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的贺兰山还有云海?请随我的镜头去看看!

干旱的贺兰山还有云海?请随我的镜头去看看!

摄影/文字 阳光行摄


贺兰山为石质山,地势高峻,具有独特的山地气候特征,冬季严寒,夏季温凉,降水偏少,气候多变等特点。整体山地土地瘠薄,多岩石裸露,植被类型较简单,植被覆盖度低。具有气候干燥,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雨雪稀少,蒸发强烈的特点。

基于以上的地理气候条件,在贺兰山上形成云海雾凇的条件极少,能看到更少。户外登山十几年来,爬遍了贺兰山的沟沟坎坎,很少碰到在南方几乎常见的大雾或云海。

云海是山岳风景的重要景观之一,所谓云海,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云层,并且云顶高度低于山顶高度,当人们在高山之巅俯首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如临于大海之滨,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故称为“云海”。

当这样的情景出现在贺兰山,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内心的惊讶和喜悦是无以言表的。站在并不算高的贺兰山山梁,看眼前云雾弥漫,云卷云舒,如临大海,波涛汹涌。静静矗立,有种登临仙界,恍若隔世的梦幻之感。

在贺兰山先后三次见识波澜壮阔的云海,感觉一次比一次离我们更近更浓更广。

第一次是在2000年前后,元旦登临海拔3556米的贺兰山主峰敖包疙瘩,头天刚刚下完雪,登上主峰后,在主峰两侧的山涧及远处的平原,云雾漂游,升高为云,沉底为海,波涛翻腾,蔚为壮观。

第二次是在海拔3020米的贺兰山巴彦笋布尔峰,一夜的小雨,润湿了山野。清晨日出时刻,云雾弥漫,云蒸霞蔚,波涛汹涌,遍地流云。云海距离较远,留存时间也不长,随着太阳的升高,逐步消于无形。

第三次是在距离我们更近,海拔更低的贺兰山滚钟口,是在海拔1800米以下的浅山地域,云海就在身侧、脚下,持续时间很长,让我们见识了贺兰山的另一种景观。

这样的景色我们常常在电视或者青藏高原的山野能够看到

当我们在贺兰山也看到这样的景观时,心中是无比激越的

这是2011年元旦登上敖包疙瘩,第一次看到贺兰山云海的情景

风雪弥漫,云雾缭绕,风光旖旎,冰雪晶莹,云蒸霞蔚

新年的贺兰山主峰,登高望远形神开

远眺处,云雾升腾,像世外仙山,恰仙女的飘带

照片刊登在2011年元月5日的《新消息报》上,与全区人民共分享

常年攀爬贺兰山,除了锻炼,也为它的美丽和壮阔所吸引

我们见证着贺兰山在日月的交替中慢慢变化着

从苍白,荒芜,干燥,酷热到逐渐变得葱绿,多彩,温润,清凉

乃至偶尔光顾的浓雾、云海,都在揭示着贺兰山的变化

那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改善所带来的收益

多年前,贺兰山巅的云雾是让人惊奇和惊叹的

天寒地冻,零下二十多度,随着太阳的升高

看山梁渐渐的似热气升腾,并慢慢向山坳沉浮

聚而成海,展现在眼前脚下,不相信眼前的情景是贺兰山

那是在贺兰山从来没见到过的美丽

山海沉浮,浓淡相宜

贺兰山的云海是否只会伴着冰雪严寒出现

远山如黛,跃然飘渺

云海之上是否就是曾经梦幻中的仙境

当在炎热的夏天雨后的贺兰山再见到云海时

那是一种天高云淡,波澜壮阔,俯瞰世界的自豪与骄傲

看浓云漫卷,挟裹着翠山巉岩,飘渺沉浮

我自巍然,傲立山巅,看人间城郭

滚钟口的云海完全是个偶然和意外的惊喜

新年过后的第一周,天空阴沉,预报小雪,景区照例封山

不甘寂寞回头,随意登上附近的山头,仅当锻炼

不成想,随着太阳的升高,天空云消,沟壑雾漫

演绎了一场精彩绝伦的云海雾凇景观

以往看到的贺兰山云海都离我们很高很远

而滚钟口的云海就从我们身上漫过,在脚下沉浮演绎

静静矗立,能看到它的跌宕起伏,云起云涌

没有一丝声响,深怕惊动了一草一木

可以看到它与阳光、与轻风的博弈与撕扯

看到它对大山的留恋与爱抚

与云海伴生的还有雾凇,那不仅需要雨雪云雾

还要有一定的湿度与冷寒,才会具备形成雾凇的自然条件

云海过后,遍地晶莹

那是云海留给大山的礼物和印记

这两年来,随着国家退耕还林、贺兰山保护的加强

明显的感觉到贺兰山在变绿,在变的年轻而充满生机

这样的云遮雾绕的远山风光越来越常见了

说明了整个贺兰山山脉水文地理条件的改善

这不是云海,但是贺兰山的另一种景观

晴空下,山裹氤氲藏物产

贺兰山天然水墨画,如诗如梦

贺兰山上观云海,大美就在我们身边、脚下

相信随着环境的改善,这样的情景会成为贺兰山的日常

让我们珍惜,让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