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名綏芬河口岸境外輸入病例治癒出院

晨報融媒體訊(武淑華 記者 曲靖)5月1日14時30分,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又有18名境外輸入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其中,紅旗醫院省級重症集中救治區域中心6名重型危重型患者出院;紅旗醫院境外輸入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救治基地12名普通型、輕型患者出院。

18名境外輸入新冠肺炎患者分別來自黑龍江省、吉林省、廣西省、浙江省、河北省、江蘇省、內蒙古自治區、湖北省八省。國家、省專家組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全部符合出院標準,轉往牡丹江市中醫院進行14天的隔離觀察。

18名患者均於4月由綏芬河口岸入境,先後被確診併入院治療。其中有一對來自吉林省的父子,父親59歲,兒子28歲。由於兒子病情較重,4月9日由綏芬河市人民醫院轉入紅旗醫院,診斷為新冠肺炎重型;父親於4月10日由牡丹江市康安醫院轉入紅旗醫院,診斷為新冠肺炎重型。兒子入院時高熱、呼吸困難,給予高流量吸氧、抗病毒、抗炎、CRRT等治療, 4月12日呼吸困難進一步加重,氧合指數再次下降,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危及生命,病情由新冠肺炎重型轉為危重型。紅旗醫院省級重症集中救治區域中心主任謝鳳傑沒有放棄,立即採取氣管插管及呼吸機輔助呼吸,俯臥位通氣治療。

該患者體重103公斤,每一次翻身,每日俯臥位通氣治療時間為12小時,謝鳳傑都儘量守在患者床旁(除有會診等工作外),時刻觀察治療效果。長期的俯臥位容易發生壓瘡等併發症。治療期間護士為患者按摩受壓的部位,促進血液循環,加強皮膚護理。隨著氧合指數的逐漸升高,患者呼吸困難的症狀漸漸減輕,經過11天的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抗感染、抗炎等對症支持治療,患者病情逐漸好轉,氧合指數逐漸上升,生命體徵較平穩。父親的病情也在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下日漸好轉,隨後醫護人員安排父子二人相見,相互加油打氣。5月1日父子最後一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達到出院標準。

目前,紅旗醫院共有26名患者出院。其中省級重症集中救治區域中心14名;紅旗醫院境外輸入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救治基地1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