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稳健著称的纯债基金为什么会“大跌”?

众所周知,股票属于高风险投资,波动大。而债券属于低风险投资,波动小。因此,基于低风险品种的配置需求,大家对债券往往愿意投入更多资金。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以稳健著称的纯债基金持续下跌,以至于很多朋友都来问我。

说好的稳稳的幸福呢?

债券不应该和存款、货基一样吗?

低风险固定收益怎么还会亏钱呢?

下跌原因

1 配置可转债

不少债基名为“债基”,实际上投资的时候是可以配股票或可转债的。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关于这一点,我在之前的文章《纯粹才是稳稳的幸福》中解释的比较清楚,这里不再赘述。

然而,最近纯粹的纯债债基也同样下跌,主要是下边第二个原因,债券本身的下跌

2 债券价格下跌

纯债基金投资于债券。纯债债基的下跌必然是由债券价格的下跌导致。

我最近经常给咨询的朋友解释利率、经济拐点、货币政策等等逻辑,但最后发现很多非金融专业的投资者朋友连最基础的问题都没有理解。比如:

为什么债券价格会下跌?

难道债券不是跟存款、货基一样定期收到利息,到期偿还本金吗?

接下来,我试着用比较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以上问题。

假设,

我们购买10000元五年期债券,每年票息5%,持有到期。(简单起见,假设单利)

情形一:

我们不考虑债券的交易,且债券没有违约风险的情况下。

我们每年收到500元票息,5年后收到本金10000元。资产曲线如下所示:

这种情景假设下,债券与存款没有区别。

资产曲线也非常稳定向上!

稳定的吃票息嘛~

情形二:

真实情景中,投资人或者基金持有的债券未必会持有到期,而是会选择在不同的时点基于不同的需求进行交易,而交易便产生了价格

我们知道,债券的票息是根据发行时的利率水平确定的,而价格则是根据交易时刻的利率水平确定的。

比如5%这个票面利率就是根据0时刻的五年期利率确定的,而这个票面利率一旦确定,到期前都不再变化。

假设我们来到持有债券的第二年,还剩3年时间到期,票面利率5%。

你突然需要用钱,所以要卖掉该债券。

如果这个时候的三年期利率也是5%,那么你是可以以10000元价格卖掉的。此时你相当于收回成本10000元,加上前两年的票息,资产增长为11000元。

倘若这个时候,三年期利率突然飙升到10%,会如何呢?

你想要以10000元卖掉债券,交易对手如果以该价格买了你的债券,每年只能获得5%的票息,市场上其他债券可都是获得10%的票息哦!

所以,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想要卖掉你的债券,你必须要让对方也能获得10%的票息。

也就是降低债券的卖出价格。

这个债券还会付三次500元票息和10000元本金,累计就是11500元。

那为了让对方享受到每年10%的利率,那么合理的债券价格就是8850元,8850+885*3约等于11500元。

也就是说,此时只能以8850元价格卖出债券,加上前期获得两期的票息,资产仅剩9850元。

这也就是为什么最近债券下跌的原因。

同样情况出现在2017年债券熊市,当年10年期债券指数全年收益为负。

不过,如果此时我们用8850元重新购入10%利率债券,持有三年后,仍然会接近原先5年期的资产终值。

情形三:

有跌就有涨,假设在第二年时间点,三年期利率下跌至0%。

与情形二过程相反,此时价格会直接上涨到五年后的资产终值12500元,但由于利率为0,资产总值后三年不再变化。

债券上涨的情形就是2018年利率下行阶段的债券大牛市,当年10年期债券指数涨了10%以上。

以上三种情形在债券市场中会周期往复出现(如下图所示),因此也有了债券价格涨涨跌跌。简而言之,就是

利率下行,债券价格上涨。

利率上行,债券价格下跌。

由上图可以看出,最近利率触底反弹,也导致了近期债券价格的持续下跌。

对于长期投资者基本等同于持有到期,殊途同归。

但对于短期投资者,在价格波动的波谷和波峰买卖,确实也会出现亏损或者盈利。

一旦涉及交易,就会产生交易价格。

债券的现金流是由买入时点的利率水平的决定,而债券的价格则随着利率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如何选择债券的期限?

