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的“至暗时刻”

2012年-2014年,开端是2011年姚明的退役,结束于2015年长沙亚锦赛的夺冠,在12年开始混乱,2013年达到顶点,2014年开始积极调整

。如果说2019年的男篮世界杯我们留有太多的遗憾和惋惜,以及对于教练员和个别球员的愤怒,那12-14才是真正令人产生绝望混合着惊醒的感觉。

这期间随着姚明退役,易建联开始挑起大梁成为男篮门面,新老交替的过程从阵容中就可见一斑:2012年伦敦奥运会,邓华德手下的大名单是易建联、王治郅、张兆旭、朱芳雨、孙悦、王仕鹏、刘炜、陈江华、周鹏、易立、郭艾伦、丁锦辉12人,其中5人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而从09年姚明因伤未出战国家队比赛以来,09年亚锦赛、10年世锦赛、11年亚锦赛再到伦敦奥运会这个备战周期内,除易建联、朱芳雨、王治郅和刘炜4人之外,其余8个参赛名额一直都在更换从未固定。

那届男篮在伦敦奥运会的12支球队中只拿到12名的成绩,5战皆负一共输掉132分,场均得分只有62.6分,和1992年的巴塞罗那(当然那届最大的话题是梦一队)奥运会并列1984年以来的最差战绩,邓华德也因此主动请辞,这也是刘炜、王仕鹏最后一次奥运之旅,刘炜也逐渐淡出主力控卫的位置。那届奥运会最令人失望之处在于内外线的集体迷失,男篮在助攻数、出手数和命中数全面落后,易建联虽然有亮眼表现,但比赛中的起伏和不稳定并不能带领球队走得更远,外线球员主体与08年相同,但4年的时间也带走了他们的手感和状态。同年的亚洲杯上男篮只拿到第5名。

到了2013年,情况不仅没有好转,甚至开始急转直下。接棒国家队教鞭的名帅扬纳斯基曾分别作为球员和教练带领希腊获得欧锦赛冠军,可以说是欧洲篮球的代表人物。作为篮协经过细致筛选和漫长考察后的选择,扬纳斯基自然被寄予厚望,加上上一年的耻辱刺激,因此篮协开始产生报复性、不着边际的“幻想”,要求他带领球队在2013年亚锦赛上夺冠,2014年篮球世界杯(前身男篮世锦赛)小组出线,2015年亚锦赛夺冠,2016年里约奥运会争取打进八强。外界报道扬纳斯基合同为一年一签(相当于“无保障合同”),篮协可以单方面解除,视男篮的成绩决定是否继续合作,不过官方申明是双向选择。

当然后面的结局证明篮协纯粹是想多了,亚锦赛赛上中国队只拿到了第5名的成绩,1/4决赛中以78-96不敌中华台北,耻辱性地被17分逆转,创下了自1975年以来亚锦赛最差战绩,失去次年男篮世界杯参赛资格,自1982年以来首次无缘世锦赛。扬纳斯基以治军严格出名,带有典型的欧洲篮球理念,强调基本功与团队协作,这些都没错,只是我们球员的发展现状不能短时间内达到他的要求,或许说即使是今天仍旧是个大问题

,加上他火爆的脾气,直言反感篮协对于战术和阵容名单的干预,导致最终不欢而散。客观上说,这一年,男篮经历了从美式思维到欧洲思维的转变,但效果嘛……还是乱。扬纳斯基匆匆接手,比赛前20天仍旧没有确定最终12人大名单,其实对照之下,主力阵容变化有限,男篮依旧在调整和洗牌,他选用的张博、李晓旭、刘晓宇等球员,之后也并未有更多机会在男篮历史上留下太多印记。

扬纳斯基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证明教练岗位并不是当时那支男篮的根本问题,顶级教练自然能够看人下菜碟,但人员整体水平如此,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他们需要的是成长和磨合时间。邓华德“狼性”指导之所以在后姚明时代短暂能出成绩,一是靠着前核心阵容还保持着状态,二是精神激励法,对于近年来习惯掉链子的男篮在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必须的。所以下一阶段的男篮,需要能顶住压力、争取时间和具有狼性精神的带队人。

2014年,男篮仍旧仿佛在黑夜中前行,男篮的旗帜之一王治郅也离开了队伍,这一年,宫鲁鸣临危受命,但最后球队带着亚洲杯第4名和亚运会第5名的成绩还是让球迷看不到光亮。作为曾经男篮国家队黄金一代的主力控卫,

宫鲁鸣的地位、威望以及资历摆在那,加上前面两年思路不清的混乱期,让他能够更沉下心去打磨阵容和基础,篮协也给予他更多的时间和包容,所以纵使14年男篮的成绩还在突破底线,宫指导的换血动作却一如既往地坚定。对比15年回暖的阵容:

2014年仁川亚运会:丁彦雨航、顾全、郭艾伦、西热力江、刘晓宇、孙桐林、王哲林、赵泰隆、李晓旭、翟晓川、周鹏、周琦;

2015年长沙亚锦赛:易建联、周琦、李慕豪、翟小川、丁彦雨航、赵泰隆、郭艾伦、刘炜、赵继伟、李根、王哲林、周鹏。

球队主体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真正发挥抢眼的周琦、郭艾伦和小丁14年已经出现阵中,而宫鲁鸣挖掘的赵继伟、翟晓川、李根也可以说是惊喜,当然这是后话。

识人用人只是基础,宫鲁鸣带给男篮根本性启发还是基础训练。当时,宫鲁鸣因为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备受球员和球迷质疑,球队开始频繁出现训练伤病的情况,为此球员通过媒体散发出不理解和对抗的情绪,这样猛练基本功的操作也让球员看不懂,但就是集训、失利再集训的过程,才让最后的结果显得更珍贵

,也反映出宫鲁鸣的慧眼如炬,敢于硬碰硬去讲问题去改问题。

15年之后,宫鲁鸣因为合同等多种原因离开,而男篮人才的储备一度让我们看到新希望,赵继伟、周琦、郭艾伦和丁彦雨航这些在联赛有着优异表现的球员逐渐接过国家队大旗,成绩也逐渐回到亚洲之巅,只是伤病、意外和失误又让我们基本功差的问题揭露了出来,2019的男篮世界杯就像是试金石,我们改变历史的机会本来就在眼前,可却沦为笑柄,以后可能都没有这么好的机遇,而我们以往稳操胜券的世界杯名额也变得岌岌可危,这背后是篮球理念、技战术要求的深刻变化。姚明上任以来,男篮一直在努力改革“睁眼看世界”,与NBA球队合训,分红蓝队比赛,职业联赛改制等等,但面对焦急的球迷、成长有限的球员,并不是能够平地起高楼的工程,需要耐心、努力和不断的付出。所以作为球迷,还是希望大家在批评谴责之外,更多些理性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