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的葬禮是什麼規模,這組照片帶你回看,一百年前的國葬

清朝後期,掌權者昏庸無能,歐洲各國趁著工業革命飛速發展,整體實力得到了極大的進步,因此有了兩次鴉片戰爭,有了甲午戰爭,有了中法戰爭,有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雖然當時也興起了洋務運動和維新變法,但是仍然不能改變清朝的局面,尤其是維新變法,僅僅歷時103天,就已經宣佈失敗,戊戌六君子被慈禧殘忍殺害,而作為支持這場變法最重要的一人便是光緒皇帝。

為了這場變法光緒皇帝付出很多,可惜的是,光緒雖有皇帝之名,卻無皇帝之權,最終也被慈禧太后囚禁,戊戌政變之後,慈禧就明白,僅僅這個政變,光緒與她之間就沒有了重新和好的可能,當庚子年八國聯軍進逼北京,清兵屢戰屢敗無力阻止洋兵,慈禧感覺走投無路,準備自殺時,她就決定不能讓光緒活在世上。

一直到光緒皇帝的突然駕崩,這位皇帝才再次被人記起,光緒皇帝雖然不是清王朝最後一個皇帝,但是他卻是最後一位舉行國葬的皇帝。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緒帝暴崩,享年38歲,廟號德宗,諡號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葬於清西陵之崇陵。孫中山說:“夫康梁,一以進士,一以舉人,而蒙清帝載湉特達之知,非常之寵,千古君臣知遇之隆未有若此者也。百日維新,言聽計從,事雖不成,而康梁從此大名已震動天下。此誰為之?孰令致之?非光緒之恩,曷克臻此!”

縱觀光緒皇帝的一生,從被慈禧選中開始,恐怕就已經註定是一場悲劇,雖有心改變清朝局勢,卻又無力迴天,實在是一代皇帝的悲哀,不過很多百姓認為光緒還是一個好皇帝的,所以自發走上大街,跪送光緒。

正如《清史稿》對他的評價:“德宗親政之時,春秋方富,抱大有為之志,欲張撻伐,以前國恥。已而師徒饒敗,割地輸平,遂引新進小臣,銳意更張,為發奮自強之計。然功名之士,險躁自矜,忘投鼠之忌,而弗恤其罔濟,言之可為於邑。洎垂簾再出,韜晦瀛臺。外侮之來,釁自內作。卒使八國連兵,六龍西狩。庚子以後,怫鬱摧傷,奄致殂落,而國運亦因此而傾矣。嗚呼,豈非天哉。光緒駕崩後,清越四年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