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推薦給幼兒園老師的繪本?

用戶68852507


幼兒教師的角色是多樣的,是老師,是媽媽,是夥伴,是朋友。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除了要有專業的技能外,還要在工作中不斷的充實自己,讓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不斷的昇華。如何讓自己快速的成長,除了在工作中實踐,書籍也是我們快速成長的好幫手。通過一些優秀的案例,吸取別人好的經驗,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些優秀繪本,希望大家能夠從中有所收穫。

理念類:《兒童心理輔導》這本書介紹了各年齡段兒童的心理特點,可以讓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相應的教育。

課程類:《走向方案教學一幼兒園方案教學探索及案例》,優秀的教育方案,指導你怎樣上好一堂課。

遊戲類:《兒童遊戲一在遊戲中成長》,介紹各種好玩又訓練幼兒身體機能的輔助工具類書籍。

溝通類:《溝通的藝術》家長工作一直是幼兒園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學好說話的藝術,使得家長工作能夠得心應手。

以上先給大家介紹這些,希望對幼兒老師們有所幫助。[玫瑰]



愛小虎的狗狗S


根據幼兒園不同月齡的孩子心智發展的需求不同,我將推薦內容分類歸納如下:

2-3歲生活習慣及日常規則建構

2-3歲的寶寶開始逐漸需要訓練如廁,進入幼兒園集體生活,對於自我意識剛剛萌生的寶寶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內容側重在生活和行為習慣建構的繪本比較適用。比如

1.佐佐木洋子的《小熊寶寶系列繪本》,由《你好》、《拉便便》、《尿床了》、《睡覺》、《洗澡》、《刷牙》、《好朋友》、《排好隊一個接著一個》等多個故事內容組成。以可愛的卡通形象,柔和鮮豔的配色,生動的生活場景,簡短的文字內容,清晰的將生活習慣展現在小朋友眼前。小寶寶也容易懂哦!2.自我意識敏感期的萌生在此年齡段,《小快活卡由》幼兒逆反期行為管理貼心故事系列。孩子在這個年齡段說的最多的話就是“不!”“我不!”本系列繪本由《我不想吃飯》、《我不想睡覺》、《媽媽是我的》、《爸爸是榜樣》、《爸爸媽媽不在家》、《不穿紙尿褲啦》、《我是好哥哥》等12本故事內容組成,涵蓋了“自我意識”、“分離焦慮”、“如廁訓練”、“母子共生”、“父親的作用”、“二胎爭寵”等多個幼兒心理問題,進行描述和解決,並且在文中尾部都會配有行為總結,指導成人理解孩子此類行為表現背後的心理需求。是親子閱讀,幼教閱讀非常好的一套系列叢書。3.《好餓的毛毛蟲》簡單的故事蘊涵邏輯思維拓展,孩子非常喜歡看。4《奶精靈的故事》適合剛剛離乳的寶寶。老師可以把奶精靈的出處,根據兒童的實際情況進行更改。

3-4歲身體及情緒認知。

3-4歲兒童透過“五感”來進行學習認知,隨著“出生敏感期”的到來,孩子對自己生命的本源產生了強烈的興趣。比如會追問家長:“我是怎麼生出來的?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是什麼樣子的?”從而衍生性別意識敏感期,“我是男生還是女生?”,探索自己的身體。開始學習認識情緒,表達情緒,控制情緒。瞭解基礎的家庭和公共場所規則。

