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虹:长得好看不如活得漂亮

重回大众视线,是因为2018年的综艺《演员的诞生》。

彼时,陶虹负责点评选手表现。重头戏是与晋级演员合作表演影视剧片段。那期节目开拍前几天,她才确定加盟,宋丹丹心脏不好,无法承担大强度工作量。身为话剧演员,“救场如救火”是陶虹的本能。

综艺《演员的诞生》花絮照


对综艺节目一直以来的抗拒,并没有影响她全身心投入。

与陶虹合作的是演员彭昱畅,两人年龄差了二十多岁。她欣赏他演戏时的灵气。重新编排剧本,时间紧促,来不及解释,故事在陶虹头脑中一成形,便当即投入拍摄。

“现场所有人都不知道她在干吗。她要什么,摄影、灯光、道具就给什么。”经纪人井太告诉记者。

陶虹一边化妆,一边画分镜,将10分钟左右的影片拆解成三幕。台词不多,几乎全是临场发挥,几个场景流转闪现,勾勒出末代皇后一生的悲喜。

陶虹主导影片拍摄,后期也亲力亲为,节目组在北京五环外找了一间录音棚,工作人员陪着她剪片子剪了一整夜,第二天顺利上传给电视台。

有懂行的观众发现,这个小短剧里,陶虹尽可能地帮对手彭昱畅扬长避短,呈现效果极佳。

节目播出后,反响巨大,她随即被贴上证明演技的“老戏骨”标签。而在节目现场,章子怡评价,陶虹家不应该只有一个导演。

朋友眼中,陶虹的功力足以掌控更大的场面。导演宁浩称她是有智慧的人:“有非常好的审美和判断能力,非常适合当导演。”

与此同时,为陶虹感到“惋惜”的说法也逐渐流行起来。人们似乎无法接受,一个实力超群的女人整日为家务和孩子奔忙。

波澜顿生后迅速归于沉寂,是陶虹的风格,或者说,是她的选择。


算起来,陶虹远离聚光灯已有十年。偶有作品面世,叫好声不减。

十年时光并不如想象中云淡风轻,那些潜藏于生活之下,内心深处的暗流曾经搅动她的生命;那些无法解决的困惑,无力抗拒的悲伤也曾让她神伤。时过境迁后聊起往事,所幸往日的纠缠已化成时间的玫瑰。

大约十年前,陶虹父母相继离世,不久之后小宝出生。三四年内,她经历了一轮生老病死,最大的感受是“困惑”。她不明白该如何面对生死,日思夜想,不得其法,精神上的纠缠开始侵扰健康。

那段时间,她每天可以睡十多个小时,喝几杯咖啡,但感觉清醒的时刻很少,只要聊起父母,眼泪就止不住。她第一次体会到浑浑噩噩是什么感觉。

她被很多事情推着往前走。小宝一天天成长,初为人母的陶虹必然要面对如何处理与孩子关系的问题。她读很多书,报名参加各种新手妈妈培训班,但往往各讲一套,让人更加困惑。

陶虹一家三口


她隐约意识到,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孩子与自己的关系,都像一枚硬币的两面,问题一以贯之,似乎从未真正解决过。

父母去世带来的打击之所以剧烈,很大程度上源于内疚,她自觉做得远远不够,没能让父母更加幸福。

但只要与陶虹熟识的朋友,都会为这个论断感到意外。多年的好友宁浩记得,每次大家一起出去旅游,陶虹总是带上父母,为父母操心一切她能顾及的东西。有时甚至会让宁浩觉得,她背负的责任太多、太重。

当年拍戏时东奔西跑,无论多忙,每周都会陪爸妈到超市采购;自搬出父母家,买了离他们最近的房子,步行10分钟能到。陶虹觉得这本是生而为人注定要做的事,竭尽所能给父母最好的,是儿女的本分。

她自觉倾尽最极限的努力,尽管这种努力在今天被她形容为“笨拙”和“刻板”。

16岁的陶虹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


那时,她觉得最棒的生活就是在家踏踏实实待着。现在回头看,年轻时把生活想的太简单,觉得不用训练,不用比赛,没有那些竞争和比较,“以为这就是生活,其实不是这样的”。真当上家庭妇女才知道,这是个“要求更加全面的高难度职业”。

宁浩问她为什么不出去多拍点戏,得到的答复是:“我还有生活呢,生活多重要”。“她特别明白事情的重点是什么,人生有很多东西是大于那些欲望的。”宁浩说。

“只有在认认真真生活,才对生活有所反思。那些本来拥有的东西、可能丢失的东西,不是你忙忙碌碌的时候可以得到的。”回想起小的时候拼命努力,现在拼命放松,“发现连放松都不会,你说让你脑子里什么都不想你做得到吗?”

