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穷人娶不上老婆,怎么传宗接代?用的方法令人不齿延用至清朝

我国一直盛行着孝道,凡是以孝为先,然而却有这么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专门用来批判那些长期不生孩子的夫妻,认为这是没有孝道的事情。

但是在古代,人们的生活并不安稳,可能赶上好的朝代好的皇帝则还能安安稳稳的生活下去,但如果正好生在了战乱的年代,但社会动荡的情况下能活下去就已经很不错了,更不要再奢求什么结婚生子的事情。


而且在古代非常容易闹饥荒,古代并没有现代的科技发达,在常年不下雨的情况下,百姓都要忍受贫穷饥饿,但只要不是到需要逃荒的地步,很多人家都还是会驻留此地继续生活,成亲生子。可也有很多家中贫寒之人并没有钱财可以娶妻,但自己也不能没有后代,于是在当时的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婚姻形式,那就是“典妻”。

“典妻”顾名思义就是典当妻子,就如同去当铺典当物品一样,把你需要典当的东西交给当铺,当铺会根据典当物的价值进行判断给你多少钱,并且还会立下一个字据,等到你有钱了就可以拿着字据去当铺赎回物品,但如果没钱或者不想要了,那么这个物品就归当铺所有。而当时典器的形式也与典当物品相同,但随着时代的更替,到唐朝时,典妻的这种形式已经成型,在到清朝时,典妻婚已经有了明确的律令,凡是进行典妻婚的都需要双方签订好详细的契约,并且是真心实意的才可以。

因为典妻婚主要是为了传宗接代,所以那些男人在挑选典妻的时候并不是看谁生的漂亮,谁身材好来进行挑选的,而是根据谁能生孩子来进行选择,越能生孩子典妻费更高。

虽然这种现象在身为现代人的我们看来并不能够接受,但在古代时,这种现象就已经非常普遍,因为古代贫穷百姓居多,所以有些男人为了不让家中无后,只能用这种方式来繁衍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