1.《我們的身體》立體書,透過看圖,直觀的瞭解生產的過程,在書中的各種動態機關中,增加了閱讀的趣味性和互動性。寶寶會反覆讀上幾十次,樂此不彼。2.《寶貝,別害怕》系列叢書,本書由:《我從哪裡來》——生命教育第一課;《我是男孩,她是女孩》——性別教育必修課;《我會勇敢說“不”》——人都有拒絕別人的權利;《別碰!這是我的隱私》——部位別人不能碰;《快走!遠離這些危險》——自我保護;《我不會保守別人的秘密》——秘密要告訴媽媽;《爸爸媽媽永遠愛我》——家,是堅強的後盾。7個故事內容組成,不僅讓孩子學習到基礎的身體生理結構知識,更能提升自我保護和危機意識。3.《我的情緒小怪獸》立體翻翻書,情緒管理入門必備繪本。鮮豔的色彩,可愛的生動的造型,將六個基礎情緒:喜、怒、哀、懼、平靜、愛繪製成為不同色彩的情緒小怪獸,準確的情緒命名並與顏色配對,讓孩子快速的認識和了解情緒。簡短的文字,精準的描寫了不同情緒下的感覺,更容易使孩子產生情感共鳴。4.《我的感覺》系列繪本,共7冊, 包括《我好害怕》、《我好難過》、《我覺得自己很棒》、《我好嫉妒》、《我好生氣》、《我想念你》、《我會關心別人》。在陪伴閱讀的過程中,成人和兒童共同瞭解各種情緒以及如何表達,和撫平自己情緒的方法。作者是美國專業兒童心理諮詢師、教育家、作家康娜莉雅.史貝蔓。這套繪本是暢銷世界的兒童情感教育繪本,獲多項圖書獎,是中國引進的第一套有系統、有理論基礎的情緒教養童書。

4-6歲社交、婚姻、死亡敏感期

4-6歲的兒童對於語言的掌握越來越熟練,並且詞彙量也不斷的積累。此年齡段可以閱讀字數稍多的繪本故事了。

1.《我不敢說,我怕被罵》,本書是單行本,文中小女孩莫伊拉攢了一肚子的秘密,不敢和爸爸媽媽說。親子關係建立信任是非常難得的,本書內容,能夠讓孩子明白父母會永遠信任他,並且是他堅強的後盾。2.《在一起》系列繪本,主要針對二胎家庭結構的繪本。本書由《在一起》、《分享》兩個故事組成。無論是作為家庭中的大寶還是二寶,在這兩個故事中都能尋找到自己熟悉的場景,和發生的情節。最後終以溫暖的結局表明血親之間的相互關愛。3.《蚯蚓日記》兒童開始對細微的生物感興趣,比如“爬蟲”、“動物”、“太空”、“宇宙”。此時孩子們開始與大自然鏈接。4.《暖房子愛的故事口袋繪本》系列叢書,由30本故事構成,單本體積較小。繪本構圖和色彩非常唯美,具有審美價值,故事內容均以動物為主角呈現關係,親情、友情,溫暖有愛。5.《中國神話故事》系列繪本,傳統文化繪本,根據神話描述,拓展孩子的想象力,呈現以力量、改變、堅持、不服輸的高尚品質,是非常好的兒童德育教育繪本。6.《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系列繪本,由《鳥兒在歌唱》、《特別的日子》、《弗洛格是個英雄》、《弗洛格嚇壞了》、《弗洛格找寶藏》、《弗洛格去旅行》、《我就是喜歡我》、《弗洛格和陌生人》、《愛的奇妙滋味》、《難過的弗洛格》、《冬天裡的弗洛格》、《找到一個好朋友》共12個故事組成。內容涵蓋了本年齡段通常呈現的細節敏感期、交往敏感期、婚姻敏感期、死亡敏感期等相應的故事內容進行解讀。滿足兒童心理需求。

以上是我給孩子讀過的繪本,孩子們也非常喜歡。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兒童觀察員佳霖


很多推薦都很棒,但大部分是國外的繪本,這裡,為你補充推薦一些國內的原創繪本。其實現在國內原創繪本也做得不錯,水準逐步提高中,有很多也堪稱精品。我不是幼兒園老師,只能根據自己的閱讀體驗,分成小班、中班和大班推薦給你:


小 班 繪 本


1.《天啊!錯啦!》

風把褲衩吹到了兔子頭上,兔子把耳朵穿過去把它當成了帽子戴在頭上,森林裡的動物都喜歡這頂帽子,可驢子卻展示了“帽子”的正確用途。但是當兔子把它當褲衩穿後,尾巴卻沒地方放了……孩子學會運用自己的判斷,做出合理的選擇。


2.《子兒吐吐》

小豬胖臉兒把木瓜吃得一乾二淨,連半粒子兒也沒吐出來。吞下子兒會怎麼樣呢?小豬們一致認為,胖臉兒的身上將會長出一棵木瓜樹!這本生動有趣、貼近幼兒的生活故事,帶給孩子們想象的樂趣。

3.《媽媽打勾勾》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許變。”我們小時候,是不是常常這樣與人約定呢?只需要伸出小指,打個勾勾,這樣一個小小的儀式,在孩子的心裡有著神奇的力量。看完這個故事,你會發現:孩子小小的心靈,其實是容易滿足的,只要有真心的愛和陪伴就足夠了。

4.《今天不一樣》

你的“今天”總是和昨天、前天差不多嗎?看看這個關於小個子貓和大個子老鼠的故事吧,他倆想了個辦法,讓“今天”變得很不一樣喔!