最终,她决定停下来,把丢失的东西找回。而这时的她已经是名满全国的影视演员,是手握多项大奖的影后。

即便拿下了不少奖杯,陶虹却坦陈:“一直不是特别有演员的志向。”

她的演员生涯起步于《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到游泳队找会游泳的女孩,陶虹陪着队友面试,结果莫名其妙被选中,成了电影里的于北蓓。

后来从游泳队退役,她考上中央戏剧学院,懵懵懂懂,大二时猛然意识到以后很可能要当演员。凭着泳池里磨练出的一股认真劲儿,她把演员这个职业做得得心应手,事业一路走高,片约、奖项不断。

1998年拍《春光灿烂猪八戒》,与徐峥相识,几年后两人修成正果。在外人看来,陶虹的人生顺风顺水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剧照


井太对陶虹的称呼一直是“陶演员”,一半是玩笑,一半也是在提醒她,别轻易浪费演戏的天赋。

两个人会有意见相左的时候,井太鼓励她接受一些综艺的邀请,她总是说“算了吧”;为她出席活动准备的礼服,她时常会觉得太隆重、太繁复。“我的工作目标就是慢慢‘腐蚀’她,让她不要越来越佛系。”井太说。

经常有人评价,陶虹出道时的起点太高。《阳光灿烂的日子》让她从一开始就看到这个行业的最高标准,这对演员来说是取之不尽的财富。

在陶虹眼中,作为导演的姜文特别懂得照顾演员情绪。她从此明白,所有的演员都需要保护,在镜头前最珍贵的不是漂亮的脸蛋儿,或娴熟的技巧,而是那种对于自我的信念感。

和陶虹拍《末代皇后》之前,彭昱畅专门去看了当年姜文、陈道明饰演的溥仪。看完就被吓到了,毕竟是初出茅庐,以前演的大多是蹦蹦跳跳的小孩,忽然要演皇帝,且珠玉在前,实在紧张。

他跑去找陶虹求助,一副愣头愣脑的可爱劲儿。陶虹宽慰他,他们是他们,你是你,表演没有对错这件事,你去复制别人,复制得再好也是赝品,独一无二才是最好的东西。

彭昱畅觉得,片子呈现出的效果好,自己“沾了(陶虹)老师的光”。在片场的短暂时间里,陶虹给他讲溥仪是怎样的人,人物的背景和状态,每一个时期都经历了什么。

因为彭昱畅还要参加《演员的诞生》后续拍摄,她特意把他的戏份提前拍:“我真的第一次被这样照顾,当时就觉得受宠若惊。”彭昱畅说。

综艺《演员的诞生》中陶虹与彭昱畅合作表演影视片段《末代皇帝》


与其说这是职业素养,不如说是生活状态的自然延伸。在宁浩眼中,陶虹从来不是“大姐”,而是“大姐姐”,会照顾人。拍戏的时候她会给所有工作人员买冰棍儿,拍《黄金大劫案》的时候资金不足,陶虹一分钱片酬没要,剧组缺车,她就自己花钱租。

即便如此,陶虹也会为当年的“无心之失”懊悔,直到现在,吴秀波还总说起刚出道那会儿,陶虹如何教他演戏。“油离配合你知道吧,刚学的时候手忙脚乱,等你开熟了,你就根本不会想这件事了,都不用过脑子。”陶虹对吴秀波说。

听者无心,陶虹却为当年的话愧悔:“你看我当年多张狂,肚子里多少墨水,就敢去教人。”陶虹说,过了一会儿,又补上一句,“嗨,人不轻狂枉少年嘛。”不管是成功还是无意之失,她都越来越明白如何接纳。“她是个特别透亮儿的人。”宁浩说。

陶虹出席中非国际电影节


她逐渐明白当年父母的“挑剔”背后是什么。正因为太过爱她,以她的幸福作为衡量自己幸福的标准,所以她为女儿“笨拙的努力”感动,但也明白这不是自己想要的。

现在想来,她抽出拍戏的时间跑回家陪妈妈买菜,并不能让母亲真正满意,她害怕女儿奔波劳累,宁愿自己默默想念。

孝字上“老”下“子”,合在一起,意为传承。这是陶虹在《孝经》中读到的,与女儿的相处让她真切地体会到传承的意涵。

对陶虹来说,许多条路早已在眼前铺开,选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与家人同行。

在《所有人计划》中陶虹谈如何教育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