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自己》张芝芝,低配版的顾佳,撑不起孩子的未来

一杯苏打水387元,随便一顿饭后小甜点2000元出去了。

如果这是在条件好的富太太圈,根本不值一提。

可是如果换到外出吃一餐饭都要咬咬牙的中产阶级,就不一样了。

在《亲爱的自己》里,张芝芝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起点,让她赢在起跑线。她在费劲所有气力上了国际幼儿园之后,又开始想方设法融入富太太们的圈子。

可第一次下午茶,一杯苏打水就花费了387元。

第二次,有了前车之鉴的她借口减肥,只喝了一点儿白开水,还是花了三百多元。

一次下午茶三百多元,这对她的家庭来说,已经是一种强撑着的奢侈消费了。

可这却连富太太们的脚尖都够不着。

在芝芝眼里,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女儿雨薇,所以乐得值得。

可是真的值得吗?

在家里,她是一个典型的地位偏低的存在。

在老公面前没有什么话语权,时时被冷言冷语对待。

婆婆强迫她喝可以生子的来历不明的药,老公对此充耳不闻,能躲就躲。

她内心极不情愿,却也只能逆来顺受,不敢有丝毫反驳质疑。

在外面,她熬夜做小熊饼干,讨好孩子班上的阔太太们,可是并不被领情。

自荐参加太太们的活动,别人都不愿意带她,而她连花几百块钱都觉得吃力。

更重要的是,老公是一个甩手掌柜,对孩子的事从不上心,家里的经济条件,收入水平也无法支撑她这样长此以往的强融太太圈。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芝芝给人的姿态无非卑微、讨好、逆来顺受……

这样的她,虽然是一心为孩子,却在无形之中给这个家、给孩子带来了更加负面的影响。

《三十而已》里的顾佳虽然是一个全职妈妈,并且为了孩子卑躬屈膝去混太太圈,

但她从来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个妈妈、一个妻子应该做的一切。

作为妈妈,她给了许子言最好的陪伴和关爱,在自己寻找出路的同时,也不曾忽略孩子。

作为妻子,她有能够替老公解决问题,共担风雨的责任感,而且也没有盲目地去做任何超出家庭承受能力之外的事情。

顾佳有让人逐渐接受她的能力,也有自己创造一切美好的底气。

可是芝芝没有。

为了有很多的时间和太太们联络感情,她把婆婆叫来照顾孩子。

自己单方面的想要通过太太圈为女儿赢得一些表面的美好,也不曾和老公商量解决。

她有着顾佳一样的心,却没有顾佳一样的实力,既托不起自己,更托不起孩子。

没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她在别人面前都是唯唯诺诺的讨好。

虽然一时换来了别人的笑脸,却没有谁真正瞧得起这样卑微的她,包括她的女儿。

孩子的世界是敏感的。很多时候,父母的所作所为他们都看在眼里,即使不能全部懂得,也能从动作神态中知晓一二。

为了孩子而去讨好别人的芝芝,留给女儿的绝不是自己以为的无私和高大,反而是自卑和羞愧。

知乎上有个提问说:见过世面有多重要?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说:

会讲究,能将就。会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温和却有力量,谦卑却有内涵。

和有钱人家的孩子打成一片,玩到一起并非就是见过世面,注定人生与众不同。

真正的见过世面,是见过他人的富足,也不卑怯于自己的普通平常。

只要是在努力的人生,就没有什么拿不出来。

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人,有人可以在山沟田野里翩翩起舞,有人却在聚光灯下展现自我。

真正的富养孩子,从来都不是外在的充裕,而是内心的富足。

芝芝撇开自己家庭实际情况,放低身段去强融一个不适合的圈子。不仅忽略了家庭关系,也间接推开了亲子关系可能更加美好亲密的可能。

而她,也不会因为放低姿态,就会被那些富太太们平等对待。

穷人家的孩子也可以成为雄鹰,翱翔天际。

富人家的孩子也可能陨落凡尘,灯光黯淡。

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可以从内心,撑起自己未来的父母。而不是一个没有自我,连自己都托不起来的迎合者。

强大如顾佳,最后还是明白了比起那些外在虚无的东西,心灵的圆满才是最好的教育。

而芝芝要想给予孩子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要改变的不是身边的圈子,而是自己。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当她把所有那些用来混迹太太圈的时间精力,用在成长自我以及和孩子一起的时光上,把孩子教养成一个可以讲究、也能接受将就的孩子,就是一种成功。

父母的努力里藏着孩子的未来,但不是这样的努力。

父母为了人生努力追梦的样子、为了生活负重前行的样子、为了家庭和谐恩爱的样子、为了所有需要自信前行的样子……

才真正藏着孩子的未来。

他们会在这所有的姿态里,逐渐读懂成长、责任、担当、自信、素养等各种搏得美好人生所需要的品质。然后带着一颗努力的心,不卑不亢地去迎接人生的各种风雨,化茧成蝶,才是最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