中 班 繪 本

1.《媽媽買綠豆》

阿寶和媽媽上街買綠豆,一連串奇妙的情節就此展開……阿寶專注於綠豆,從買綠豆、煮綠豆湯、吃綠豆,再到種綠豆、期待看到綠豆抽芽,整個過程非常生活化和趣味化。

2.《老鼠娶新娘》

老鼠村長的女兒要拋繡球選新郎,一隻黑貓衝進來攪亂了局面。為了女兒的幸福,老鼠村長決定找一個比貓還強、全世界強的女婿。左思右想,他覺得太陽是全世界強的,於是跑去找太陽。可是烏雲遮住了太陽,風吹散了烏雲,牆擋住了風……到底誰才是全世界強呢?

3.《林桃奶奶的桃子樹》

林桃奶奶細心照料這棵桃子樹,只為了分享。小松鼠、山羊、老虎、烏龜、長頸鹿、大象、狐狸、小鳥、鱷魚,通通有求必應。秋去春來,年復一年,林桃奶奶的家門口,最後變成了桃花盛開的美麗花園。



4. 《年》

“年”是一個住在高山上的可怕怪物,每當歲末之際就會出來嚇唬人,不過令人驚訝的是,它竟然是由孤獨所聚積起來的一隻怪物,因為沒有人和他玩,內心空虛,情緒全都轉成怒氣,才會有傷人的舉動。


大 班 繪 本


1.《花娘谷》

許多年以前,外婆嫁到了沒有一棵海棠樹的茅草谷,孃家的陪嫁竟然是一牛車的海棠樹苗,外婆和外公在房前屋後種下了二十棵海棠。後來,鄉親們也像他們那樣,在房前屋後種起了海棠、梨樹、桃樹和蘋果樹。幾十年過去了,茅草谷不見了。外婆去世後,村裡人念著她的好,開始管這裡叫花娘谷……


2.《胖嫂回孃家》

粗心的胖嫂接到媽媽一封信,剛看了開頭一句話:“媽媽生了重病……”就焦急萬分,抱起孩子連夜趕回孃家去。沒想到途中誤闖冬瓜地,還摔了一跤。慌張的她又走錯了家門,在別人門口哭起了自己的娘……在眾人的圍觀下,胖嫂的娘平安出現了,卻發現胖嫂斗篷裡的孩子卻變成了一隻大冬瓜……

3.《春神跳舞的森林》

少年阿地在奶奶去世後,帶著奶奶留給他的櫻花瓣和爸爸一起重回故鄉阿里山。奇怪的是,那年的阿里山特別冷,本該開放的櫻花,也遲遲不見蹤影。阿地在光禿禿的櫻樹下思念奶奶,一陣風吹來,手中的櫻花瓣飛起來,帶領他走進森林的迷霧中。

4.《祝你生日快樂》

患癌症的小姐姐因為經常打針吃藥,頭髮都掉光了,所以戴著一頂帽子。當風把她的帽子吹走的時候,小丁子騎著腳踏車來到她的身邊,為她追回了帽子。他們一起做遊戲、說故事。後來小姐姐住院去了,沒有如約來和小丁子過生日,但是小丁子還是用手指頭做了一個心意“蛋糕”,為她許了一個願。


5.《漏》

農家夫婦養了一頭大胖驢,小偷和老虎起了歹心,一個想賣錢一個想吃肉,於是在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他們同時到達了農家,聽到農家人說:“啥都不怕,最怕就是漏了。”做賊心虛的一人一虎把對方當成了漏,紛紛嚇破了膽,而好玩的結果是:最後揭曉漏原來是,農家夫妻怕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