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气温快速回升小麦病虫害严重发生!抓紧防治“4病3虫”


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期,田间病虫害也进入多发期,要重点防治小麦纹枯病、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红蜘蛛、麦蚜等病虫害。

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已唑醇、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烯肟·戊唑醇等。可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80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50克,或30%醚菌酯悬浮剂50~70毫升,或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5~30毫升,对水均匀喷雾防治。小麦纹枯病、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红蜘蛛、麦蚜等病虫害。



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在冬前零星发生,播种早的田块会有一个明显的侵染高峰,早春小麦返青后随着气温升高、田间郁蔽度增加,病情发展加快,病株因输导组织受损导致千粒重降低,重病株往往失水枯死,田间出现枯白穗。

春季阴雨天气多的年份小麦纹枯病常发生重。返青拔节期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时期,拔节后用药防治效果较差。可选用井冈霉素、己唑醇、戊唑醇等药在早晨露水未干时对准麦苗基部喷雾防治,注意用足水量,每亩用水量不少于50公斤。

纹枯病发生较重的田块,可隔7~10天进行第二次防治。



白粉病


典型症状为病部表面覆有一层白色粉状霉层,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

春季气温回升快且有一定雨水时常发病严重。当田间病叶率达10%时应及时用药防治,可选用烯唑醇、丙环唑、醚菌酯等药喷雾。

条锈病


一种是以本地越冬菌源为主情况下,主要决定于①大面积感病品种存在;②有一定数量的越冬菌源;③3月~5月一定雨量;④早春气温回升快(条锈病适温9~16℃,叶锈病15~22 ℃ )。


种是经大气传播的外来菌源较多情况下,可引起中后期大流行,且具暴发性,应引起特殊重视。


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已唑醇、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烯肟·戊唑醇

等。可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80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50克,或30%醚菌酯悬浮剂50~70毫升,或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5~30毫升,对水均匀喷雾防治。

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防治的最佳时期是齐穗到扬花期,时间只有一周,根据当前小麦生育进程,现在正是预防关键期,防治工作迫在眉睫!必须抓住这个关键窗口期,主动出击,见花打药,一旦遇到阴雨天气,要组织开展二次补防,在防治期间要做到适期适量用药,确保防治效果。

根据近年来抗药性监测情况,在豫南地区,赤霉病菌对多菌灵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抗药性,所以在选择农药时,尽量避免避免选用多菌灵及其复配制剂,可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等药剂。

对于赤霉病的预防,要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豫南赤霉病常发区要做到“见花打药”;豫北赤霉病偶发区要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如果抽穗扬花期遇连阴雨、或连续几天的大雾/结露天气,立即组织施药进行预防。

红蜘蛛

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红蜘蛛发生,受害小麦叶片出现黄白色小点,植株矮小,发育不良,严重时干枯死亡。麦垄单行33厘米有虫200头时,就需要用药防治。可以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15%哒螨灵乳油等药喷雾,有水浇条件的田块可以结合麦田浇水降低其发生量。

吸浆虫

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200毫升兑水5公斤喷拌到20公斤细土中拌匀制成毒土,于小麦拔节期吸浆虫蛹期撒施于麦田,可杀死一部分蛹和上升到土表的幼虫。抽穗期每亩用10%吡虫啉20~30克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克兑水20公斤喷雾防治成虫。


蚜虫

开春后气温回升快、雨水适宜时会重发。多集中在茎、叶和穗部刺吸危害并排泄蜜露,影响光合作用,被害处出现浅黄色斑点,造成叶片黄化,甚至整株枯死。百株蚜量超过500头时及时用药防治,可以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啶虫脒乳油、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等药喷雾防治。

4月9日,河南省农技推广总站印发《2020年全省小麦后期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科学指导小麦后期管理。河南省农技总站相关专家介绍说,要立足抗灾夺丰收,以“三防一抢”(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抢时收获)为重点抓好小麦后期管理。针对小麦后期生长管理特点,目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做好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的防控工作。

《意见》指出,

针对小麦灌浆期干热风天气危害,应适时浇好灌浆水。对土壤墒情不足、有水浇条件的麦田应在花后10天左右,选择无风天气进行浇水,通过浇水平抑地温,同时可以以水调肥,但切忌大水漫灌,浇后不能地面积水。

在抽穗至灌浆中期,每亩可选用尿素1公斤加磷酸二氢钾0.2公斤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也可将杀虫剂、杀菌剂与尿素、磷酸二氢钾混用,达到“一喷多防”。


由于我省部分麦田群体偏大,后期存在潜在倒伏危险,要避免在灌浆中后期或有大风的天气前浇水,防止倒伏发生。一旦发生倒伏,不能盲目进地采取绑扶措施,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和不必要的人工投入。


发生倒伏的麦田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同时视情况开展叶面喷肥,促进籽粒灌浆。收获时要适当调整拨禾轮和割台位置,确保收获质量,最大限度减轻因倒伏造成的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