衡水娃?

衡水中学真正令人不得不服的,从来都是衡中名师编写的内部资料——

听说过网易的“互联网+养猪”吗?每一只佩奇都有一个二维码,二维码里记录了该佩奇长大成猪各个阶段的数据,连眼睛斜视多少度都可以查的一清二楚。衡中有一套自己的《双向细目表》,通过大小考试来分析各班的学习进度,是及其先进的“互联网+养娃”。

文科的《背倍佳》里各科规范答题模板、核心背记知识点。英语

《谐音梗单词记忆法》里,3500个单词每一个都有不同的记忆方法。

高考前最后14天,慌了,不知道该复习了吧?衡中印发的《考前必备手册》,把每一天该复习什么都写好了,真正的一条龙服务。

这就叫“信息差”,我这里不是讽刺衡中,相反,人家确实是高中圈里的“清华北大”,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上清华北大吧?这个咱得认。

那么,如何能减少,甚至消除“信息差”呢?

这里我真诚的推荐一下我们的App,硬广告时间,我会用蓝字标注,你可以跳过,但说不定,你会愿意花几十秒打开一个新世界。

包学习App是《高中/高考必刷题》《教材划重点》团队专为“借计算机技术之便,补纸质教辅书之不足”不产品,上文提到的各类“专项”图书,我们已经出版了300多册了,有《教材动态全解》《动态题型》《动态公式》《作文素材》《易错100题》等等。编写中可不止参考了衡水中学,北大附中、华师一附中、深圳中学的内部资料我们都参考并加工了。

学习看似是“智商”与“勤奋”的比拼,这种很萌很单纯的结论,极端符合高中生对世界的期待。可世界是残酷的,只要进入社会,被毒打两年,你大概就会明白,人类之间的一切较量,核心都是信息差的较量。

这里给大家留一道关于“信息差”的思考题:历史上有哪一次农民起义是真正由“农民”领导的?千万别说陈胜吴广,当代历史学家早就挖出来,陈胜吴广家可是有爵位的,是受过高等教育,拥有信息的人。

2.我们是一款动如脱兔的App

虽然现代科学对人类的大脑仍知之甚少,但至少科学家已经通过实验,总结出了大脑的一些运作规律,学会适应大脑的思维习惯,学习效率才能在不经意间提高。

大脑的20个思维习惯:

1.大脑喜欢色彩。

2.大脑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钟。

3.大脑需要休息,才能学得快,记得牢。

4.大脑像发动机,它需要燃料。

5.大脑是一个电气化学活动的海洋。

6.大脑喜欢问题。

7.大脑和身体有它们各自的节奏周期。

8.大脑和身体经常交流。

9.气味影响大脑。

10.大脑需要氧气。

11.大脑需要空间。

12.大脑喜欢整洁的空间。

13.压力影响记忆。

14.大脑并不知道你不能做哪些事情,所以需要你告诉它。

15.大脑如同肌肉。

16.大脑需要重复。

17.大脑的理解速度比你的阅读速度快。

18.大脑需要运动。

19.大脑会归类,也会联系。

20.大脑也喜欢开玩笑。

但我们却发现,纸质出版物的一些“客观条件”与大脑的思维习惯存在天然矛盾。使用纸质书是是普适的学习方式,但未必是如电子教辅一般高效。

比如:

1.大脑喜欢色彩。

听网课会困,看电影从来不困,这是为什么呢?

电影,是一项专门研究如何“保障在100分钟无尿点,让观众不离席”的艺术。

电影导演常用的技巧就比如:频繁的切换镜头、切换视角、怼颜色,怼声响,两个人在房间里对话,商业片导演一定会让这两个人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坐遍所有凳子。

色彩会影响大脑的认知和分析能力,本质上是“多种要素间的切换”能刺激大脑反应,提高注意力。

在包学习里,我们尽量让每一个知识点都“动”起来。不同的颜色、形状、3D立体画面、音频、视频、flash等等。既是为了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分类记忆能力,也是希望你在学习过程中,大脑时刻保持兴奋。

6.大脑喜欢问题。

当你在学习或读书过程中提出问题的时候,大脑会自动搜索答案,从而提高你的学习效率。一个好问题,永远是胜过一个好答案的。

包学习App里,有一个名叫“举手答”的“小公(工)举(具)”,在你的学习过程中他会经常跳出来考考你,将设问式学习贯穿始终。

16.大脑需要重复。

短期记忆是数量最多又最不牢固的记忆。一个人每天只能将1%的记忆保留下来。如果不加以转化,学习效率是非常低的。

我们国家自古就有"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的口诀。换成今天的语言,不断地“重复”同一个问题,才能把“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

