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模考试最接近高考成绩是真的吗?

高三一模考试最接近高考成绩吗?

最近两天高三正在一模考试,很多家长说“高三一模考试成绩最接近高考成绩”,这是真的吗?

1、从整体上来说这是真的。

原因有三:

A、距离高考时间最近。

一模考试距离高考不足俩月,今年情况特殊,距离高考也不足仨月。高中所有的知识学完了,又系统的复习了一遍,所以整体上学生成绩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了。

B、学生大体上成绩变化不大。

根据历年的成绩来看,大到一个市,小到一个学校,一模的成绩一般与高考成绩差距不大。有的时候学校名次可能会有大的变化,除了考试不严格,有作弊的因素外,就是分数咬得太紧,拉不开距离造成的。

C、一模考试是高考前最受重视和组织最正规的一次考试。

上至教育行政部门,下到学校,学生家长,无一不对一模考试倍加重视。一切的考试流程都尽最大可能的模仿高考,除了想让学生有一次最逼真的模拟训练之外,就是上上下下想提前摸下底,了解下现状。从这个角度说,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一模成绩都是最接近高考成绩的。

2、就学生个体而言,这是假的。

一模后,大家都很紧张。领导可以慌,老师可以慌,如果家长学生跟着慌就错了。为什么呢?因为对具体每位学生而言,一模和高考之间可能还会有巨大的变数。

原因有三:

A、任何考试变化都比较大。

学生们都有这个常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同一时期,同样难度系数的两次考试,学生个体的成绩差距都会很大,更不用说三个月之后的高考了。

B、影响考试的几个主要因素都有变数。

影响考试的主要有三个因素:知识能力积累程度,心理承受能力,考试技巧和其它因素。一般情况下,这中间起决定作用的是知识能力积累程度,如果估算的话大约能起到70%的作用,心理、技巧、和其它因素大约能占到30%。但是特殊情况下,比如说高考考场心理崩溃了,那心理因素就可能导致100%的失败;比如说运气不好,出的试题中恰巧自己的知识漏洞或者不熟练的知识很多,这就不仅会直接影响成绩,还会影响心理,进而又影响成绩。

C、学生潜力无限。

开窍有早晚,有的学生开窍早,可能高一时就开始奋发了,所以成绩一直好;但有的学生开窍晚,高一不知道学习,高二慢上劲,高三才开窍了,开始拼。这样的学生谁也不敢说就一定考不好。网上不是流传着“43天从300多分提到500多分的差生逆袭典型”吗?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最真实的一个例子,一个学生数学只能考三四十分,考前一个月慌了,找校长补课,校长看他基础太差,没法补,就让他一个人看课本,做课后练习,结果高考考了80多分,超过了一高普通班的平均成绩(当年的数学题太难,平均分都低)。

我曾经遇到一个学生,学文的,平时不咋上心学习,高三最后一个月受环境感染,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发疯般的背书,做作业,问问题。高考前告诉我说:“老师,如果高考再延迟一周,我能考上一本”,我心里说这娃说话咋恁(你咋不用你的这个字,哈哈哈)不靠谱,但是我没打击他,鼓励了几句让他走了。结果高考成绩出来,原本只能上专科的他,竟然考上了二本。我这才彻底相信他的话了。学生的潜力大的没边,所以千万不要依据一模的成绩给学生定个上限。

既然如此,那怎么才能发挥出学生的个体潜力,最大可能的取得高考好成绩呢?

喝口水,歇一会,明天咱接着说——《当一匹高考“黑马”,你做好准备了吗?》

声明:原创不易,如果转载请标注“来自微信公众号大美新一高”,且精选留言不得发布不利我校形象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