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勘1942年泗水海战,美英荷澳四国舰队为何折戟沉沙?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和法西斯轴心国之间的正邪大战,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了永远也难以抹去的痕迹。1941年12月,日本法西斯不宣而战,偷袭美国珍珠港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同盟军在战争早期仓促应战,败仗连连,短短一个月内日本就在东南亚战役中攫取了大量的战果。1942年2月,美英荷澳四国组成了联军在海上集结兵力,希望与日本一决胜负,缓解战败的阴云。但是在战争双方力量相当的情况下,美英荷澳四国联军几乎全军覆没,十艘军舰被击沉,史称“泗水海战”。西方各国在东南亚的势力也在这场战役之后迅速土崩瓦解,日本仅仅只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就几乎占领了整个东南亚。其具体的情形如何,且待在下慢慢道来。

太平洋战争


战况惨烈的泗水海战

东南亚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战略枢纽地带,不仅拥有丰富的军事物资而且地理位置险要。自大航海时期开始,西方的力量就开始逐渐渗透进入这一地区,殖民地和傀儡政府源源不断地向西方输送着珍贵的资源产出。而相较于远隔万里之外的英美等国,日本和东南亚近在咫尺,很早就开始就贪图富饶的东南亚。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就开始派遣军队进入到了法属东南亚地区,并且迫使当时已经成为德国傀儡的法国维希政府同意了所谓的《日法议定书》,承认了日本军队进入到东南亚的合法性。而在珍珠港事件的当天,日本同时也发起了名为“南部作战”的东南亚战役,陆海军协同作战进攻马来地区。美国不仅在珍珠港失了先机,就连东南亚的战斗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应对。当时的美国政府已经乱做了一团,各种信息甚嚣尘上,据美国约翰·托兰的《日本帝国的衰亡》一书中提到的:

“星期一上午,美国人在他们有史以来最惨重的军事失败的打击下仍然惊魂未定。但在街上,没有惊慌失措的场面,甚至看不到激动的表现,互不相识的行人只是以如梦方醒的神情默然相视。在国难面前,个人的问题已不足道。干涉主义者与‘美国第一主义者’之间的激烈争吵顷刻之间变得毫无意义。 陆军部担心日本人用航空母舰攻击巴拿马运河的水闸或者加利福尼亚沿海的飞机制造厂。政府高级官员中许多人紧张万分,内部中竟有人给白宫打电话说西海岸已属无法防守,战线应该移到落基山脉。

珍珠港之变使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力量暂时陷于瘫痪,但是它另外还有一个更持久的影响。国民的信件和电报像潮水般涌向白宫,向政府保证全力支持和合作。美国人永远也不会忘记珍珠港。”

但是,从未来的历史中可以看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美国人都没有做好战略的部署。最明显的就是美国以很快的速度失去了在东南亚的重大利益,仅仅只剩下了部分残余部队还在麦克阿瑟将军的指挥下顽强战斗。外无援兵,内有强敌,当时在东南亚的盟军部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着地形在与日本法西斯进行游击战,战况的惨烈可想而知。

残酷的海上决战


为了缓解盟军在东南亚的劣势,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国集中了自己在东南亚的海军力量,希望能够以一场胜利来扫清战争的阴霾,同时提振当地殖民政府和军队的士气。于是就有了泗水海战。据日本史学家外山三郎的《日本海军史》记载:

“四国联军的兵力为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9艘,由荷兰海军少将多尔曼指挥。日军参战部队是以第5战队及第2、第4驱逐舰战队为骨干的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2艘和驱逐舰14艘,由第5战队司令官高木武雄少将指挥。”

从具体数量上看来,两军还算是旗鼓相当。可是战争的进行却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根据一战时期日德兰海战的经验看来,这样大规模的主力海军作战,基本上都会以胜负各半、互有伤亡为代价终结。最重要的是能够宣示盟军已经开始重整旗鼓,组织反击。但在泗水海战的作战过程中,日本法西斯完全占据了战役的主导权。基本上四国联军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在敌人用巡洋舰炮火和新型鱼雷的密集打击之下,盟军的舰队中很快就有战船沉没。而且随着夜幕的降临和硝烟的弥漫,盟军内部的指挥系统也出现了混乱。盲目的攻击给了日本侦察机和鱼雷舰以机会,盟军的多艘重型船舰都是在日本鱼雷的打击之下沉入了太平洋之中。战争一直持续了大约两天的时间,盟军方面唯一的战果就是延迟了日本陆军登陆爪哇岛的时间,但也仅仅只有一天而已。可是日本方面却几乎将上文提及的十四艘舰艇全部围歼,只有四艘美国的小型驱逐舰凭借着自身的优势负伤逃离了战场,得以幸存。剩下的舰队全军覆没,美英荷澳设立在巴塔维亚的指挥部也被迫撤离。这场战争后三天,当地的殖民政府就正式向日本投降,成为了日本的傀儡。

