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而知之,观王憨山、陈白一画展一得

困而知之

—— 观王憨山、陈白一画展一得

文/莫鹤群

有幸在湖南美术馆开馆周年之日,观展“湖南著名美术家推介工程·王憨山艺术展、陈白一艺术展”。

统观当今湖南三湘四水的中国画派,愚以为约可分为两派。

一派以有胆,有识,不舍昼夜,辛勤求索,荣辱皆忘的王憨山为代表。王憨山写意作品笔精墨润,气势雄壮,予人以震撼感。那种大气,那种率真,那种稚拙,那种厚朴,充分显示着王憨山崇尚“重、拙、大、憨”的审美意图,以雅俗共赏的形式真切表达了他在经历这个时代动荡变迁与生活艰辛辗转的真情实感。“自醉山居蔬食饱,无事开门闲看蛙。”他的画构图大疏大密,大浓大淡,大虚大实,至奇至险,直抒胸臆,别开生面。他的创作题材与思想皆来源于田间拾得。你看他画中的母鸡憨态可掬,小麻雀唧唧喳喳,小鸭子摇头晃脑,小鸡崽悠然啄食,无不透着质朴可爱、率真天趣。

“困而知之”是王憨山常用的一枚印章,这四个字也是他一生的写照。在展出的上百幅创作草图中,可以看到,王憨山作画习惯先画草稿,在“困”中求新,在“困”中求变。像那幅以老虎为题材的底稿,他连画几张,把它打上了网格,用近似于科学研究、精确计算的方式苦心经营画面。他的草图构成一目了然,你稍微把这根线偏到一边,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由此可见,王憨山是一个用脑子画画的人,他书读了很多,画也看了很多。在拿自己和前贤进行反复的对照过程中,给自己以启迪。正是这种“困而知之”且踽踽独行的勇气,让王憨山一方面应对着命运带来的各种艰难时刻,一方面用手中画笔坚定地守护着精神家园。因此他的作品充满生猛鲜活的生命力,一洗旧文人画萧散枯索、孤寒忧愁之气,传递出了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

一派以陈白一为代表。陈白一的工笔人物画游心于艺事,以诗人之情感,抒发清新之格调,画以文释,文以画扬,作品疏简淡远,意境祥和,生机盎然,卓尔不群,人所少见,乃学者之笔也。

陈白一工笔人物画远承宋元主体风格样式,又简敛变化为自我,潇洒明快的线条,典雅含蓄的色彩,明丽优美的形象,表现苗瑶风土人情,极富有生活味、乡土情和现代感,充满着迷人的东方神韵。察其笔墨,正如中国当代工笔重彩画学会会长潘絜兹所言:“白一同志之画熔工写于一炉,生面别开,在当代无出其右者。拜服!拜服!”

一个真,一个创造,一个笔墨,离开这三条,就不叫艺术!这就是王憨山、陈白一给我们这个时代的启示。

2020年9月28日湖南美术馆开馆周年,三江抱云楼主 莫鹤群题记。


“我爱我的家乡,爱我祖国富饶的山河大地…我将竭尽我毕生的精力,把一个普通中

王憨山(1924—2000)是在当代中国花鸟画界有着重要影响的艺术家。他出身寒门,抗战时期考入南京美专追随高希舜学习,随后拜在潘天寿门下。他的作品在吸收中国文人画精髓的基础上,将民间艺术与生活经验融入创作中,下笔沉着痛快,雄浑朴拙,构图独辟蹊径,风格新颖独特,为中国大写意花鸟画增添了崭新的篇章。主要著作有《王憨山画集》《论王憨山的写意花鸟》《憨山世界》《王憨山写意花鸟作品精选》《王憨山花鸟画作品集》等。2001年10月,其作品《群雀图》入选《中国百年画展》。

▲ 王憨山 《喜看稚子竞攀高》 136cmx34cm 1997年


▲ 王憨山 《便觉春光四面来》 68cmx68cm 1997年


▲ 王憨山 《越过洞庭路八百》 46cmx34cm 1996年


▲ 王憨山 《大吉图》 98cmx180cm 1997年


▲ 王憨山 《有鱼足饱不归去》 48.5cm×60cm 1998年

陈白一(1926—2014),湖南邵阳人,国家一级美术师,著名工笔人物画家。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协常务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执行主席,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湖南省书画研究院院长等职。2005年3月,获“优秀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2013年被评为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入选艺术家。陈白一以工笔人物画著名,代表作有《欧阳海》《闹元宵》《三月三》《小伙伴》等。


▲ 陈白一 《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 1964年 100.5cm×78cm


▲ 陈白一 《办嫁妆》 1985年 94.5cm×46cm


▲ 陈白一 《小伙伴 》1988年 59cm×69cm


▲ 陈白一 《人约黄昏后》 1988年 75.5cm×50.5cm


▲ 陈白一 《闹元宵》 1983年 200cm×14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