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壇30年,你認為最具影響力的是哪三位詩人?為什麼?

劉詩任


#中國詩壇30年,最具有影響力的三位詩人當是:北島、昌耀、海子# 北島,1949年生人,生於北京,原名趙振開,祖籍浙江湖州。他被人們稱為喚醒了整整一個時代中國人沉睡良知的朦朧詩派首席詩人。多次獲諾貝爾文學提名獎。先後獲瑞典筆會文學獎、美國西部筆會中心自由寫作獎、古根海姆獎學金等,並選為美國藝術文學院終身榮譽院士。1970年開始寫作,1978年12月20日,與芒克、黃銳等人在北京亮馬河畔創辦文學刊物《今天》。1989年移居國外,曾一度旅居瑞典等7個國家,他在世界上多個國家進行創作,尋找機會朗讀自己的詩歌。1990年旅居美國,任教於加利福尼亞洲戴維斯大學。2007年,接受香港中文大學的聘請,任客座教授,定居香港。1990年在北島的主持下,《今天》文學雜誌在挪威復刊,至今仍在世界各地發行。北島出版的詩集有《陌生的海灘》(1978)、《北島詩選》(1986)、《在天涯》(1993)、《午夜歌手》(1995)、《零度以上的風景線》(1996)、《開鎖》(1999)、《北島詩歌集》(2003)等,其作品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出版。隨著歲月的推進和文本的傳播,他的若干詩篇正在跨入經典的進程之中。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籍貫湖南桃源,生於湖南常德市有著七個兄弟姐妹的大家庭。昌耀早年喪母。1950年4月被38軍114師政治部錄取為師文工隊員,當時他只有13週歲。1953年,在朝鮮戰場上負傷後轉入河北省榮軍學校讀書。1954年開始發表詩作。1955年調青海文聯。1958年被劃成"右派",後顛沛流離於青海懇區。1979年平反。調任中國作家協會青海分會專業作家,代表作有《劃呀,劃呀,父親們!》《慈航》等。他的詩以張揚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奮見長,感悟和激情融於凝重、壯美的意象之中,將飽經滄桑的情懷、古老開闊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識,構成協調的整體。詩人後期的詩作趨向反思靜語,語言略趨平和,很多詩以不分行來表達,有很強的知性張力,形成宏大的詩歌個性。出版的詩集有《昌耀抒情詩集》(1986)、《命運之詩》(1994)、《一個挑戰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盤》(1996)、《昌耀的詩》(1998)等。2000年詩人去世後有《昌耀詩歌》總集行世。詩評家燎原著有《昌耀評傳》(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版),對昌耀有全貌述評。昌耀是中國當代詩壇的硬漢、西部詩歌的大家,他過早地離開了人世,將不朽的詩作留在了剛毅的背影裡。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生於安徽懷寧縣,在農村長大。1979年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創作。1983年畢業後,分配到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省山海關臥軌自殺。一顆聖潔的心從短暫的生命裡躍然升起,成為繆斯的天空裡一顆光照詩史的太陽,紫色的太陽。貧困和貧乏養育了他的創作生涯,有近200萬字的詩歌留存人間。其主要作品有長詩《但是水,水》、長詩《土地》、詩劇《太陽》(未完成)、第一合唱劇《彌賽亞》、第二合唱劇殘稿、長詩《大扎撒》(未完成)及200餘首抒情短詩。1986年獲北京大學第一屆藝術節五四文學大獎特別獎。2001年4月28日,已不在世的海子與詩人食指共同獲得第三屆人民文學獎詩歌獎。海子的第一首詩是《亞洲銅》,最後一首短詩是《春天,十個海子》。作品在生前沒有公開結集出版,在詩人離世後的第八年即1997年,上海三聯書店出版了《海子詩全編》。海子25歲便離開了人世。現代著名詩評家、北京大學新詩研究所所長謝冕教授說:這顆新星的隕落給人以震撼……他的一生似乎只是為了發光。他把非常有限的生命濃縮了,讓他在一個短暫的時間內,顯示生命的全部輝煌。"(《不死的海子·序言》)海子的影響,連那些依靠官家或商家處心積慮炒作的詩人都無法與之相比。詩人駱一禾和海子一樣,生前都雄心勃勃,致力於建設"中國詩歌"。當海子駕鶴西去之後,他稱海子為"詩歌烈士",高度評價說:"海子是不朽的。"


如一凡夫


如果是近三十年,對不起,沒有!雖近三十年內有不少詩人產生,而且還不錯,但談到影響力,我實在想不到誰有多大影響,似乎可有可無,至少對我本人是這樣!真希望出現一位極具影響力的人物。可惜沒有!

如果時間往前推,當之無愧是毛澤!僅僅一首《沁園春。雪》就讓人仰望,更不要說其它。


2020咫尺天涯


都說時代成就詩人,我就假設這30年是在民國時期,那麼我認為這個時期最具影響力的三個詩人是:毛澤東、聞一多、秋瑾。

毫無疑問,這三個詩人在當時社會乃至今天都是非常有名的,並且他們的影響力不僅在寫詩上,還在於為解放中華民族而奮鬥的作為上。

一:毛澤東

毛澤東大家都非常熟悉,我就不展開介紹了,直接上他寫的詩。

1《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首詞上闕描繪了北國壯麗的風光,下闕抒情,通過評論歷史人物來歌頌當代英雄,體現了無產階級要努力奮鬥,成為世界的主人的豪情壯志。拯救中國不能少了無產階級的參與,毛澤東同志明白這個道理,遂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這進一步體現出他政治戰略的前瞻性。

2:《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1949年,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勝利後,人民解放軍乘勝追擊,以摧枯拉朽的勢力強渡長江,勢如破竹,這是這首詩的寫作背景。這首詩表達了毛澤東對解放全中國必勝的信念,格式宏偉,氣勢磅礴。最後一句,人間正道是滄桑,指出自然界的運行是有規律的,新事物必然會代替舊事物。

二:聞一多

聞一多是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在詩壇上是新月派代表詩人和學者。著名的《七子之歌》就是他寫的。可惜的是,1946年7月15日,聞一多在雲南昆明被國民黨特務暗殺。這位偉大的人物不屈不撓,敢於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為了中國美好的未來犧牲了姓名,他會流芳千古的。

作品:《死水》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鐵罐上鏽出幾瓣桃花;

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黴菌給他蒸出些雲霞。

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漂滿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們笑聲變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麼一溝絕望的死水, 也就誇得上幾分鮮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這裡斷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讓給醜惡來開墾, 看它造出個什麼世界。

這首詩歌諷刺了腐朽的舊社會,表達了對當時國民黨政府的憤懣之情,體現了詩人內心滿腔的愛國之情。最後一句,作者希望能夠改變這個充滿死水的世界,希望可以創造出一個充滿活水的社會。

三:秋瑾

秋瑾號“鑑湖女俠”,筆名鞦韆,是一個詩人和文學家。除此之外,秋瑾還是近代民主革命戰士,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為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可惜的是,秋瑾被國民黨反動派抓捕,其就義於紹興軒亭口時,年僅32歲。秋瑾毫無疑問是一個民族英雄,那麼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她的作品吧。

作品:《對酒》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在該詩中,秋瑾表示為了偉大的理想,值得拋撒鮮血,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秋瑾可謂是女中豪傑,她的詩大都是以豪邁之語表愛國之情。她也為了自己的事業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雖然被國民黨反動派無情的殺害了,但她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綜上,這是我在民國時期界定的30年間認為最具有影響力的三位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