泗水海战之后,英美在东南亚的统治很快崩溃


这场海战的结果是所有人在战前都无法想象的。毕竟一战中的日德兰海战是以英、德两国各有胜负而告结束的。但是仅仅二十五年后,四国联军就遭遇到了如此大的惨败,可以说这是各国海军历史上一个永远也难以抹去的污点。据英国约翰·科斯特洛撰写的《太平洋战争1941-1945》中记载:

“ 爪哇海战斗是自从日德兰大战以来最大的一次水面战斗,这场战斗是一九四二年二月二日下午四时之前不久开始的。日本三个中队的舰只立即进入与盟军舰只平行的航道,保持的距离仅够重型巡洋舰八英寸口径炮的射程,这使多尔曼处于不利的地位,因为受伤的“休斯敦号”巡洋舰的艉炮塔失去了作用。为了战胜这个决斗的对手,这位荷兰海军将领试图缩小距离,以便使他的巡洋舰上的六英寸口径炮能够发挥作用。他在小口径炮方面占有优势,可是,当距离缩小的时候,日本人却发射鱼雷......

当爪哇海大海战最后几个小时的战斗正在进行的时候,一个令人尴尬的场面标志着美英荷澳盟军海军司令部的死亡。格拉斯福德和帕利泽海军少将不得不通知赫尔弗里希:他们奉命从他的司令部撤走他们的幸存的潜艇和驱逐舰,使他觉得自己象个没有经验的海军少尉。”

海军是自一战之后战争中的重要武装力量,英美等国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修建军舰,提升装备。但是随着泗水海战的结束,之前付出的一切努力似乎都已经成为了泡影。而最重要的是在整个战役过程中,日本方面仅仅损失了一艘扫雷艇和一艘商船。并且在整个战斗过程中日本的主力舰队都和敌舰保持了相当长的安全距离,也就意味着根本就没有激烈的海上近身战出现,日本方面自始至终都表现出了相当的从容。以至于战后,日本的指挥官高木武雄还受到了国内的激烈批判,指责他缺乏战意。这说明,日本的真实力量当时还有很大程度的保留,这也为盟军的下一次战斗蒙上了阴影。如果不是1942年6月盟军在中途岛消灭了日本的航母力量,沉重打击了日本的航空作战能力,那二战的胜负真的就是非常难以预料了。

日德兰海战


四国联军为何会在泗水海战中全军覆没?

首先,武器和战法的落后。虽然日本的重工业基础薄弱,但是日本在武器研发上还是可圈可点的。特别是鱼雷的研发和陆海军航空多元一体协同作战的战法大获成功。日本的鱼雷快速发展可以追溯到日俄战争时期,在日俄战争中铃木贯太郎大佐率领鱼雷舰队大放异彩。先后击沉了俄国三艘战列舰,两艘巡洋舰和一艘大型运输船,为日本海大海战的胜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一天也被世界海军史上记载为“疯狂的鱼雷之夜”,铃木贯太郎一战成名,跻身世界一流鱼雷专家之列。并且还在战后出任日本水雷学校校长,培养专门的人才。在此次的泗水海战中,立功最大的就是日本新研制的九三式高爆鱼雷。据伊藤正德的《联合舰队的覆灭》中记载:

“在这次海战中,日本使用了九三式高爆鱼雷。这是日本海军最具威力的秘密武器,这一高爆鱼雷的使用使交战双方都大感震惊。这种秘密武器的特点是:射程远。英美鱼雷速度为32海里时,射程仅达8000米,而九三式高爆鱼雷能达到4万米。而且,如果射程定为2万米时,九三式鱼雷速度可达50海里,并兼有鱼雷航迹隐蔽的特点。据估计,该鱼雷的威力是英美同类武器的5倍。”


正是因为这样的远程攻击能力,日本军舰才可以在和敌人保证一定安全距离的情况下重创敌军,如果日本当时指挥官的作战意志再坚决一点,恐怕那四艘逃离战场的驱逐舰也无法避免被击沉的命运。

鱼雷模型


同时,日本的立体作战模式也为战争贡献良多。当时的日本出现了前所未见的陆海军协同作战局面,构建了陆海空立体作战模式。虽然在这场战斗中日本没有出动航空母舰,但是日本的侦察机依旧为日本海军带回了重要的作战信息。在约翰·科斯特洛的《太平洋战争1941-1945》中记载:

“夜幕降临,黑暗中时而亮起了伞投照明弹,这是敌人的侦察机投下的,以便跟踪盟军的海军中队。双方偶尔互相开炮,终于迫使多尔曼掉头转向西北。”

而盟军方面却连侦察机都没有,“多尔曼提出的派遣侦察机的请求遭到拒绝,因为所有飞机都已派去袭击运兵船队。下午三时半,掩护左翼的英国驱逐舰发现日本的支援舰队从西北方向驶来。”

在这样的战略计划主导下,盟军舰队就成为了日本鱼雷的活靶子。侦察机是现代作战中的重要武器,在雷达还不完善的时代,侦察机就是舰队的耳目。这不仅是一场海战,更是一场信息战,谁掌握了战场上的最新动态,就可以掌握战争主导权。而当时的盟军连前线指挥官传达给各舰队的命令都需要翻译进行二次传达,如何能抢占先机?

