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大事:平潭公铁两用大桥试通车 南京长江五桥完成荷载试验

01

世界最长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试通车


10月1日,作为我国首座跨海公铁两用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公路面试通车。


这座大桥是“十三五”规划中北京至台北高铁的先期工程,全长16.34公里,上层设计为时速100公里的六车道高速公路,下层设计为时速200公里的双线I级铁路。它起于福建省长乐市松下镇,跨越元洪航道、鼓屿门水道、大小练岛水道、北东口水道,在苏澳镇上平潭岛。

据介绍,作为世界最长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该桥地处全球著名三大风暴海域之一,全年6级以上大风天气超过310天,被称为“建桥禁区”。为应对恶劣环境,一批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上马。在架梁阶段,为减少海上高空作业时间,采取钢桁梁整孔全焊接制造,在工厂整体制造总拼,装船运输至桥位处,现场海上浮吊整孔架设,这种方式为国内首创。为便于风浪中施工,建设单位历时3年、耗资3.6亿元打造“大桥海鸥号”起重船,还自主研发了一套环境综合监测和预报系统,在施工中巧用“天窗时间”。(来源:湖北日报)


02

新疆“石玛大桥”通车

10月8日,石玛大桥正式通车,标志着石河子市、玛纳斯县兵地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石玛大桥项目分石玛大桥和连接线两部分,东连玛纳斯县凤城路,西接石河子市天山路,全长5.8公里,总投资4.99亿元。石玛大桥设计为景观性大桥,采用多拱结构横跨玛纳斯河,全长974.355米,主体长680米,桥面总宽36米,主车道为双向六车道,桥两侧各有3米的非机动车道和2.5米的人行道。

玛纳斯县与石河子市相距15公里,交通不畅成为制约兵地融合发展的瓶颈。2019年3月,自治区党委、兵团党委确定石河子市、玛纳斯县为兵地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在融合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融合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石玛大桥是加强两地互联互通的新廊道,应作为石玛兵地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予以重点推进,并于2019年9月9日全面开工建设。


石玛大桥通车后,两座城市直线连通,玛纳斯县到石河子市时间缩短至5分钟,到石河子花园机场时间缩短至30分钟,极大地方便了两地群众出行。(来源:天山网)


03

南京长江第五大桥主桥荷载试验顺利完成

10月4日,南京长江第五大桥主桥荷载试验顺利完成,标志着大桥建设又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本次荷载试验工作共3天,包含10个静载试验工况,30余个测试项目,分为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


静载试验加载采用36辆总重40吨的4轴重型货车作为设计等效荷载,所有试验加载车辆在静载试验开始前1天集结完毕,完成装料、称重、轴距测量、清洁覆盖等准备工作,并对每一台加载车进行编号。


开始试验时,36辆累计达1440吨的载重汽车分4级对桥梁最不利位置进行加载,观测桥梁结构在静载作用下的结构响应。

动载试验项目包含有障碍行车试验、无障碍行车试验。动载试验由4辆40吨的载重汽车,以20~100公里/小时的速度通过桥梁,测试实际移动车辆作用下的主梁动态应变,模拟桥跨结构在正常运行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考察桥梁的冲击系数等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试验结果表明,主桥在各工况试验荷载作用下,结构受力行为与计算结果较为接近,桥梁各构件工作性能及结构刚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南京长江第五大桥通车后,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完善国家干线公路和长江下游地区过江通道布局,支持南京江北新区建设,缓解南京市过江交通压力有着重要意义。(来源:金陵晚报)


04

清水塘大桥主墩承台全部浇筑完成

9月28日凌晨,经过34小时连续作业,在浇筑了2236方混凝土后,株洲清水塘大桥23号主墩顺利完成施工,标志着大桥2个主墩承台全面完成,为墩柱施工奠定坚实基础,向年底完成大桥下部结构施工的目标迈出坚实一步。

株洲清水塘大桥北起清水塘大道,上跨清霞路,往南越过湘江,上跨滨江北路、新东路后对接珠江北路落地,道路全长2.85千米,其中桥梁段长度2.175千米,主桥跨径布置为120米+480米+120米,采用钢桁架拱桥方案。

23号主墩承台长41.1米、宽13.6米、高4米,面积达1.3个篮球场大小,采用一次浇筑成型。经过充分研讨论证,项目团队采用超缓凝混凝土适当延长混凝土初凝时间,确保其连续长时间浇筑性能指标满足要求。同时,为降低混凝土自身温度与户外温度差异,防止其开裂,确保施工质量,作业现场配置了冷却水循环系统并设置了70余个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主墩内部温度变化。


据了解,作为株洲市第八座跨江大桥,清水塘大桥将成为连接株洲石峰区及天元区两区域的新动脉,有效地加强轨道科技城、清水塘生态科技产业新城、株洲国家高新区以及武广新城等四大板块的紧密联系。根据计划,大桥将于2022年8月建成通车。(来源: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05

黄蒲高速洛河特大桥全线贯通

10月5日,洛河特大桥全线贯通,为年底实现全线通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黄蒲高速公路是国家榆(林)蓝(田)高速公路和陕西省规划主骨架网“六纵五横”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线路全长80多公里。建成后,将助力实现陕西省“县县通高速”目标,打通陕北革命老区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对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推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贯通的洛河特大桥全长1538米,横跨洛河及西延铁路,最高墩达131米,也是全线最高墩。该桥位处U型沟谷,两岸坡度较大,黄土覆盖层较厚,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截至目前,黄蒲高速公路蒲城至白水段32公里已于今年1月开通,剩余白水至黄龙段48公里正在加紧建设,计划于年底实现全线通车。(来源:华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