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憋屈帝王,装傻36年还被关进过厕所,登基后所有人又敬又怕

历史上有位把“扮猪吃老虎”发挥到极致的帝王,在他短短一生50年中,有36年是在装疯卖傻中度过,连他的子侄都经常拿他取乐玩笑,更一度被人关进过厕所。不过在他登基为帝后的13年里,他对外击败外族侵略,收复失地,对内以雷霆手段整顿吏治,改善民生,使“安史之乱”后萎靡的大唐开始焕发新的生机,史称“大中之治”,更被人送外号“小太宗”(跟唐太宗李世民相提并论)。这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伟大帝王,在中国历史上可以排进前10名的皇帝!

公元810年6月23日这天,婴儿响亮的一声啼哭响彻在大唐深宫中,声音来自于被宪宗临幸的郭贵妃侍女郑氏所生下的一子,此时身份卑微的郑氏不会想到,她生的这个儿子将来会登上皇帝宝座,并成为大唐历史上唯一堪比唐太宗李世民的有德明君,而她将会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太后,尊贵一生。

郑氏生下的这个男婴叫李忱,为唐宪宗第十三子。李怡从小木讷,又不爱说话,看着一个地方发呆就能发半天,太监宫女这些人都觉得李怡可能是个痴呆。这样一个出身卑微,又木讷的性子,使得小李忱受尽欺侮。不止太监宫女瞧不起他,连他的兄弟,子侄也是经常捉弄他。

彼时的大唐,宦官专权,许多宫女、妃嫔、大臣、皇室子弟都被宦官整残逼死,连皇帝也只是明面上的傀儡,太监的权利可以大到决定皇帝由谁来做。晚唐时期,皇帝更迭之快,很大部分原因都是宦官在背后操生杀予夺之权。而且还有唐文宗时期的“甘露之变”为前车之鉴,使得李忱越发明白,在宫中夹着尾巴做人才能保住性命。

就这样,李忱开始了他长达30多年的“戏精”人生。他努力让自己做个深宫的透明人,恭顺、木讷、痴傻、话少是他特意给自己打造的标签,这样别人就会认为他毫无威胁力可言。有一次,唐文宗宴请宗室子弟,光王李忱也在其中。酒过三巡,气氛渐渐热络起来,唐文宗指着李忱对所有人说道:“你们都去逗逗李忱,好为酒宴助兴。”众人听罢,纷纷使出十八般武艺拿李忱取乐,连旁边伺候的宫人都有点看不下去。不过李忱依然面不改色,甚至颇为配合,好像受辱的不是自己一样。

如此隐忍的李忱,引起了颖王李瀍的注意,心中对他这个皇叔埋下了防备的种子。后来颖王登基为帝,是为唐武宗,武宗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决定试试这个“痴傻”的皇叔。于是,他派人把李忱扔进了茅厕之中,想看看他是什么反应。在厕所外观察李忱反应的太监仇公武回来禀报道:“光王好像很自在。”仇公武看了看武宗表情,又建议道:“不管他真傻还是假傻,干脆一刀杀了。”武宗略一沉吟,点了点头。

第二天清晨,一辆运粪车从皇宫里缓缓驶出,所有人不知道的是,车里装的不止有粪,还有光王李忱。据唐末史料《续皇王宝运录》记载,宦官仇公武假意向武宗建议杀掉光王李忱,其实暗地里却偷偷将光王李忱偷运出宫。这样,才有了后来的“小太宗”李忱,大唐也多了几年苟延残喘的国祚。

公元846年,唐武宗驾崩。宦官集团迫切想找个容易操控的傀儡做皇帝,而又傻又木讷的李忱简直是傀儡的不二人选。于是,宦官集团直接拥立了李忱坐上皇位。宦官集团的算盘打得有多响,李忱就有多欢乐。登基为帝的李忱,一反平时的呆傻形象,处理政务果决明断,得心应手,仿佛干了几十年政治的老油条一样。这时所有人才醒过味来,最后悔的莫过于宦官集团,本想为自己立个傀儡,没想到立的是条真龙,只悔自己当初瞎了眼,只恨光王李忱演技好。

宣宗李忱上位后进行了一大堆的时政举措和政务改革,这些都为衰败的大唐重新注入了活力。他刚上位不久就结束了大唐长达半个世纪的“牛李党争”,纠正了武宗时期一些矫枉过正的政策。宣宗对科举和选官也非常重视,他在位期间,经常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装扮成平常人的模样,到民间进行私访,以听取人们对科举取士的议论,对科举制度也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改。宣宗不仅喜爱儒士,关心科举,对政府官吏的选拔和任用也非常重视。他认为:“治理好国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君主能够明察慎断,正确的选拔和任用官吏。”由于宣宗重视科举,重视具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严格选拔和任用官吏。因此,在当时出现了一大批精明强干、政绩显著的官吏。

自安史之乱以后,吐蕃趁大唐腾不出手,就慢慢蚕食了河西一带,吐蕃对占领区人民极端残暴,凡是吐蕃军队所到之处,焚烧房屋,蹂躏庄稼,驱掠人畜,无恶不做。同时,因为吐蕃“重壮贱老”,唐人被他们俘虏以后,老弱全部杀光,少壮充当奴隶。唐人每天都在盼望河西能重返大唐怀抱。而唐宣宗时期做到了,收复了被吐蕃占去的河西一带 (今甘肃黄河以西地区,又称河西走廊),重新开通了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以及与中亚各国的联系。

李忱一直对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崇拜,并以李世民为榜样,他把《贞观政要》时常放在身边拜读,拜读之前还要正色拱手。而且在纳谏方面也向李世民看齐,找来了魏征的五世孙魏谟入朝为官,魏谟入仕后,也很好的再现了祖辈魏征直言进谏的风范,被拜为宰相。宣宗在御人方面也极有手段,被称为“智术治国”。上朝议政的时候,他威严难以逼视,议完政务,宣宗就和蔼可亲的跟大臣们闲聊,聊些家长里短。唠完闲话,过一会儿严肃的又对群臣们说道:“卿等好自为之,朕常担心卿等负朕,日后难以相见。”这样的恩威并施,搞得群臣心里是又敬又怕。大中年间最得圣眷的宰相令狐綯就曾说过:“我秉政十年,皇上对我非常信任,但是在延英殿奏事时,没有一次不是汗流浃背。”

历史上对唐宣宗的评价都极其高,把他的“大中之治”跟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和汉文帝时期的“文景之治”相提并论,可见宣宗的过人之处!不过,尤为可惜的是,这位或可以挽救大唐于颓势的帝王,太渴望长生不老,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丹药上,在公元859年,因服食丹药而中毒身亡。在位时期仅13年,而宣宗之后的帝王,全是草包,以至于大唐慢慢走向衰败成不可逆转之势。如果李忱不那么早死的话,或许,大唐也不会那么快就灭亡。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多多支持鼓励,谢谢!历史杂货铺子带您了解历史故事,野史故事,民间传说,风俗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