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第三任国家主席,墓碑上没有名字,却留下24字却振奋人心

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生活的便利,都是因为我们无数的先辈不懈的努力而得到的。在那些先辈中我们知道的人只是寥寥,大部分的人都是我们所不知道的。但就算如此,我们依然要感谢他们的努力,让我们有了今天的生活。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埋葬我国在建国之前牺牲的烈士或者对国家有杰出贡献的勇士们都埋在了八宝山公墓。那里成为了无数伟人先烈的最后归宿。

但是在八宝山公墓中却有一块这样的墓碑,上面并没有介绍墓中人的生平、姓名,只留下了24个字,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这个墓碑的主人叫李先念,李先念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在1926年还没有成年的李先念便参加了农民起义,在1927年时李先念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领导家乡的农民参加了黄麻起义。

在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李先念便开始跟随红军四处奔走,也参与了多场的战争。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当时的李先念已经战功累累,而且在军中也不是一个普通士兵了。

李先念虽然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官职,但是他仍旧冲锋陷阵,就算受了伤,也会上上战场作战。后来凭借着他自身优秀的指挥和作战能力,不但取得了多次战争的胜利,还在军中有了一些名气。

后来,在我军第五次反击战失败后,以红军当时的实力已经无法阻挡国民党的猛烈进攻了。于是便决定将站上转移到长征,好保持实力,为以后的战争做准备。

这时的李先念已经是党内不可缺少的一员了。在如此特殊的时刻,党中央就将善后的工作交给了李先念,让李先念带领着队伍来保证我军后方的安全,确保中央的安全。

此时的李先念为了保证兄弟部队的安全,一直在跟攻打我军的国民党军队进行殊死搏斗。到了红四军和红一军会面的时候,便立刻向主席汇报了四川西北部的形势,并建议部队可以翻过雪山草原的想法。等到作战计划确定以后,李先念便跟着部队前往西面继续作战。

在那时西路军的作战环境使最为恶劣的,而且地势也非常的危险,但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李先念所带领的不低依然奋力抗敌。到后来李先念的部队只剩下了不足五百人时,他依然坚持抵御敌人的进攻,没有放弃,并且带领剩下的士兵翻过祁连山,此时的西路军已经都非常的疲惫了,随时都面临着倒下的风险,李先念的心里也非常的清楚,现在所有人都已经疲惫不堪,但是自己作为这个军队的首领,决不能倒下,如果自己倒下了,那么这只军队也就完了。


一想到这李先念便咬牙坚持挺了下来,他带领着士兵们一路前进,当没有食物的时候,就和士兵们一起吃树皮树根,鞋子坏了就用草制作鞋子穿上,或者光着脚走,最终果然不负众望到达了新疆,完成了上级的命令

李先念无论是在抗战还是解放战争中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不仅是李先念,还有同时期的无数伟人,他们不仅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保家卫国,在国家的各方面建设中也会时时看到他们的身影。

在1983年6月李先念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92年6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在其去世之后,便葬于八宝山公墓。在他的墓碑上没有介绍自己的任何信息,只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与天地同在,念人间之乐而乐,共日月齐光"这24个字,这也代表了他的人生目标。