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甲5月9日重启或成空,韩K联重启几率大 欧洲足坛如何重启?

本周末韩国K联赛将会展开新赛季的角逐,据韩国职业足球联盟官方宣布,K1和K2联赛的22支球队球员、教练组以及工作人员均的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这为联赛按计划重开打下了基础。


在疫情防控的大前提下,安全是各大联赛复工复产的首要条件。韩K联赛重启给予了各大联赛参考的范本,不只是亚洲范围内,相信欧洲各大联赛也会对此关注。韩K联赛正常开启建立在全员检测过关的情况下,但欧洲的情况并不乐观,就算是最为积极的德甲联赛,也不容乐观。



德国足球联盟官方通告:德甲、德乙俱乐部对所有的球员、教练及俱乐部工作人员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共计1724次检测,其中有10例感染病例。此前关于德甲联赛恢复的消息都是来自于媒体爆料,官方层面并无相关回应。德国内政部长对联赛恢复是支持的,但总理默克尔与各州长之间的会议在6日进行,届时会对德甲联赛是否恢复的问题进行讨论。


德甲联赛之所以成为复赛的急先锋,根本原因就是在疫情冲击之下,不少球队即将面临破产危机。若本赛季取消,德甲、德乙共36支队伍中有13队可能熬不下去。职业联赛的根本在于俱乐部,没有了俱乐部联赛也无法正常运转。最尴尬的是德国职业联赛一直推崇备至的“50+1”政策,可能成为压倒不少球队的最后一根稻草。



实际上大家普遍理解的“50+1”并不是指私人投资者或企业不能拥有职业球队50%或以上的股权,而是俱乐部必须拥有50%以上的表决权,而且俱乐部在所有资产所有人中,在50%表决权之外,至少额外再拥有一个进一步的表决权比例,也就是大家理解的那1%,但并不仅仅是1%,它更像是一个宏观代名词,当然,它代表的是表决权,而并非资产比例。


简单来说,就是投资人注资多多益善,但无法获得进一步的表决权,到头来决策权并不在投资人的手上。这么一种运作模式给予德甲足球一段时期平稳,俱乐部自负盈亏,日子挺滋润。德国足坛也不会出现大巴黎、曼城这种的土豪球队破坏联赛生态,不单是俱乐部本身,球迷也非常认可这种模式,改变的难度不小。



但过去适用的规则,如今是否符合大潮流?职业足球世界引入了资本,资本发现其价值并推高,改变了一部分联赛的生态。德国足球相对是偏安一隅的思想,近年来除了拜仁,欧战中并无太多出色表现的德国队伍,因为体质所限,德国球队普遍没有大笔资金支撑,引援等预算上自然无法和其他联赛相比。就算是德甲巨无霸的拜仁,以往一个电话就完成一个球员引进的日子已经不复存在,“德甲挖掘机”发现有更多的对手参与球员竞争,球员身价水涨船高,俱乐部花费更大却未必能够引进心仪球员,在竞争力上无疑是落了下风。



更有这次新冠疫情对足坛的冲击,不少俱乐部遍体鳞伤。投资人注资救亡或者有投资人抄底入手,都是让俱乐部渡过难关的方式、方法。可是德甲因为“50+1”的政策,投资人注资这条路基本堵死,要不像拜仁家有余粮,要么像多特蒙德早早借贷,可以让球队熬得更久一些。其他的队伍也只能等待联赛恢复的时候自救,时间停得越久,面临破产的队伍只会越多。


这次疫情或许是德国足球体制改革的契机。近日拜仁慕尼黑主席海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德甲应该放宽“50+1”政策。他认为“50+1”对于某些俱乐部来说并没有帮助。我认为应该由各家俱乐部来决定放弃多少股份,责任由自己承担。如果德甲真的放开“50+1”的话,德国球迷对足球的热情,德国各大城市的吸引力肯定会帮助德甲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德国媒体Sport1表示,也许之后英超那样的模式会逐渐进入德甲,德甲也可能有更多的“土豪球队”。



提议倒是很好,但事情的推进总要一步步来,或许真要有几家俱乐部熬不住破产了,德国足球界才意识到需要改变,起码在整个足球大环境中,不至于太过落后和被动。


这些都是后话,恢复联赛是各家俱乐部头等大事,所谓火烧眉毛顾眼前,德甲积极推动可谓有理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