纯债基金包括短期纯债、中长期纯债等。这里的期限说的是投资目标债券的期限,专业一点叫久期。

大家可以类比存款的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存款随期限延长,利率提高,但流动性变差。

债券随期限延长,利率同样提高,但对利率变化敏感性也提高,价格波动风险变大。

收益与风险同源。

下面直观展示不同期限债券,长期的价格表现。

可以看出,期限越长,长期来看收益越高,但波动也随之增大。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说,长期配置的话,选中长期纯债的原因。

如果只是短期资金配置的话,可以投资期限较短的纯债基金,收益曲线很平稳,但长期收益就是货币基金的收益水平。

能否预测利率走势?

非常难!

就是整天研究债券的专业投研人员,也很难完美预测,抓住债券牛熊的波段。

不然,一定会出现这样的明星基金经理,据我所知并没有。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影响利率的因素复杂且多变。

比如,宏观经济、通胀、货币政策、金融稳定等都会成为央行调节利率的考虑因素,这些因素每一项都是难以说透的,更别说综合到一起。

而在时间周期上看,不同阶段,影响利率的核心因素也会不同,比如早期是通胀,后来是社融,后来是金融稳定。

每个时代都有当时的核心矛盾驱动。事后看,都很明明白白,而在当时,都是混沌渐开的状态。

如何看最近利率反弹?

我个人理解主要是以下几点:

1) 边际改善

受疫情影响,今年经济确实压力很大,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是个绝对变量。

资产价格变化不太看绝对量,而是边际变化。

最近随着疫情管控放松,经济回暖,出口数据也不错,虽然数据绝对值不好看,但边际改善确实也明确。

经济的边际改善,也带动了利率反弹预期。

2) 宽信用政策

简单来讲,本次宽信用是让银行更加直接给与企业融资,而不像以前会创造一部分债券购买需求,直接带来了债市需求减少,利率上行。

3) 外部环境

国外大部分国家已经是零利率甚至负利率,国内的经济又率先企稳,国内金融市场并没有降息“压力”。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交流。

当下如何操作?

我从个人角度出发,只是简单解释了最近利率的反弹,接下来我更倾向于横盘低位震荡。毕竟现在经济的绝对水平并不适合利率大幅上行。

但就像我上面提到,预测利率是很难的。

我也非常不建议大家去尝试预测利率,进行债市择时。

如果一定要择时,我认为更合理的方式,是去根据当前的利率水平做性价比判断。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利率即使已有所反弹,长期来看仍然处于历史低位,即使利率下行,空间也不大,而利率反弹的空间更大。也就是说,当前买入长期纯债的短期盈利空间小于亏损空间,性价比较低。

那就很简单了,当前时点对于中长期纯债最好不要进行加仓,如果要加,更应该加仓一部分短期纯债。

当然了,如果是长期配置中长期纯债基金,我个人认为可以先不用着急,利率也是波动的,不应该以短期投资的心态去投资中长期纯债基金。

以上就是我对近期纯债基金下跌原因的分析,欢迎大家探讨交流!

觉得有帮助,不妨点赞关注!(*^_^*)

往期精选:

医药医疗谁才是基金真男神?

年化76%的银行指数投资攻略

面对危机普通人如何不被收割?

中华儿女如何“抄底”海外股市?

一份有理有据的基金推荐排行榜!科学分析三年翻倍资产!

混合基金推荐排行榜!专业人士帮你股债轮动配置

债券基金推荐排行榜!纯粹才是稳稳的幸福

值得收藏的“抄底”指南!抄个明明白白

穿越牛熊的大消费了解一下?

指数投资估值表正确打开指南

“存款+”无风险年化收益 4.8%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