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彩色修复版开国大典刷屏全网,背后的意义在哪?

最近网上一组照片刷屏了,无数网友先是懵逼,然后惊讶,最后是激动,没想到电影宣发还可以这么操作。

这组照片就是新中国开国大典的4K彩色修复版本照片,厉害了,我的国!

网友赞叹“可以看到会动的彩色的真的毛爷爷和周总理啊,有生之年啊,结尾的几分钟就值回票价了!”语言质朴,但充满对领袖的热爱。

其它网友更是粉粉发表自己激动之情:

这种厚重的史料不仅仅是贡献一张电影票,蓝光影碟也必须收藏一版啊!

没有了黑白视觉的年代隔阂,全彩高清仿佛宛若如今,那个时代并未远离,就在眼前。

作为建国70周年重大革命题材献礼影片,由主旋律专业户博纳影业出品的《决胜时刻》是由黄建新监制,导演,宁海强联合执导,唐国强、刘劲、黄景瑜、王丽坤领衔主演的革命历史电影。该片讲述了1949年党中央领导人进驻香山,在国共和谈破裂的千钧一发之际,全力筹划建立新中国的历史。

尽管该片定于9月20日正式上映,但是片方在宣发方面一直不温不火低调的让人难以捉摸。

异点君此前一直对该片有所关注,发现直到现在片方也只是放出了“定档”、“胜利宣言”、“伟人与我”、“交锋”、“奋勇前行”加上“国家记忆”特殊版预告总共六部预告片,其它诸如微博热搜,线下路演,线上专访造势都杳无声息。

该片在主管部门牵头业内人士的看片会上好评如潮但并没有跟进宣传,9月12号开始的团体包场也没有相关报道。

片方如此低调原因,异点君估计一方面因为博纳主要精力放在国庆档,《决胜时刻》宣发方面属于第二梯队;

另一方面,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宣传方式一直没有比较抢眼方式,“样板”式的宣发会引起观众审美疲劳,年轻观众甚至会反感;“戏说”,“说唱”式一不留神会触碰红线。

此次《决胜时刻》片方这波“纪实”版宣发为主旋律宣发方式走出了新路径。

一是,摆脱了“说教”式的桎梏,以正面记录形式真实展现,各方都没有意见。

此次片方发布4k彩图之外,近期公布的预告片也改变了希望聚焦军政斗争的套路,移步于领袖生活以及与身边工作人员情感方面。

比如“伟人与我”版预告片中有毛主席教警卫员写诗的情节;“奋勇前行”版本预告则展现了毛主席学英语,看梅兰芳,程砚秋唱戏这些生活化事物,未映之前拉进了与普通观众的距离。

二是,抓住了时代和人心。

此次《决胜时刻》片方这一波操作之后,其舆论热度带动的观众观影热情立马直线上升:

根据灯塔数据显示,9月15日意向观众只有982人,9月16日宣发当天就猛增到1903人,9月17日增长至3103人,考虑到有些团体票和实体售票情况,这个数字还会更多。

这其实从侧面彰显一个现象即纵观这几年国内票房排行,会发现展现中国自信,彰显中国力量的电影越来越成为“爆款”。

2017年《战狼2》一声枪响刮起了主旋律风潮,之后2018年的《红海行动》、2019年《流浪地球》无一不是彰显民族自信和时代自信的电影。

这种情况在今年国庆档达到顶峰,《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组成的献礼三杰一直是电影市场和影迷探讨的话题。

我在《诛仙的正面和侧面》一文中提到,电影是文化产品,所有的文化归根到底都是大众文化。

随着中国飞速发展,80,90,00后年轻人实现人生价值理想和冲劲越来越足。同时,在新西兰地震、也门撤侨中,国家强大给普通人带来的安全感让无数普通人由衷发出“此生不悔入华夏”的感叹,这才是为什么这类题材和宣发内容获得网友特别是年轻人共鸣的原因。

最后,想说一个让人感慨的事情,异点君看到《决胜时刻》片方放出的那一组4k高清彩图时间并不是很早,看到之后随即转发到微头条。

没想到不到两天已经有20多万的阅读量,超过60次转发,收获近2000个赞。这么多年过去了,主席光辉依旧,新中国诞生那一刻让人饮水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