海战机群


第二,政治上缺乏调度,荷兰指挥官没有权威,自乱阵脚。本来两军实力相当,如果能够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即使不能获胜,但也可以重创敌人。但是,当时盟军内部的关系却非常微妙。作为前线指挥的荷兰将领多尔曼久经沙场,对于东南亚地区非常熟悉。但是,当时的荷兰政府已经亡国,荷兰全境都被德国纳粹占据。荷兰国王只能是逃往英国建立起来了一个流亡政府,相当于是依附在英国的羽翼之下苟延残喘。这样的大环境中,荷兰出身的军官自然受到了司令部的排挤,无法达到指挥全局的力度。当时的美英荷澳盟军总司令,英国陆军上将韦维尔将军在1942年1月才由印度调任至东南亚联军司令部。他的副手美国中将乔治·布雷特将军也没有足够的威望控制整个联军部队。看似强大的同盟军队实际上是一盘散沙,英国史学家也在事后坦言:

“四国之间的互相竞争,他们奉命保卫的环形防线的广阔范围,以及日军进攻速度的加快,使他们的最大努力遭到挫折。空军中将理查德·皮尔斯爵士担任名义上的空军司令,海因·特普尔坦中将指挥地面部队,哈特海军上将担任联合舰队司令。但是,他们全都受到四国盟军司令部指令的掣肘,指令要求四个国家的部队尽量独自作战,这样,使他们的部队分散得很广,缺乏联合作战的经验。正当极其需要集中力量对付日本人的时候,四国联军却缺乏必不可少的共同作战原则。”

正是在这样的猜忌之中,交通运输、火力支援、协同作战都是可望而不可求的。特别是交通运输,在山地崎岖的各岛屿之间,运输的畅通往往就是一支部队赖以支撑的生命线。可以说至关重要,但当时的司令部显然忘记了这一点。致使日本的军队可以将四国联军分化瓦解,最终吞并了整个东南亚。


日本仅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吞并了东南亚


四国联军全军覆没后对于战局的影响

事物的影响往往是双方面的,在日本取得了南部战役的胜利后,整个日本都处于极度的狂欢之下。所有的日本将领都对于战争的未来非常乐观,致使他们轻敌冒进,制定了中途岛乃至澳洲和加拿大的登陆作战计划。在当时的日本大本营眼中,日本军队登陆美洲本土只是时间问题了。也是在国内这股狂热的战争舆论裹挟下,日本军队在东南亚战役结束后仅仅一个月就开始了中途岛作战计划,最终导致了日本全部的航空母舰都被摧毁,日本的战争优势彻底被逆转。中原茂敏的《大东亚补给战》中有这样的记载:

“海军主张:极其要紧的是充分扩大初期作战的战果,不给敌人以喘息反攻的时间,要求连续实施澳洲战役,夏威夷战役和印度洋战役。对此,意见分歧,未能做出决定,于是就提交3月7日的御前会议。

印度洋战役、夏威夷战役和澳洲战役的设想,确实气魄很大,作战当局受到初战战果的鼓舞,决心实施,企图给美国以致命打击。统帅部的部分人士即陆、海军的实权阶层认为有这样的强大的军备——陆军的4号军备计划和海军的10年军备扩充计划,就不会败于美国。

政府(企划院)也于1942年2月28日提出了大东亚资源图设想。可是,会议和设想都成了沉醉于胜利的不足一月的短暂梦幻。”

同时,日本也在占领东南亚之后,对于当地的居民和战争中的战俘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和虐待。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澳大利亚战俘,这也使得澳大利亚和日本之间结下了刻骨的仇恨。日本在遭到战略核打击之后,宣布投降。当时澳大利亚对于清算日本战争罪行表现得最为积极,对于日本七名甲级战犯处以死刑,也有澳大利亚出身的东京审判庭长韦博爵士做出的努力。可以说,盟军依靠的是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核武器的强大破坏力锁定了胜局,但是在开战初期的经验教训仍然值得后人吸取和反思。

东京审判中的法官


综上所述,日本在偷袭珍珠港事件的同时发动了进攻东南亚的计划。但是盟军方面由于早期的战术配合混乱,战术和武器没有跟上时代发展,政治影响军事等若干因素影响。最终致使在泗水海战中美、英、荷、澳四国联军的舰队被日本重创,十四艘舰船中只有四艘负伤逃离,其余全被击沉。这是一战中的日德兰海战后规模最大的水上作战,日本在此战之后志得意满,轻敌冒进。仅仅一个月就开始妄图染指澳洲和太平洋东部地区,最终招致了中途岛之战的惨败,战局被盟军彻底扭转,走上败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