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巴马:满满“电能量”美了生态富了民--广西要闻--广西--地方--首页

来到巴马这个著名的世界长寿之乡,人们不难发现,在这人口仅有三十万的山区小县,处处是青山,环环见绿水。宽敞整洁的道路,窗明几净的小洋楼,整齐划一的供电线路……

甲篆镇地处大石山区,是巴马各大著名旅游景区的聚集地。一直以来,这里的群众都是靠柴薪取暖做饭,生活着实也算自给自足、其乐融融。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近几年来巴马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这一带居住人口逐渐密集,慕名而来的游客和“候鸟人”也越来越多,让这里本来也算殷实的生活条件,已经开始无法满足当地日益增强的物质生活条件需求。

因祖祖辈辈都是靠山吃山,附近山上的木柴逐渐被砍光,就要到更远的山头去砍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加剧了水土流失。虽然大家都知道用电会带来很大的方便,这里的供电环境却不容乐观,线路老旧,供电变压器容量小,电压不稳定容易烧坏电器设备等,他们一度把“用电煮饭取暖”当成了一种美丽的梦想。

2019年9月,广西电网公司重点安排包括巴马在内的全区贫困地区农网投资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农网投资建设工作,其中在巴马投资3.5亿,建成了700多个农网改造项目,彻底解决了全县107个行政村(社区)近30万各族人民群众的用电难题,88个重点产业扶贫配套供电项目也全部通电投产,目前正开足马力推动全县脱贫攻坚向前迈进。

充足的电能,助力特色扶贫产业在巴马遍地开花。目前巴马“5 2”特色优势产业覆盖率为96.81%,全县57个贫困村“3 1”特色产业的覆盖率均达90%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增至7608.93元,年均增幅达34.01%。巴马贫困人口从2015年底的14440户贫困户65167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937户3198人,贫困村从57个减少到5个,综合贫困发生率从25.5%降至1.24%,“九有一低于”整县脱贫摘帽指标稳定达标。

在甲篆镇兴仁村、坡月村,所略乡平六村、力那村等地,农网改造项目的实施,也为当地群众“用电煮饭取暖”的梦想成为了现实,也对带动乡村种植业、养殖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

如今电压稳了,电量足了,全县各族人民群众在家电下乡政策的推动下,购买家电的热情空前高涨,各式各样的品牌家用电器大量进入农家。劳累一天的村民回家里,打开电热器的水阀,就能洗上舒舒服服的热水澡,升腾的热气不仅驱散了全身的疲劳,更温暖群众的心窝。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和“候鸟人”,每天穿梭于这青山绿水间,真真正正体验到了“人在画中游”的绝妙仙境。

不见炊烟起,却闻饭菜香,农网改造项目的实施,给巴马这个美丽神奇长寿乡的画卷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庞革平 班华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