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假新闻到底有多假?谁在操纵?

只要是媒体,就会产生假新闻。或许是无意的,也或许是有意的。总之,假新闻无法避免。就像地沟油,同样难以根治。假新闻的危害又比地沟油更甚,地沟油只是损害身体健康。但假新闻干扰试听,破坏社会秩序。严重的,还会引发社会动荡与混乱。来看看晚清的假新闻。晚清时期的媒体已经相当活跃。那时没有广播、电视,绝大部分的媒体都是报纸。每个大城市都有无数家报社,有当地民间资本办的小报,也有洋人资本控制的大报。报纸的活跃与政治改革有很大相关性。比如在戊戌变法、清末推行新政时期,报纸异常活跃,此时新报多,观点交锋多,报纸就会热卖。这期间,报纸完全就是一个传播平台与舆论工具。尤其是改革派,既通过报纸传播自己的变革主张,又可以通过报纸为自己造势。当时的上海、天津是国内两大报业重镇。1909年1月8日,上海《时事报》刊登了一条惊人的消息《熊成基被捕》。新闻是这样写的:“安庆叛首熊成基匿迹于清江之戚……查之将熊围捕,初十夜电禀江督请示午帅,当传巡警局刘作东参事待人前往提解,各员于十一日清晨乘火车由镇江换坐轮船往浦矣。”熊成基是何许人也?这哥们是清末的革命党首领,虽然只有22岁。他由于毕业于安徽武备练军学堂,又曾在安徽新军任职,后直接加入安徽岳王会。年轻的熊成基多次领导革命起义,但均没有成功。1908年冬,光绪、慈禧相继死亡,熊成基再次借机起义,仍以失败告终。但熊成基已经成为清廷重点通缉的对象。仅仅一个月后,上海《时事报》突然爆出熊成基被捕的消息,让很多人十分惊讶但丝毫也不奇怪。因为国内根本见不到他的踪影,很多革命当人也联系不上他。但此时的熊成基已经逃到了日本东京。也就是说,这是一条假新闻。

光绪年间的《新闻报》那么,这条新闻是如何炮制出来的呢?是报社故意制造的吗?可能性不大,大概也就10%。新闻说的有鼻子有眼,既有准确的时间、地点,又有警局官员姓名。这不是普通的治安案件,而是抓捕革命将领,如果报社擅自编造新闻,就属于自我炒作,虽然能让报纸大卖,但后果也非常严重。一是假新闻一旦被揭穿,报纸的公信力就荡然无存。作为媒体,权威的公信力是生存之本。一般的大媒体不敢这样拿自己的声誉来看玩笑。《时事报》在当时也是影响力比较大的媒体,相信编辑、记者的操守与底线意识还是比较强的。二是会给警局的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报纸说革命将领被捕,上头找你警局要人,警局说没有,都是报纸的假新闻。这样势必会引发高层对警局的不满,或是猜疑,警局是否与革命党有勾结?那么,是当地的警局编造的新闻吗?这种可能性有30%,首先警局是有这种动力的。为了对外塑造警局的光辉形象,同时也是为了维稳需要,编造这样一条假新闻既可以鼓舞警局内部的士气,又可以让一些不明真相的爱国群众激动不已。但如果真这样做,警局首先要向政府汇报,做好备案。然后还要想办法搞定报社,那时候的编辑记者可不是简单给个车马费就让你登假新闻的。很多人是在为理想而奋斗,所以有时金钱不一定会起作用。或者,是清廷指示报社干的吗?这种可能性很大,怎么也会有70%。因为从清廷的角度来说,革命将领被捕的假新闻可以打击革命党的士气,同时提振拥护清廷一派的信心。以清廷的名义,让《时事报》登个假新闻不难。如果报社不从,那就完全可以给他关闭。后来,熊成基真的被捕了。他在日本返回中国后,预谋搞爆炸、暗杀。次年1月,熊成基计划炸死出国考察的清军大臣,因朋友的告密,1月30日,熊成基被捕。报纸刊登的被捕时间在1908年1月8日,而熊成基实际的被捕时间在1909年1月30日。也就是说,报纸整整提前了一年。事实证明,这则假新闻的影响有限。清末的最大的假新闻,也是影响力最大的假新闻案还是要属袁克定造假《顺天时报》让袁世凯登基一事。都知道是袁世凯灭了清王朝,也都知道袁世凯后来称帝的故事。但真正促成袁世凯下定决心称帝的,与假新闻有很大关系。这个假新闻不是一条两条,而是整张的《顺天时报》。也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很多天。袁世凯的女儿袁静雪曾有回忆文章,她说,府上丫头某次探亲回家时,带来一包五香蚕豆,是用《顺天时报》包着的。结果她惊讶地发现,这张报纸与自己平日看到的报纸不同。于是,找来相同时期的《顺天时报》进行对比,发现根本就是两张报纸,两张报纸论调截然相反。她将此事告知袁世凯,袁世凯大怒,叫莱袁克定,一阵鞭打,骂其欺父误国。但这件事也有很大疑问。因为袁世凯不是仅凭日本人办的《顺天时报》了解外部信息,平日与日本等国均保持着沟通。如果说假《顺天时报》的论调与日本的主流论调不同,袁世凯应该会及时察觉。袁克定伪造《顺天时报》的事情流传很广。但史料未有清晰的记载。倒是有袁世凯管家袁乃宽伪造上海《时报》的事情曾出现在报业的历史中。据说,当时袁世凯经常要看上海的报纸,但上海的报纸都提前被袁乃宽等人审查过,凡是出现反对帝制的报纸,一律重新制版重印,变成拥护帝制。袁世凯一直被假的报纸蒙骗,很长时间没有发现。某日,赵尔巽来访,赵惊讶发现报纸有异常,袁世凯得知后大怒,责问袁乃宽。袁乃宽其实是袁世凯手下的陆军中将,一直希望袁世凯称帝。这就像现代公司的高管,不满足于拿公司的高薪,都希望公司尽快上市。企业上市后,高管的财富才可能爆炸式增长,以致大量套现。估计当时袁乃宽的心理与企业高管的心理是一样的。从以往历史来看,新闻最有可能被政客操纵,这也是值得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