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攻壳机动队》到底讲了什么故事?

2017年上映由“寡姐” 斯嘉丽·约翰逊主演的电影《攻壳机动队》,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看过了,就冲着“寡姐”,很多粉丝也愿意买一张票去电影院享受一下视觉盛宴,但是小七相信很多人都未必真的看懂了这部电影。

电影中展现的光学迷彩(隐身)

《攻壳机动队》这部商业大片,是翻拍自1995年上映的日本同名动画电影,而原著是日本同名科幻漫画。电影背景设定在“未来”的2029年,通过电子科技的急速发展,人类已经不单单是肉身之躯,经过强化之后,可以将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或者器官,替换为人工制造的义肢,不仅可以延长人类寿命,还可以强化人类各项机能。主角少佐(寡姐饰演)就是其中之一,但不同的是,她整个身体出了大脑之外,都是人工制造出来的,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机器人”。

少佐受伤接受治疗

少佐的工作就是打击犯罪,电影里各种动作场面,可谓让人看的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相信大部分观众都只关注到了电影中的打斗场面,看完之后却不知道电影实际讲了什么内容,小七在这里就给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大家探讨电影想要阐述的内涵。

光学迷彩

首先电影想要讨论的就是人工智能的问题。其实电影里的技术,已经不单单是人工智能的范畴了,少佐的存在已经打破了人工智能这个定义,她既不是完全的机器,因为她还有自己的大脑,有自己的思想,但是她也不是完全的人类,因为她除了大脑,没有其他肉体器官。那么问题就来了,她的存在到底是什么呢?是人类的进化版本吗?还是她只是一个机器,一个“工具”而已?

少佐和九世面对面

其次,电影中的“反派”九世,其实和少佐是一样的,只不过少佐是成功的实验结果,而九世是失败的实验结果。这里的“反派”打了引号,是因为他并不是真的要对抗少佐,而是要帮少佐找回自己,找回她自己的记忆。九世相对于少佐而言又进化了一个层次,因为他创造了自己的网络,并且可以将自己上传和下载,可谓无所不在。那么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伦理道德的问题。想要创造出少佐这样的“人”,就必须经过实验,并且要使用完好的人脑来实验,那么失败的试验品就意味着大脑会被损坏,这不就是某种意义上的谋杀吗?从电影中也可以看到,这些“实验品”并不是自愿的,而是被科技公司强制拉去做实验的,这就违背了伦理道德,甚至是违法的行为。

九世

另外,当人类使用义肢强化自己之后,虽然自己可以通过某种电子手段,获取电子信息和知识,也就意味着,如果别人进入了自己的大脑,或者自己的大脑被控制,那么个人信息和隐私就不复存在,你会完全暴露在别人面前。电影中只要通过别人颈部的连接器相连接,你就可以进入别人的大脑,获取所有的信息。如果坏人掌握了这样的技术,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取一个人脑中所有的信息,这是十分可怕的。从电影中也可以看出,九世可以轻易的通过网络,修改一个人大脑中的记忆,使之成为自己的傀儡进行复仇。因此,如果科技发展到这种程度,信息安全就成为十分严峻的难题。

颈部的连接口

还有就是人口问题。目前地球人口其实已经过剩,很多地区资源消耗速度极快。如果未来可以将人体强化,损坏的肢体或者器官可以更换,那么人类的寿命也会相应的延长,这样一来,人口问题更加严重。地球的资源消耗能否支撑日益庞大的人口数量?人类到底应该何去何从?这些问题都会出现。

更换的义眼

相信很多观众看了电影版的《攻壳机动队》都在网上搜索了日本动画版的《攻壳机动队》,对比之后可以发现,动画版中对于这些问题的演绎更加突出,电影版则稍微有些欠缺,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商业电影是以票房为主要目的。

少佐最后和机械打斗

不知道你看了《攻壳机动队》之后,有什么想法?是向往科技发达的未来早些到来,还是有些恐惧电影中的问题会出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