纸质教辅图书,碍于篇幅的限制,如果每一页都重复询问同一个问题,是非常不现实的。但对电子教辅根本不是个事儿。包学习的“交互式”功能会时时帮你重复。

19.大脑会归类,也会联系。

如果你正在学习某种东西,不妨问问自己:它让我想起了什么?这样做能帮助你记忆,因为大脑能把你以前知道的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我们在学习、思考和识别事物时,基本原理很简单:完全是线路连接问题。大脑能做的每件事,能记住的每件事,都是很多细胞连接起来以后发挥的功能。所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才是提高学习成绩惟一的正途。而要想具备这种能力,只需要我们按照大脑正常的运转方式来思考就行了,所以,它也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来加以掌握的。

20.大脑也喜欢开玩笑。

包学习的小编们,大概是拥有最多各科知识点相关表情包的一群人了。

表情包或许不正经(据说拥有令人制烯的操作.jpeg的人,是不容许自己写错烯烃的制备方程式的)。但愉悦的心情和学习效率一定是成正比的,劳逸结合讲了这么多年,虽然没有落到实处,但道理绝对不歪。

学习一会,快乐一会;快乐一会,学习一会,大脑里慢慢就形成了一个神经链的连接,即“学习——快乐”的连接。

且不说“幽默是智慧的溢出”,至少包学习一直致力于用尽量轻松,口语化的语言描述各个知识点,让学习不无聊。

3.我们是一款每天都在更新的App

今年高考会以“新冠肺炎”为背景出题这件事,不用我说,想必大家逗猜得到。但我又要问了:你如何获得新冠肺炎相关的资料和训练呢?

A:我听课啊,我们老师可没少讲

B:我上网扒拉啊,百度、知乎、b站里各种资料一大堆

C:我是学霸,我自己总结啊,

D:以上都对,但缺少教辅书,A不够全面;B不够严谨;C不够高效

同志们,跟我all in Dog 。

讲真,追踪时事热点一直是教辅图书的难题,一本纸质图书从稿件撰写到印刷,最少需要2个月,正好是热点过时的时间。

怎么办?硬广时间又来了,这次只要十几秒你就可以打开新世界的第二道门。

五年以前,我们就筹备着以“电子教辅“弥补纸质教辅书在“更新能力”上的不足。国内的疫情稳定后,我们以做“纸质书”的严谨态度,将“新冠肺炎”有关的考点、拓展、易错、例题、解题思路等等。分学科制作了“全民战役·预高考”系列,欢迎大家体验。

收费吗?收!每本定价0.01元,用爱发电,不发国难财。

人类正逐渐将一些“非创造性工作”交给机器去做,有了地图App我们不用记路了;有了

微信钱包我们不用记账了。有了包学习App,希望你不用再到处寻找不一定靠谱的资料了。

4.我们没有直播、不卖1对1家教

我一直对当代学生年代互相攀比停留在“AJ鞋”表示惋惜,一双AJ能有多少钱?

“嗨我这化学成绩一直上不去,没办法在XX平台报了个网课,400一节,一周两节,累死了快”

掐指一算,一年下来4万1千600大洋啊,这才是低调奢华有心机的炫富好嘛!

课外班、家教,的好处很多,如果他们的收费和学校里的老师一样,我能住在辅导班不出来。

但是,它真的很贵啊。5年内,中国的课外辅导班课时费至少涨了一倍,现在你还见得到100元/节课的辅导班吗?5年前满大街都是50/节哦。

有些报课外班的同学,可能多花几十块钱买几本必刷题,认真刷完、总结完成绩就提高了,可是很无奈,人类最大的敌人不就是“懒惰”嘛,“起床”已经是我们自律的极限了好嘛!

我们的App起源于6·7高考自主复习策划团队,帮助愿意自学的同学更好的完成“自学过程”一直是我们的宗旨。所以我们App上产品的价格,都以纸质书的价格为依据,大部分都只要十几块钱。

砸钱能解决的问题很多,唯独不会让你变的“自律”。如果你想省事儿,砸钱网课走起,如果想靠自己,并真正养成自律,不妨试试我们。

在注册人数突破100万之际,我们也推出了“大会员”系统,会员模式一发入魂,300册动态教辅任意学。每年能够帮你节省的资料费、课外辅导费有多少呢?2万2千个小雪糕吧。

“选择机会,就是节省时间”理解这句话不难,但在真正的学习、生活中想起,并做出选择很难,在这个灾祸遍地,命比纸薄的2020年,希望我们都能认真学习,认真生活。欢迎成为包学习的第1000001位读者。

为表诚意,扫描下图二维码,免费赠送一份特殊的Vip给你,全站动态教辅免费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